中復神鷹(688295):業績符合預期 產能釋放支撐高成長
事件: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8.63 億元(+126.39%),歸母淨利潤2.2 億元(+82.1%),扣非歸母淨利潤2.12 億元(+105.97%);其中Q2 實現收入4.03 億元(+67.01%),歸母淨利潤為1.02 億元(+25.14%),扣非歸母淨利潤0.96 億元。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Q2 業績增速有所放緩。公司Q1-Q2 業績增速分別為200.8%和25.14%,Q2 增速環比有所放緩,主要是Q2 華東地區疫情反覆導致需求有所延後,同時進入5 月份T300 級別碳纖維價格有所回落所致。Q2 公司毛利率及淨利率分別為44.8%和25.3%,環比下降1.2 和0.3 個pct,公司整體盈利依舊維持較高水平,Q2 國內丙烯腈均價約11381 元/噸,環比下降67.7 元/噸,同比下降2987.4 元/噸;西寧電價相較於連雲港基地有成本優勢,隨着西寧基地一期萬噸線投產,未來成本仍有下降趨勢。 財務費用及研發費用同比明顯增加。公司上半年期間費用率為16.55%,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0.13%、8.55%、6.27%、1.6%,其中研發費用同比增238.73%,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T800 級碳纖維已獲中國商飛PCD 預批准,預浸料應用驗證進展順利。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45.28%,主要是西寧萬噸碳纖維項目產能逐步釋放,長期借款利息由資本化轉為費用化所致。我們認為,隨着公司西寧基地新產能逐步釋放,公司運行效率及規模優勢將進一步提升,費用端仍有改善空間。 萬噸碳纖維項目已建成,新一輪擴產計劃提上日程。截止到6 月30 日,公司碳纖維產能達到14500 噸/年,其中連雲港基地產能3500 噸/年,西寧基地11000 噸/年於2022 年5 月份建成投產;同時連雲港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纖維及原絲試驗線項目已完成建設,並於 2022 年7 月底開始聯動試車;上海碳纖維航空應用研發及製造項目外購設備已陸續到貨,預計2023 年9 月建成並投產。公司西寧二期1.4 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於2021 年10 月開工建設,預計2022 年底至 2023 年期間各生產線開始陸續建成並投產。屆時公司碳纖維年產能接近3萬噸,在行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碳纖維行業國產化率持續提高,公司迎來歷史機遇。根據《2021 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報吿》,2021 年我國碳纖維行業市場需求6.24 萬噸,同比+27.7%,保持快速增長;同期全球碳纖維需求11.8 萬噸,同比+10.4%。分應用領域來看,2021年國內風電葉片領域對碳纖維需求2.25 萬噸,同比+12.5%,佔比36.1%;體育休閒領域需求量1.75 萬噸,同比+19.9%,佔比28.1%;碳碳復材領域需求量0.7 萬噸,同比+133.3%,佔比11.2%,“風光”領域的需求快速增長提供新的需求增量。 在2021 年中國6.24 萬噸的碳纖維需求中,國外碳纖維產品進口量為3.31 萬噸,同比+9.2%,佔比53.1%;國產碳纖維產品供應量為2.93 萬噸,同比+58.1%,佔比46.9%。2021 年我國碳纖維行業國產化率已達46.9%,相比2020 年(37.9%)上升9 個百分點,相比2014 年僅14%的國產化率提升巨大,隨着國內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產能快速釋放,未來國產替代仍將加速,中復神鷹作為我國碳纖維行業龍頭,將充分享受國產替代的行業紅利。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作為國內民用碳纖維龍頭,深度受益於“風光氫”等下游行業對碳纖維需求的拉動。公司掌握幹噴濕紡核心技術,可實現碳纖維T300、T700、T800、M30、M35 千噸級和T1000 百噸級產業化、規模化生產。伴隨西寧 年產萬噸碳纖維項目於今年5 月份實施完畢以及西寧年產1.4 萬噸碳纖維項目的啟動,公司產能將實現跳躍式增長,未來成長性十足。我們維持22-24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7、7.56 和10.26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57、0.84、1.14元,對應PE 估值分別為70.73、48.38、35.67 倍,考慮到下游風光氫的高景氣度,調整目標價為42-44.52 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產能擴張超預期帶來的碳纖維產能過剩及降價風險;原材料丙烯腈價格上漲超預期造成的生產成本上升風險;募投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在新興領域的滲透率提升低於預期風險。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