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复神鹰(688295):业绩符合预期 产能释放支撑高成长
事件: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63 亿元(+126.39%),归母净利润2.2 亿元(+82.1%),扣非归母净利润2.12 亿元(+105.97%);其中Q2 实现收入4.03 亿元(+67.01%),归母净利润为1.02 亿元(+25.14%),扣非归母净利润0.96 亿元。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Q2 业绩增速有所放缓。公司Q1-Q2 业绩增速分别为200.8%和25.14%,Q2 增速环比有所放缓,主要是Q2 华东地区疫情反复导致需求有所延后,同时进入5 月份T300 级别碳纤维价格有所回落所致。Q2 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44.8%和25.3%,环比下降1.2 和0.3 个pct,公司整体盈利依旧维持较高水平,Q2 国内丙烯腈均价约11381 元/吨,环比下降67.7 元/吨,同比下降2987.4 元/吨;西宁电价相较于连云港基地有成本优势,随着西宁基地一期万吨线投产,未来成本仍有下降趋势。 财务费用及研发费用同比明显增加。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16.55%,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8.55%、6.27%、1.6%,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238.7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T800 级碳纤维已获中国商飞PCD 预批准,预浸料应用验证进展顺利。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45.28%,主要是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长期借款利息由资本化转为费用化所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西宁基地新产能逐步释放,公司运行效率及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费用端仍有改善空间。 万吨碳纤维项目已建成,新一轮扩产计划提上日程。截止到6 月30 日,公司碳纤维产能达到14500 吨/年,其中连云港基地产能3500 吨/年,西宁基地11000 吨/年于2022 年5 月份建成投产;同时连云港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于 2022 年7 月底开始联动试车;上海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外购设备已陆续到货,预计2023 年9 月建成并投产。公司西宁二期1.4 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于2021 年10 月开工建设,预计2022 年底至 2023 年期间各生产线开始陆续建成并投产。届时公司碳纤维年产能接近3万吨,在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碳纤维行业国产化率持续提高,公司迎来历史机遇。根据《2021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吿》,2021 年我国碳纤维行业市场需求6.24 万吨,同比+27.7%,保持快速增长;同期全球碳纤维需求11.8 万吨,同比+10.4%。分应用领域来看,2021年国内风电叶片领域对碳纤维需求2.25 万吨,同比+12.5%,占比36.1%;体育休闲领域需求量1.75 万吨,同比+19.9%,占比28.1%;碳碳复材领域需求量0.7 万吨,同比+133.3%,占比11.2%,“风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提供新的需求增量。 在2021 年中国6.24 万吨的碳纤维需求中,国外碳纤维产品进口量为3.31 万吨,同比+9.2%,占比53.1%;国产碳纤维产品供应量为2.93 万吨,同比+58.1%,占比46.9%。2021 年我国碳纤维行业国产化率已达46.9%,相比2020 年(37.9%)上升9 个百分点,相比2014 年仅14%的国产化率提升巨大,随着国内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能快速释放,未来国产替代仍将加速,中复神鹰作为我国碳纤维行业龙头,将充分享受国产替代的行业红利。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民用碳纤维龙头,深度受益于“风光氢”等下游行业对碳纤维需求的拉动。公司掌握干喷湿纺核心技术,可实现碳纤维T300、T700、T800、M30、M35 千吨级和T1000 百吨级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伴随西宁 年产万吨碳纤维项目于今年5 月份实施完毕以及西宁年产1.4 万吨碳纤维项目的启动,公司产能将实现跳跃式增长,未来成长性十足。我们维持22-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7.56 和10.2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57、0.84、1.14元,对应PE 估值分别为70.73、48.38、35.67 倍,考虑到下游风光氢的高景气度,调整目标价为42-44.5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带来的碳纤维产能过剩及降价风险;原材料丙烯腈价格上涨超预期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风险;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在新兴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风险。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