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普及、移動支付成熟、消費者對便利性的需求不斷提升,全球外賣(線上餐飲配送)市場正迅速擴張。新冠疫情雖然已過去,但其催化作用仍在:線上點餐、即時配送等模式深植人心。
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數據,2024 年全球線上外賣市場規模約為 2888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達 5055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 9.4%。其中,亞太地區是收入最高且增速最快的區域,北美和歐洲則維持較大體量但增速趨緩。
在快速擴張的市場環境中,全球外賣平台的排位逐漸清晰。以下是截至 2025 年中期的主要玩家格局、收入表現與戰略動向:
排名 |
公司 |
主要市場 / 強項 |
最新業績 /亮點 |
挑戰與戰略 |
第一 |
美團(Meituan,中國) |
中國本土絕對龍頭,業務多元 |
2024 年營收約 3375.9 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大幅增長至 358.1 億元人民幣 |
面臨國內監管和激烈競爭,國際化步伐謹慎 |
第二 |
DoorDash(美國) |
北美主導,全球擴張 |
收購 Deliveroo,強勢進入英國及歐洲市場 |
高補貼、勞工政策風險,整合成本大 |
第三 |
Uber Eats(美國) |
全球多市場佈局,依託 Uber 生態 |
2024 年收入約 137 億美元 |
在拉美、東南亞與本土平台競爭激烈 |
第四 |
Delivery Hero(德國) |
歐洲、中東、拉美佈局廣 |
年營收超 €128 億,擴展雜貨配送 |
多市場運營成本高,部分地區仍虧損 |
第五 |
Zomato / Swiggy (印度) |
印度雙寡頭,市場份額相近 |
Zomato 占約 54%,Swiggy 占約 46% |
盈利模式待優化,用戶價格敏感 |
其他 |
Grab、Just Eat Takeaway、Deliveroo |
區域強勢 |
Deliveroo 2024 年首次實現盈利 |
並購整合頻繁,面臨本土化挑戰 |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路透社、AP News、The Guardian、Straits Research 報告及 Wikipedia 等公開信息整理)
全球外賣行業正在經歷結構性變動。並購整合加速推進,DoorDash 收購 Deliveroo、Prosus 與 Just Eat Takeaway 的合併,使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頭部平台優勢進一步擴大。盈利能力取代補貼擴張成為核心目標,Deliveroo 在 2024 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被市場視為行業拐點。與此同時,AI 調度、無人配送等技術持續落地,即時零售與“快速電商”模式迅速成長,中國的美團、東南亞的 Grab 在此方面投入積極。但監管趨嚴、騎手保障與薪酬標準等問題推高成本,平台正面臨新的合規挑戰。
未來全球格局或將重塑。美團若能成功推進國際化戰略,有望衝擊全球第一;DoorDash 與 Deliveroo 的合併強化了在歐洲的覆蓋力,但整合能否順利仍存變數。Delivery Hero 借助國際化佈局擁有規模優勢,但盈利改善是其能否持續突圍的關鍵。而在印度與東南亞市場,本土玩家 Zomato、Swiggy 和 Grab 高度占優,隨著消費能力提升,成長空間被普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