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三芯齊發,AI炸場!高通發佈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台

雖然今年的驍龍8 Gen3提前了一個月發佈,但也準備充足。

北京時間10月25日凌晨,高通在美國夏威夷召開了一年一度的驍龍峯會,正式發佈年度旗艦移動平台——第三代驍龍8(驍龍8 Gen 3),以及全新的計算平台驍龍 X Elite,支持在終端側運行超過130億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搭載驍龍X Elite的PC預計將於2024年中面市。

性能飆升98%,全面用上AI

作為安卓手機中最強悍的處理器,它這次沒跟上蘋果同款3nm製程工藝的腳步,但性能依舊提升很猛,在5G、AI、影像、音頻、遊戲和安全方面均迎來全面升級。尤其AI方面,驍龍8 Gen3是首款專為移動設備生成式AI設計的芯片,號稱將是市面上性能最強、用途最廣泛的移動處理器。

官方表示,驍龍8 Gen3採用4nm工藝技術,搭載業界最快的設備端內存LPDDR5X。與前代平台相比,其AI性能提升98%、能效提升40%;CPU最高頻率達3.3GHz,性能提升30%,能效提升20%;GPU性能提升25%,能效提升25%。據悉,小米14系列智能手機將在10月26日首發搭載第三代驍龍8。

全新驍龍8平台的基本信息

GPU方面,第三代驍龍 8搭載的是Adreno 750@903MHz,官方表示其性能和能效均實現了25%的提升。另外Adreno 750支持新一代的圖像運動引擎(Adreno Frame Motion Engine 2.0),最高可以實現手機端240FPS超高幀率的手遊畫面。其同樣支持遊戲超分技術,支持最高8K規格的遊戲分辨率。

全新的驍龍8移動平台在支持光線追蹤的基礎上,這次又引入了實時全局光照和反射技術,可以實現更加逼真的光影效果。目前,虛幻引擎UE5 Lumen已經率先支持該技術,並特別針對驍龍平台做了深度優化。

總結一下,第三代驍龍 8 着重展現了三點 AI 能力:

可以在終端側運行高達 100 億參數的大模型運行 70 億參數大模型時,每秒可以生成 20 個 tokens,速度高於人的閲讀速度世界上最快的手機端 Stable Diffusion 文生圖速度,低於 1 秒

新一代計算平台——驍龍 X Elite

在主題演講中,高通公司CEO安蒙指出,我們正在進入AI時代,AI無處不在。由高通自研芯片Oryon CPU打造的驍龍X Elite芯片,是移動PC處理器的全新引領者。

官方介紹,全新PC處理器驍龍X Elite同樣採用4nm工藝技術,採用全新架構的驍龍 X Elite相比市面上的競品,具備更強的性能和更出色的能效表現。官方表示,驍龍 X Elite的單線程性能方面比蘋果 12 核的 M2 Max 、英特爾 14 核酷睿 i7-1355U 更強,功耗更低。多核方面,高通聲稱其峯值性能下比蘋果 M2 處理器快 50%。與酷睿 i7-13800H 相比,驍龍 X Elite性能提升了 60%,功耗僅為前者的三分之一。

可以看到,在驍龍 X Elite 的一圖介紹當中,很大一部分是 AI 特性,這些特性包括了可在終端側運行 130 億參數大模型,面向 70 億參數大模型時每秒可生成 30 個 token,整體的 AI 引擎算力達到了 75TOPS,在利用 Stable Diffusion 進行文生圖的時候,速度小於 1 秒。

驍龍 X Elite 的 GPU 部分仍然基於高通的 Adreno IP,但是性能指標有了顯著提高,FP32 單精度浮點性能達到了 4.6 TeraFLOPS。官方表示,驍龍 X Elite比 i7-13800H 中的 Intel Iris Xe 快 2 倍,功耗只有後者的 1/4 。甚至有望以 AMD Ryzen 9 7940HS 核顯五分之一的功耗實現 80% 的性能提升。驍龍 X Elite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集成了強大的AI性能,並且能夠實現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其搭載的全新 Hexagon NPU 最高可提供 45 TOP(每秒萬億次運算)算力,可以在設備上運行超過130億參數的生成式 AI LLM(大型語言模型)。

全新跨平台技術Snapdragon Seamless

高通還公佈一項全新跨平台技術Snapdragon Seamless。該技術可實現跨手機、PC、耳機、增強現實(AR)頭顯等多台終端跨多個操作系統無縫連接,共享外設和數據,就像使用統一的整合系統般工作以共享信息。

官方介紹,這項技術可實現跨設備屏幕、文件分享等功能,比如鼠標和鍵盤可在PC、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無縫使用,文件和窗口可在不同類型的終端間拖放,耳機可根據音源的優先級進行智能切換,XR可為智能手機提供擴展功能。

除了全新的計算平台和移動平台,高通今天還發布了面向耳塞、耳機和音箱設計的第一代高通 S7和S7 Pro音頻平台。高通表示,結合高性能、低功耗計算、終端側AI和先進連接,這兩款產品將開啟音頻創新全新時代,打造突破性的用户體驗。

數據不俗,但競品更猛

多年來,移動SoC解決方案始終是高通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台到底能否繼續領先,才是高通當前的重中之重,也是高通未來營收的晴雨表。

雖然第三代驍龍8的CPU和GPU性能分別提升30%和25%,高通官方資料顯示,第三代驍龍8使用的是4納米制程工藝,但似乎仍不是更先進的第二代4納米制程,競爭對手MTK去年已經用上了第二代4納米制程,蘋果A17 Pro芯片今年更是搶先邁入3納米時代。

值得一提是,由於華為麒麟SoC芯片的迴歸,權威人士分析透露高通已經無法拿到來自華為的新訂單,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預計2024年高通對中國品牌手機SoC的出貨量將同比減少5000萬顆以上。

對於高通而言,第三代驍龍8不容有失,然而來自MTK天璣旗艦芯片的挑戰持續增大,後發制人的天璣9300產品策略比較激進,關鍵參數以及跑分均有望逆襲驍龍。

天璣9300已宣佈將於11月6日正式發佈,搭載天璣9300的vivo X100系列會在11月面世。按照知名爆料人士的劇透,天璣9300的新機在安兔兔評測(V10)跑分測試中,CPU和GPU的得分實現了對第三代驍龍8的雙殺。安兔兔官方給出的跑分顯示,天璣9300的安兔兔跑分超過了205萬。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