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茅臺動銷環比翻倍,同比20%,消費有救了?

茅臺今年流年不利,先是股價被寒武紀超過,再是昨天市值被寧德時代超過,屬於茅臺股王的時代看上去終是要過去了。

但茅臺不服!

昨晚深夜已近12點,貴州茅臺的公衆號發了一篇文章,其中里面有個數據,9月茅臺終端動銷環比翻倍,同比增長20%

環比這個數據其實意義不大,畢竟到9月了,後面是中秋國慶節,有節假日效應,但同比,這個數據是很不錯的。

對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應該是這個數據是不是意味着消費股有救了,市場會不會發生高低切?

消費的整體基本面依然很差

首先要指出的是,消費的基本面依然很差,茅臺9月動銷同比增長20%的背後,是白酒行業動銷雙位數的下滑。茅臺這個20%增長只屬於茅臺獨有。

那爲什麼茅臺增長了呢?

除了節假日臨近外,另一個原因是飛天的價格大大下跌了。去年這個時候,茅臺的批價整箱在2500以上,散瓶在2400左右,再往前,21年的時候,茅臺整箱達到過3800以上,散瓶3100。而今年就在上週末,茅臺批價整箱跌到1770,散瓶跌到1750元,已經是腰斬了。

對消費者來說,飛天茅臺變便宜了,我身邊最近就有幾個人去買了茅臺酒,其中一位是成箱買,成交價格大概在1950元。

9月的動銷增長20%驗證了另一件事,白酒並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年輕人不喝了,茅臺價格跌下來的時候,是有真實需求的,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然,整體行業依然是很難的,按最新的調研數據,安徽雙節地銷預計下滑仍在20-30%,江蘇下滑25%以上,其他省份也不會好到哪去。

與白酒密切相關的餐飲行業,看8月的數據,雖然相比67月有所好轉(大家都懂爲什麼6月差),但數據依然是十分低迷的。不獨餐飲,商品零售也一樣好不到哪去,8月數據相比前面持續放緩。

與消費相關的樓市價格也持續在走低(關於樓市價格對消費的影響,有人認爲價格下來了,大家有錢消費了,這個觀點暫時是不對的。樓市價格下跌,一方面影響了家庭財富,一個家庭即使不賣房子,但萬一這個家庭遇到了什麼事,它可以通過賣房子來救急,房子是儲蓄,儲蓄持續升值會令家庭成員對未來更有信心,反之則悲觀;另一方面樓市價格下跌往往伴隨不景氣,工資減少。樓市價格下跌對消費的正面影響需要一個再平衡過程才能顯現出來,開始階段會是負面的),8月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樓市價格進一步下跌。

所以,當前消費整體是沒有基本面的,這也是爲什麼估值便宜的消費股沒有人理,消費相對來說不是那麼炒題材,都是老登,盯着基本面,小登們在科技正撒歡,也不會理消費。

消費政策面有沒有期待?

但是,這個位置的消費也不用那麼悲觀。茅臺這個20%的動銷增長就是好的開始,大家再注意一下茅臺這張批價圖,注意整箱批價與散瓶批價的差距,21年的時候兩者相差超過600元(可怕不?整箱賣每瓶要多600元),而到上週末,僅差20元。

這個差距縮小意味着什麼?大家都知道,提飛天的時候往往會提及它上面的金融屬性,投資茅臺酒的基本是整箱買。差距縮小意味着飛天的金融屬性被洗得差不多了,而20%的動銷增長意味着真實需求開始顯現。

消費上面最可怕的鬼故事是什麼?是大家覺得沒有未來了,長邏輯沒了。如果長邏輯還在,那麼投資人所需要等待的就是短期數據的恢復,或者恢復預期出現。

預期是會先於數據的,國內經濟又與政策強相關,自然預期恢復會與政策相關。

56月以白酒爲代表的消費持續下跌,跟禁酒令是不無影響的,而從6月以來,消費逐步企穩,與官方媒體對禁酒令的輿論修正不無關係。

昨晚求是網有一篇文章《正確理解和把握過緊日子要求》,也是再一次對禁酒令的修正。

官方媒體今年也多次指出了國內消費佔GDP的比例低,不僅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來自求是網的文章)。

國內經濟要轉型,固然要靠科技進步來做強,但只有做強,財富只會集中在少數行業,而不能惠及普羅大衆把經濟做大。消費就是那個把經濟做大的槓桿,推動財富在社會各階層流動,流動的錢纔是錢,不流動,財富就是死的。

舉奢侈品這個典型例子,從強的角度來說,這玩意幾乎可以沒有。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在初次分配時人人家里有礦,總有人礦更多。有人在初次分配中佔據了那麼多財富,不用貴的東西把他口袋里的錢哄出來,流向社會各階層,那這個社會怎麼能感受到繁榮有錢呢?

如果富人只喝二鍋頭,他會省下多少錢,這條鏈上也因此失去了許多工作。如果他喝茅臺,政府獲得了更多的稅收,民衆獲得了更多的工資,他獲得了精神滿足,我們要忍受的,就是那該死的嫉妒心看着“他在炫富”。

如果只盯着做強,那這個社會一大半人口都是多餘的,但沒有這個冗餘,又怎麼可能有創新的點子推動科技進步。

從今年官媒的幾篇文章可以看出,其實政府層面也意識到了消費對國內經濟的重要性,唯獨就是過去積重的問題,以及當前各種問題,處理事情上有個優先順序,政策層面是一直沒出實質性的刺激,這也是消費板塊極其低迷的原因。

我們並不是說政策層面馬上會有期待,但大家需要保持這個敏銳度。今年還剩下3個月,還有三場重要的會議,一場是在10月份,這個是定調未來五年的,很重要,另外兩場是在12月份,定調明年的。

我們這邊的行事風格看,如果確定了某件事對國家層面是有利的,那麼政策只會遲到,不會不到。

那麼:

消費行業有哪些細分行業可能先起來?哪些公司已經開始好轉?

市場如今震盪調整,歷史中的牛市回調是什麼樣的?哪些板塊是回調後優先關注的板塊?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幹趴了今天的醫藥板塊,但這個政策影響真的那麼大嗎?

歡迎掃碼加入格隆匯研究院,獲取最新行業報告、公司解讀與投資策略,與我們一起,在科技變革的浪潮中捕捉真正值得長期陪伴的成長股。

注:文中所涉公司僅爲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決策前請務必結合獨立研判。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