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3連升後,A股行情明顯轉弱。
週四,A股主要指數盤中跳水,隨後又探底回升。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51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
截至發稿,滬指升0.12%,創業板指跌0.52%,深證成指跌0.13%。
稀土、鋼鐵、有色金屬、大飛機等板塊跌幅居前,醫療器械、消費電子等板塊走強。
“牛市旗手”盤中衝高回落後,陷入小幅震盪,市場情緒轉向謹慎。
港股早盤呈“V”形走勢,恒指25000點失而復得。
恒指現升0.52%,國指升0.36%,恒科指升0.54%;生物醫藥、創新藥概念領跌。
市場最大的影響因素,莫過於特朗普。
早前,特朗普就預吿了藥品關税最高徵收250%。
昨夜,他又宣佈對芯片和半導體徵收約100%的關税。
不過如果“美國製造”,將給予豁免。他強調,“若企業未履行建廠承諾,未來將追繳關税”。
當天,蘋果已經率先向特朗普上繳了“投名狀”,在美投資將加碼至6000億美元。
為了推動製造業迴流,特朗普關税大棒再次揮舞,市場則對全球供應鏈分化的擔憂加劇。
市場分析指出,關税政策若實施,短期內將加劇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出口壓力,但中長期可能進一步強化自主化決心。
然而,技術封鎖與市場分割的風險將導致全球半導體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另據特朗普最新發文稱,對等關税將於今晚午夜生效,數十億美元的關税現在正流入美國!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降息預期正在飆升。
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正急劇放緩,華爾街機構預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拐點即將到來。
目前,9月降息概率已經飆至95%,交易員認為今年總共會降息62個基點。
美聯儲卡什卡利週三表示,儘管關税是否會繼續推高通脹仍不明確,但美聯儲近期可能需要降息以應對美國經濟放緩。
“反內卷”政策風暴下,市場熱情重燃,外資也隨之加速流入港A市場。
大摩報吿表示,7月外資淨流入達27億美元,高於6月的12億美元。
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境外被動型資金累計流入達110億美元,超過2024年全年70億美元的水平,境外主動型資金累計流出達110億美元,也低於2024年全年。
7月南向資金流入港股進一步提速至170億美元,高於6月的100億美元。
今年前7個月累計淨流入達1100億美元,超過2024年全年的1030億美元。
中泰國際稱,短期來看,疊加美元指數反彈及港股估值修復到位,大盤面臨一定的技術性回調壓力。
然而,港股整體上行趨勢未改,活躍的交投、持續的港股通資金流入以及處於低位的沽空比例,均表明市場情緒依然偏暖。
國內政策託底、企業盈利改善趨勢延續以及積極資金流向形成共振,港股中期仍有望在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撐下延續漸進式上行。技術層面,恒生指數短期在24500點附近預計有一定支撐。
再看A股市場,近期兩融餘額時隔十年再次站上2萬億元上方。
截至8月5日,A股兩融餘額報20002.59億元,融資餘額報19863.11億元,均創逾十年新高。
市場賺錢效應和政策助力下,新股民正跑步入場。
上交所數據顯示,2025年7月,A股新開户數合計196.36萬户,同比增長70.54%,環比增長19.27%。
今年前7個月,A股新開户數合計1456.13萬户,同比增長36.88%。
中原證券表示,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温,美元走弱有利於外資迴流A股。
8月為半年報披露高峯,謹防部分高估值題材股面臨的業績驗證壓力,未來市場有望集中於科技成長與週期製造兩條主線。
預計短期A股市場以穩步震盪上行為主,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盤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