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沉寂多時的巨人網絡(002558.SZ)迎來了一場久違的估值重塑。
過去三個月,巨人網絡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00%,市值快速躍升,一度突破500億元,創下六年新高,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這一輪行情的引爆點,正是其新作《超自然行動組》的爆發。
這款主打“中式摸金”玩法的多人組隊冒險遊戲,自5月以來快速躥紅。最新數據顯示,該遊戲上線至今躋身iOS免費榜前2、暢銷榜前10,並登頂TapTap等多個平臺熱門遊戲榜,短時間內打破了多款頭部產品對榜單的壟斷格局。
《超自然行動組》的爆發,不僅被券商評價爲“遠超預期”,也被市場視爲老牌廠商巨人網絡基本面反轉的起點。
爆款基因再驗證
實際上,《超自然行動組》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巨人網絡“爆款能力”的一次延續與再驗證。
這家由知名企業家史玉柱於2004年創立的遊戲公司,一直堅持自主研發精品戰略,並不缺乏爆款的歷史基因。2005年,巨人網絡自研的《徵途》便開啓了中國端遊免費商業模式的先河,成爲國戰網遊第一品牌,全系產品至今累計流水超300億元;2015年推出的《球球大作戰》,則抓住移動電競浪潮,開創了休閒競技遊戲品類,成爲年輕用戶圈層中的社交符號,累計設備安裝量達到6億臺,峯值DAU超過2900萬。
這兩個IP至今仍在持續煥新,《徵途》IP近年來陸續推出《原始徵途》《王者徵途》,不斷拓展豐富玩法與用戶羣體;《球球大作戰》則依靠高頻更新和穩定運營,仍長期位於App Store免費榜前列。
而《超自然行動組》的走紅,再次驗證了巨人網絡打造爆款的能力。這款主打“中式摸金+多人協作生存”的微恐遊戲,精準卡位年輕人對“未知感+社交刺激”的娛樂需求,用一套新穎的UGC裂變模型(如宿舍傳播、短視頻二創等)走出了一條與傳統“買量爆款”截然不同的產品成長路徑。
數據顯示,《超自然行動組》上線首月流水爲54萬元,但在更新玩法系統、上線拍照功能“夢居”與國風時裝聯動等內容後,6月月流水激增,TapTap下載量超619萬,佔據熱門榜榜首,是榜單上僅有的逆襲之作。據預估,《超自然行動組》6月全平臺流水超7000萬元。
進入7月,玩家社交與口碑傳播效應帶來了更大規模的用戶增長,《超自然行動組》持續席捲遊戲榜,在iOS免費榜上超過《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暢銷榜更進入前十,推動流水持續創新高。七麥數據預估,該遊戲iOS端7月第一週收入環比增長至170萬美元。
《超自然行動組》的表現,標誌着巨人網絡在“再造爆款”上的能力依然具備,同時也打破了外界對其“吃老本”的刻板印象,重新定義了這家“老牌公司”的價值預期。
戰略定力與組織年輕化:爆款背後的底層驅動
這款上線僅半年便接連刷新日活、流水、下載等關鍵指標的“黑馬”產品,也讓外界開始重估這家遊戲公司的戰略定力與組織活力。
早在創立之初,巨人網絡便確立“堅持自主研發、聚焦精品戰略”的核心發展理念,並將是否能打造出精品視爲驗證戰略的根本。這種戰略定力,構成了巨人穿越週期的關鍵護城河。
在組織層面,巨人內部近年來着力落實史玉柱提倡的“大膽啓用年輕人、給年輕人舞臺”人才觀。公司在各項目關鍵崗位中任用年輕人才,並設立“破繭計劃”立項制度,鼓勵年輕團隊自下而上孵化新產品。這種激勵創新、包容試錯的機制,有效保證了公司創新活力的不斷涌現和延續。
《超自然行動組》的研發團隊就是一個例證:這支由95後主導的製作團隊脫胎於《太空殺》項目,最初甚至被玩家調侃爲“小破遊”。但在低壓環境中,他們對玩法、社交傳播與內容生態的理解,反而帶來了極具爆發力的創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戰略與組織機制發揮成效前,巨人網絡也曾爲其研發體系交出過昂貴的“學費”。據媒體報道,公司過去20年累計研發投入超百億元,但相對產出卻不盡如人意。這一“高投入低產出”的研發結構性失衡,一度成爲資本市場對其估值打壓的主要原因。
這種失衡也引發了公司內部的深刻反思,並催生出一場由創始人主導的戰略再聚焦。
創始人歸位:史玉柱重回一線後的轉折
2022年下半年,史玉柱的迴歸成爲關鍵轉折點。作爲巨人網絡創始人,史玉柱精力迴歸研發一線,要求公司堅定堅持自主研發精品戰略,驅動公司資源進一步往研發一線傾斜。
迴歸後的第一件事,史玉柱便以監製的身份參與《原始徵途》的研發,深度參與了遊戲的修改,向研發團隊提出對非人民幣玩家友好、打磨核心玩法、提升玩家體驗等意見。
2024年初,在公司內部會上,史玉柱進一步提出精品遊戲“六字訣”——會玩、好玩、耐玩,並強調:“未來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輝煌,其實就取決於我們有沒有精品。”這一判斷,爲巨人網絡研發團隊再次清晰指引了方向,也堅定了信心。
據團隊透露,他每天工作時間一度超過15小時,這種付出也很快從公司業績中得到了直觀印證。
據公司財報披露,2023年巨人網絡實現營業收入29.24億元,同比增長43.50%;淨利潤達10.86億元,同比增長27.67%。其中,由史玉柱主導的《原始徵途》上線首年流水超15億元,累計新增用戶超過1500萬,爲公司注入強勁的增長動力。
這一成功經歷爲公司重塑了信心,也爲後續產品打下樣板。緊接着,《王者徵途》以小程序遊戲推出,2024年全年新增用戶超2500萬,貢獻流水6億元。小程序遊戲的增長,再次印證了IP價值與研發能力的雙重兌現力。
到了2025年,《超自然行動組》的爆發式增長,已不僅是一次單品的成功,更是史玉柱迴歸三年來,在戰略方向、組織文化、研發基因三方面深度聚焦的集中體現,或標誌着巨人網絡迎來實質性的業績拐點。
估值邏輯重構:精品矩陣+AI戰略雙線並進
當前,巨人網絡的增長故事遠未結束,其增長邏輯正在多重維度展開。
核心驅動力之一,是長青IP與新遊儲備組合驅動的多元精品矩陣。
一方面,長青IP《徵途》與《球球大作戰》的穩健運營爲巨人網絡提供了堅實的基本盤。財報顯示,2025年Q1公司營收達7.24億元,同比增長3.94%。公司一季度遊戲遞延收入增長顯著,爲後續業績增厚提供支撐。
另一方面,在新增長極的開拓上,《超自然行動組》正承擔關鍵角色。當下是暑期流量高峯,該產品有望成爲驅動公司Q3營收躍升的核心引擎。更爲重要的是,公司涵蓋卡牌、SLG、自走棋等多種類型的豐富新品儲備,則瞄準廣泛的玩家細分市場,清晰勾勒出未來業績增長路徑。
與此並行且深度融合的,是巨人網絡在AI戰略上的前瞻佈局。
早在2022年成立AI實驗室之初,公司便前瞻性地確立了通過AI變革遊戲生產和激發創新玩法的目標。經過持續的投入與發展,目前巨人網絡已構建了完整的AI工業化管線,覆蓋語義、語音、視頻等多模態能力,貫穿研發全鏈條。
落地到遊戲場景的應用上,紮實的AI技術積累正全面轉化爲前沿的遊戲體驗和競爭力。
以《太空殺》爲例,公司成功推出了“AI推理小劇場”“AI殘局挑戰”“偵探劇場”“內鬼挑戰”等多重AI玩法創新,與阿里通義、騰訊混元、字節豆包三大國產大模型保持緊密合作,進一步拓展了AI在覈心玩法設計中的應用邊界;而《原始徵途》的AI小師妹,則藉助大語言模型能力,極大提升了NPC交互的沉浸感與智能化水平。
這些探索標誌着,AI對遊戲行業的改造正在從生產效率轉向玩法創新,而巨人網絡有望在這一變革中形成先發優勢。
從產品熱度到股價上漲,巨人網絡的反彈已不止是市場對爆款遊戲的短期反應,更是一次對其中長期能力的重新評估。
2025年上半年以來,華泰金控、東吳證券、申萬宏源等多家券商相繼上調評級,稱《超自然行動組》的高成長性和後續產品儲備或帶來盈利能力和估值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短期內,《超自然》仍有望繼續釋放商業化潛力;中長期來看,依託AI技術和持續的自研產品,巨人網絡的估值邏輯正在發生”質“的演化。
從百億學費到爆款復甦,巨人網絡的轉身故事,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