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下挫,恆生科技指數一度大跌至2%,最終收跌1.7%錄得3連跌行情,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下跌1.35%及1.7%,市場情緒表現低迷。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全線走低拖累大市下行,汽車股重挫,蘋果概念股全天表現低迷,生物醫藥股、機器人概念股、家電股、手遊股、光伏股、銀行股、中資券商股多數下跌。
另一方面,特朗普頒令加速核電站建設,核電股拉昇明顯,尤其是中核國際午後一度飆升186%,航空股、軍工股、濠賭股、電信股、乳製品股部分上漲。
具體來看:
大型科技股普遍收跌,美團跌超5%,小米跌超3%,阿里、京東、騰訊、百度等紛紛收跌,嗶哩嗶哩收漲超1%。
汽車、新能源車股跌幅居前,吉利汽車跌超9%,比亞迪股份、零跑汽車跌超8%,長城汽車跌超5%,小鵬汽車跌超4%。消息面上,比亞迪再次打響價格戰,週一上午,比亞迪汽車官微發文再發6·18“百億補貼雙元搶先購”活動。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分析指出,雖然比亞迪旗下大衆車型的部分優惠自4月起已在實施,此次正式公告釋放出終端市場壓力巨大的強烈信號,在股價最終需迴歸基本面的預期下,價格戰加劇或令投資者更趨悲觀。
醫藥外包概念、生物醫藥股回調。榮昌生物跌超10%,再鼎醫藥跌超6%,君實生物跌超4%,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等跟跌。消息面上,實施五年的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即將迎來重大修訂,將以更大力度敦促失信企業通過主動降價“擠水分”來糾正失信行爲。
蘋果概念股走低,比亞迪電子跌超3%,丘鈦科技、舜宇光學科技等紛紛收跌。消息面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威脅表示,如果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手機是在外國製造,應該面臨至少25%的關稅。
核電、電力股大爆發,中核國際暴漲超129%,中廣核礦業漲超8%,中廣核電力漲超3%。消息面上,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系列有關核能的行政命令,計劃在2030年前啓動10座大型核電站建設,並在2050年前將美國核電產能翻四倍。
航空股漲幅居前,中國航空漲超5%,中國東方航空股份、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漲超3%。消息面上,近日六大航空公司陸續披露2025年前4月經營數據情況。據麪包財經統計,整體來看,4月客座率同比多數增長。南方航空4月旅客週轉量(按收入客公里計,下同)、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計,下同)均居首位。各大航司4月旅客週轉量、客運運力投入同比均上升。
今日,南向資金淨賣出15.07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18.56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賣出33.63億港元。
展望後市,中信證券指出,本輪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是出海戰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動性改善三重力量助推。
優質核心資產在港股正式交易後,短期會活躍對應A股的交易,部分核心資產的定價權可能會逐步南移。這個現象的背後是港股市場的吸引力在系統性提升,一是資產供給結構和質量在持續提高,二是流動性在海外資金迴流的背景下趨勢性改善。
從歷史上看,港交所每一輪制度的改革突破都帶來了順應時代特徵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