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阿里影業發佈2024/25財年業績:實現營收67.02億元,同比增長33%;經調整EBITA連續5年實現盈利,達到8.09億元,同比增長61%。
回看過去一年,電影市場整體經歷了一次顯著回調,總票房和觀影人次雙降,多家頭部影企的財報也透出寒意,阿里影業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下保持強勁增長、連年盈利並不容易,再次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這背後,其抗風險能力的本質也更加清晰——全領域發力,以“內容+科技”與“電影+演出+衍生品等多業務”的深耕,持續構建兼具穩定性和成長性的增長模型。
1、電影:夯實內容護城河,加速行業工業化
電影業務來看,阿里影業始終保持內容的高質量、高水平輸出,一邊提升自制、合制能力,一邊繼續佈局引進片,並以本土化策略爲其賦能,全面搶佔票房市場。
期內,阿里影業參與出品、發行《抓娃娃》、《默殺》、《封神第二部》、《好東西》等多部票房和口碑雙收之作,同時助力多部引進片創下可觀票房,其中日本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泰國電影《姥姥的外孫》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攬獲全球最大票倉。表現遠超其本土表現。
阿里影業的內容儲備也依舊強勢,重點新片儲備約40部且題材多元,包括《驚蟄無聲》、《東極島》、《羣星閃耀時》、《抓特務》、《鏢人:風起大漠》等,進一步釋放其夯實內容護城河的信號。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看到兩個方向上的的戰略演進。
一是阿里影業加強宣發優勢,包括穩步發展影演聯動,實現跨場景轉化,通過全產業鏈的貫通保障電影票房,更好地撬動市場。
二是阿里影業加大科技投入,投用數字人、虛擬拍攝、燈塔AI等,以科技“基礎設施”加速行業工業化。虛擬拍攝來看,在橫店、周莊等地已建成了4個虛擬拍攝影棚,並在電影《羣星閃耀時》、《根本停不下來》,劇集《師兄太穩健》等作品中投入使用,極大降低置景成本;燈塔AI來看,在電影宣發等環節發揮重要效能,通過高效的數據化分析支持影片票房和口碑成功。同樣,這種重塑行業邏輯式的佈局也在持續爲其帶來降本增效的空間。
2、演出:領先優勢明顯,自制+科技+海外佈局升級
演出業務來看,大麥穩定保持演出票務市場領先地位,GMV連續兩年創下高增長記錄,擁有3.16億人次的“想看”用戶。
這背後,大麥平臺持續推動自制內容、科技、海外佈局升級,逐步進化爲更適應市場的“綜合發展體”。
目前,大麥內容生態已然成型,六大內容廠牌覆蓋演唱會、音樂節、戲劇、展覽、脫口秀、兒童劇等多個核心內容賽道,財年內共參與投資、製作IP逾120個,自制內容影響力逐漸凸顯。如蝦米音樂娛樂自制IP2024阿那亞·蝦米音樂節榮獲2024微博音樂盛典年度影響力IP,“當然有戲”製作舞臺劇《魔幻時刻》榮獲2024微博音樂盛典年度口碑演出IP,這也不斷推動大麥轉向具有內容生產和場景運營的生態型平臺,支持阿里影業整體的影演聯動發展。
在科技佈局方面,大麥連年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形成“科技優勢-優質用戶體驗-領先市場地位”的正向循環。
一方面,憑藉在科技上的優勢,持續升級平臺算力和雲資源,在演出市場突然爆發的情況下,迅速承接住了大流量的搶票需求,保證了用戶體驗的穩定和流暢。另一方面,其推進“觀演決策平臺”和“票房動力學”服務體系建設,依託許願、想看等多維數據模型帶動平臺項目熱度持續攀升,並使供需兩端更精準地匹配,提供出持續發展動能。
在海外佈局方面,大麥則以票務系統開發爲切入開拓海外業務,比如期內將自主研發的國際版票系統正式交付澳門銀河綜藝館使用,鞏固場館優勢,繼續鋪開業務版圖。
直觀對比Live Nation,也能夠較好地驗證其市場適應力和競爭力的提升。
Live Nation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長3%,約有1.51億人蔘加了其平臺活動,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1%。整體上看期內大麥收入增速顯著超過Live Nation,且覆蓋賽道、增量來源更多元,彰顯較好的發展前景。
3、IP衍生品與劇集:長尾價值挖掘與生態補充
還值得留意的是,阿里影業的IP衍生品業務保持連年高速增長,商業模式成熟且穩定,使其能夠持續激活IP長尾價值。其中,阿里魚授權IP商品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帶動阿里魚收入同比增幅逾90%。
另外,從IP資源上來看,阿里魚授權IP矩陣、錦鯉拿趣原創IP矩陣均較爲豐富,比如阿里魚已簽約三麗鷗家族、寶可夢、環球影業、蠟筆小新等多個全球優質頭部IP,錦鯉拿趣穩定推進影劇潮玩開發商業化,後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結合產業趨勢來看,年輕一代更注重精神消費追求,IP衍生品的藍海價值也日益凸顯,參考近期花旗發佈的研究報告,中國的IP衍生品市場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千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
阿里影業的劇集業務也在穩步推進,持續打造精品佳作,期內已上線播出《惜花芷》等劇集,且《以法之名》、《唐宮奇案之青霧風鳴 》等多部劇集已完成拍攝,繼續夯實內容生態乃至整體業務的基本盤。
4、結語
深層次來看,阿里影業的業績增長更源於長達十年的系統性深耕,站在前期發展基礎上持續佈局。從2014年開啓電影業務,2018年引入阿里魚衍生品業務,2020年合併電影演出業務,再到2023年正式收購大麥,阿里影業歷經10年形成如今多引擎發力的發展格局。
這也使阿里影業真正轉化出發展的穩定性和成長性,進入持續收穫期,從而有望繼續提升經營業績,具備長期價值和投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