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南下資金淨買入港股40.44億港元。
其中,淨買入華虹半導體5.16億、泡泡瑪特2.8億、美團-W 2.49億、阿里巴巴-W 2.09億、中芯國際2.01億、中國移動1.75億。
淨賣出小米集團-W 6.34億、騰訊控股4.38億。
據統計,南下資金已連續10日淨買入美團,共計89.8639億港元。
連續4日淨賣出騰訊,共計47.6434億港元;連續4日淨賣出小米,共計39.9379億港元。
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昨日兩大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華虹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報,同時曝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通過全資孫公司鑫芯香港分別減持6597.72萬股、633.3萬股,疊加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對華虹公司1237.96萬股的減持,引發市場對半導體行業資本動向的高度關注。
泡泡瑪特:消息面上,《旗幟》雜誌近日刊登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署名文章《大力提振消費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其中提到,培育新型消費,着力增強消費動能。打造IP(知識產權)創意設計和新品發佈平臺,建設IP消費商業地標,推出IP消費經典路線,拓展沉浸式消費空間。
美團-W :消息面上,美團閃購聯合百餘家品牌零售商和本地實體商家,推出即時零售行業首個全流程服務保障計劃“安心閃購”。基於即時零售“本地化、分鐘級服務”的特點,“安心閃購”已上線14項服務保障舉措,參與品牌及本地實體商家覆蓋蔬菜水果、酒水飲料、休閒食品、數碼家電、美妝護膚、母嬰用品、寵物用品等全品類。這也被視爲美團加碼即時零售佈局的最新動作。
阿里巴巴-W :消息面上,阿里CEO吳泳銘內網發聲,人類社會正在迎來AI科技革命帶來的全新時代,阿里必須抱着從零開始的心態,像創業公司一樣思考,從中創造機遇。未來將採取"飽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於幾大核心戰役。這些核心戰役將由多個業務方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
中國移動:高盛發表報告指,第一季度電信股營收和淨利增長較2024年有所放緩,但在該行預期之內。而業績顯示營運現金流大幅下降,主要受到應收帳款顯著增加的影響,這與電信公司業務模式轉向企業業務(雲端/ICT項目)有關。然而,資本支出減少及應付帳款增加預計將抵銷此負面影響,並穩定2025年至2026年的自由現金流。
小米集團-W:摩根士丹利上調小米目標價至62港元,預計2030年前股價有望突破100港元,市值可能達2.5萬億港元。小米雙增長引擎爲電動車和智能手機+AIoT+互聯網業務,預計2030年總收入過萬億元人民幣,淨利潤超千億元人民幣。
騰訊控股:瑞銀髮表中資金融科技股報告,儘管短期內受到貿易衝突的壓力,但該行預計中資互聯網平臺金融科技業務的毛利、淨利潤於2024年至2029年實現穩健的8%及9%年均複合增長率,這得益於潛在的政策刺激及監管收緊後的穩定。該行認爲市場低估了金融科技業務對互聯網平臺利潤增長的重要貢獻。瑞銀認爲內地金融科技對利潤和估值的貢獻將會更大,建議買入騰訊、阿里巴巴、奇富科技及宇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