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已經進入2024年業績預吿披露的密集期,A股的年報行情逐步展開。
昨日晚間,兩大半導體巨頭海光信息、北方華創相繼公吿了去年的業績預吿。
北方華創公吿,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76億元-317.8億元,同比增長25%-43.93%;歸母淨利潤為51.7億元-59.5億元,同比增長32.6%-52.6%;扣非淨利潤為51.2億元-58.9億元,同比增長42.96%-64.46%。
對於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北方華創稱,公司多款新產品取得突破。電容耦合等離子體刻蝕設備(CCP)、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設備(PECVD)、原子層沉積立式爐、堆疊式清洗機等多款新產品進入客户生產線,並實現批量銷售,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矩陣,增強了產品佈局的完整性。
同時,憑藉優良的產品與技術優勢,北方華創的市場份額穩步擴大,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隨着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平台優勢逐漸顯現,經營效率顯著提高,成本費用率有效降低,使得2024年歸母淨利潤實現持續增長。
以此計算,北方華創去年四季度預計,實現營收72.47億元-114.27億元,同比-3.26%至+52.54%;歸母淨利潤為7.07億元-14.87億元,同比-30.29%至+46.57%;扣非淨利潤為8.54億元-16.24億元,同比-9.27%至+72.53%。
資料顯示,北方華創屬於半導體設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刻蝕、薄膜沉積、爐管、清洗、快速退火、晶體生長等核心工藝裝備,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功率半導體、三維集成和先進封裝、化合物半導體、新型顯示、新能源光伏、襯底材料等製造領域。
截至昨日收盤,北方華創微跌,報收382.46元/股,總市值2039億元。
9.24行情以來,北方華創股價一度累計升超64%,於11月12日創下階段高點490.03元/股,目前已回撤18%。
同日,海光信息公吿,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4年實現營收87.20億元-95.3億元,同比增長45.04%-58.52%;歸母淨利潤為18.1億元-20.1億元,同比增長43.29%-59.12%;扣非淨利潤為17.1億元-18.8億元,同比增長50.48%-65.44%。
研發費用方面,海光信息預計2024年研發投入32.30億元到36.60億元,同比增長14.96%-30.26%。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海光信息在公吿中表示,2024年,該公司的CPU產品進一步拓展市場應用領域、擴大市場份額,支持了廣泛的數據中心、雲計算、高端計算等複雜應用場景;在AIGC的時代背景下,海光信息DCU產品快速迭代發展,得到市場更廣泛認可,以高算力、高並行處理能力、良好的軟件生態支持算力基礎設施、商業計算等AI行業應用,進一步促進了該公司業績的較快增長。
以此來計,2024年第四季度,海光信息預計實現營收25.83億元-33.93億元,同比增長24.85%-63.99%;歸母淨利潤2.84億元-4.84億元,同比-21.37%至+33.95%;扣非淨利潤2.35億元-4.05億元,同比-22.27%至+33.94%。
資料顯示,海光信息是國內CPU和GPGPU高端處理器的領先企業,主要從事高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的研究、開發,產品採用x86架構,分別有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
近年來,海光信息業績持續增長,淨利潤先是在2021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之後2022年、2023年分別同比增長145.7%、57.17%。
截至昨日收盤,海光信息跌2.25%,最新報143.4元/股,總市值為3333億元。
自9月24日以來,海光信息股價啟動了一輪上升行情,並於12月25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161.22元/股,期間升幅超107%,目前已較高點回撤超8%。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國對其高端芯片的出口管制趨嚴,倒逼中國半導體行業加快國產化進程。
美國政府13日宣佈推出美國製造AI芯片管制新規,規定美企向大多數國家出售芯片的算力上限。
美國對18個關鍵盟友與合作伙伴的芯片銷售無任何限制。除此之外的大多數國家則將面臨總算力限制,每個國家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最多可獲得約50000個AI GPU。
對此,商務部迴應表示,中方注意到,拜登政府於1月13日發佈了人工智能相關出口管制措施。該措施進一步加嚴對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參數等出口管制,還拓展了長臂管轄,對第三方與中國開展正常貿易設置障礙、橫加干涉。
此前,美國高科技企業、行業組織等通過多種渠道表達不滿和擔憂,認為該措施未經充分討論、制定出台草率,是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過度監管,將產生重大不利後果,強烈呼籲拜登政府停止出台。
但拜登政府對業界合理呼聲充耳不聞,執意倉促出台措施,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的又一例證,是對國際多邊經貿規則的公然違背。
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拜登政府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阻礙各國正常經貿往來,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影響全球科技創新,嚴重損害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各國企業利益。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兩大半導體龍頭的業績表現基本符合預期,加之美國對芯片的管制政策不斷出台,行業國產替代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快,半導體板塊未來的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