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加槓桿做多這隻股,海外巨頭出手了

來自海外ETF跟蹤網站ETF.com的信息顯示,海外ETF供應商Granite Shares日前推出新產品BABX,以1.75倍槓桿專門做多阿裏巴巴。

2021年在市場低迷時,有機構推出專門做空網紅KWEB的ETF。KWEB是跟蹤中國互聯網指數的ETF。

如今,海外ETF供應商“聞風而動”推出做多阿裏巴巴ETF。

這是否意味着風向已徹底變了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

1.75倍槓桿做多阿裏巴巴

Granite Shares是美國一家“風格另類”的ETF供應商。2022年12月13日,Granite Shares上線了BABX,以1.75倍槓桿做多阿裏巴巴的ETF。這是跟蹤單隻股票的ETF。2022年7月,美國證監會SEC批準了單隻股票ETF這一創新型品種。理由是,市場波動性上升,SEC希望提供更多的衍生工具以便投資者管理風險。

有人可能會問,爲什麼要投資單隻股票ETF,而不直接買賣股票呢?答案是,單隻股票ETF往往含槓桿或者是反向產品,它給了普通投資者機會來做多或者做空個股,而無需使用融資或者借券等相對複雜的操作。

目前BABX的規模還只有約95萬美元。一則這隻產品上線剛10天,二則單隻股票ETF作爲創新型產品目前在美國是小衆產品。2023年以來BABX淨值已經上漲了28.98%。

隨着中國審計合作推進,支持性信號頻出,投資者對阿裏巴巴等ADR的興致再度升高。

在海外社區Reddit網友在一則新聞報道下方“中國釋放強有力信號表示支持平臺經濟”,有網友提出問題。“請報出阿裏巴巴2023年底的目標價吧。” 另一網友跟帖表示,2023年底目標220美元,由不同尋常的增長、需求反彈和較高的利潤率帶來。還有網友打出了“1000美元”的目標價。

阿裏巴巴ADR最新價格107.40美元。

股價大幅上漲之後,空頭興致也有所回升。

期權跟蹤網站Market Chameleon的數據阿裏巴巴ADR掛鉤的看跌期權未平倉合約數789729張,截至12月22日,過去五天未平倉合約數增加了10%,不過,目前仍處於過去52周較低的水平。同樣的,跟蹤中國互聯網指數的ETF-KWEB, 過去五天,看跌期權未平倉合約數增加了3.9%。目前未平倉期權合約數位於過去一年曆史分位的97%,100%是最大值。

海外三大中國ETF 2022年11月1日以來吸金近100億

來源:ETF.com
來源:ETF.com

淨值反彈加上資金淨流入,近期海外ETF規模顯著增加。截至1月8日, 美國上市規模最大的三大ETF 分別爲 MCHI、KWEB、FXI規模分別爲85.2億美元、72.3億美元、57.3億美元。

過去一個月以來,MCHI實現資金淨流入超過4.08億美元。如果時間稍微拉長,11月1日截至目前,MCHI 淨流入9.97億美元.  其中,2023年1月5日,MCHI單日吸引資金淨流入1.34億美元,創2022年11月17日以來新高。

11月1日截至目前,FXI淨流入2.25億美元;同期,KWEB淨流入2.33億美元,三大ETF期間合計流入98.74億元人民幣。

瑞銀:2023年北向資金淨流入約2000億元

2023年1月9日,在“第二十三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媒體分享會上,瑞銀證券中國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預計2023年北向資金淨流入2000億元。歷史上來看,大致每年的北上資金普遍都在2000億元以上的規模,孟磊認爲2000億元左右的淨流入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預測。原因在於:首先全球經濟今年的增速比較疲弱的,只有2.2%左右。在這樣大的背景之下,股權的資產類別在全球配置範圍內並不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但是,因爲中國的經濟增長從底部出現反彈,有經濟重啓的因素,有一定增長恢復的因素,加上美元見頂,全球利率往下走,瑞銀在全球超配新興市場。在亞洲市場當中我們超配的是中國的股票市場。總結來看:低配股票再加超配新興市場,超配亞洲,和超配中國,這些因素平衡考慮,瑞銀預估今年北向資金淨流入2000億元左右是比較合理的。

總結來說,孟磊表示,他對2023年A股比較樂觀。第一,去年過度的市場估值下行,主要反映的是市場信心的缺失,受制於疫情的打擾,再加上房地產的下行。但是不利因素已經開始逐步消退;第二,預計2023年A股盈利增長從4%反彈到15%左右,整體流動性偏向寬鬆,超額流動性往上走,宏觀政策逐步放鬆;第三,投資者如何參與呢?孟磊認爲短期比較戰術性地看好價值股,偏向於房地產和消費,但是中期來說,隨着市場偏好的回升,瑞銀則看好成長風格。

美銀證券: 做多中國是全球十大最值得關注交易之一

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政策節奏超出市場預期。1月9日,大摩發表研究報告表示,將快手目標價由60港元上調58%至95港元,重申其評級爲“增持”。大摩解釋道,

來源:美銀證券研究報告
來源:美銀證券研究報告

美銀證券在1月6日發佈的研究報告中列出了2023年的10大交易。一是做多30年期美國國債;二是做多利率曲線陡峭化;三是做空美元,做多新興市場資產;四是做多中國股票;五是做多黃金和銅;六是使用啞鈴策略操作信用;七是做多工業和小市值股票;八是做空美國科技股;九是做空美國私募股權;十是做多歐洲銀行,做空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瑞典銀行。

儘管中國重啓吸引全球目光,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爲要保持耐心。例如,某國際巨頭亞太研究主管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中國市場會有兩大驅動力。一是估值的修復。二是盈利的修復。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分析師發佈盈利上修的信息。

中國經濟重啓是必然的,但是也需要耐心,尤其是零售業的恢復,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預計中國重啓節奏可能更接近日本,而非歐美。股票方面,現在可以獲利了結一部分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股價大幅上漲的股票。但後續還有參與的機會。尤其是零售業的恢復,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有可能2024年,零售類的消費才能回覆到疫情前的水平。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