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抄底美股!多家公募加大發行,QDII產品排隊待批,什麼信號?

來源:證券時報網

2022年以來全球各主要股指悉數下挫,A股率先回暖跌幅收窄,基金「回血」加速。

與此同時,不少基金公司將新發產品的目光投向尚未「出坑」的美國市場,並上報了多隻納斯達克100ETF或標普500ETF的發行申請,也不乏投向「雲計算」、「電子遊戲」或石油天然氣等細分賽道的基金。資金已率先行動,多隻投向美股的ETF年內份額增逾數倍,更有的份額從年初3億份被買至150億份,抄底積極性可見一斑。

美股十年長牛走勢戛然而止,「泡沫」是否仍有隱憂?有業內人士認爲,當前美股估值接近2020年疫情首次爆發時市場的底部水平,下跌行情已經反映了一定的悲觀預期,市場「泡沫」程度比2021年底大爲緩解。即使美國增速有所放緩,但深度衰退的概率預計不大,美股的盈利仍具備韌性。

多隻QDII產品蓄勢待發

年初至今,全球主要股指股無一上漲。其中,多年長牛的美股跌幅尤爲慘重,標普500指數創1970年來最差上半年表現,納指和道指均創2008年下半年以來最差半年表現,特別是科技股的下跌拖累納斯達克指數熊冠全球主要市場,連續錄得3個月下跌。

當前市場對美股的最大擔憂是美聯儲的緊縮政策無法在經濟增速放緩前抑制通脹,從而造成經濟硬着陸。近期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9.1%,這是1981年11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再創40年來新高。

廣發基金劉傑認爲,5月份美國通脹數據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以及6月超預期加息導致美股再次動盪,市場多空博弈依然激烈,呈現了一定的磨底特徵。美股幾乎所有板塊都在拋售,市場更爲擔心美聯儲政策、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等,這意味着市場情緒依然在激烈博弈,短期恐慌、不確定性以及情緒主導了市場。

在接連下挫的行情中,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加大了產品發行的力度。據Wind統計,年內共有14家公司申報了32只QDII產品,7月份剛行至過半,就已有8只產品申報,這一數值在過去三年內平均爲不到19只。年內新發行的產品不僅佈局包括納斯達克、標普500在內的美股指數,還有諸如「全球智能化股票型基金」、「納斯達克ISECTA雲計算指數型」等細分賽道的主題基金。

資金大幅抄底美股QDII

那麼,美股是否真到了底部?估值水平方面,當前標普500市盈率TTM爲18.8倍,接近2020年疫情首次爆發時市場的底部水平,綜合來看,美股已經反映了一定的悲觀預期,市場「泡沫」程度比2021年底大爲緩解。

天弘標普500基金經理胡超表示,美股年初至今的下跌,已經讓估值水平變得具有吸引力。雖然對於貨幣政策和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市場在短期出現波動,但隨着貨幣緊縮政策的深入,除非通脹大超預期,今年四季度加息速度有退坡可能,市場有望迎來轉機。如果我們深入探討,美聯儲加息的主要動力來自於通脹高企及就業改善,其背後是整個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強韌,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深度衰退的概率預計不大,美股的盈利仍是具備韌性的。

胡超表示,相比其他市場,美股依然具備較強的吸引力。標普500指數主要成分股公司在各自細分行業中具備較強的定價權和壟斷力,以及較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美元目前仍是國際結算的主流貨幣,其釋放的流動性具有較強的外溢性。每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調整,美股都展現了較強的韌性。

國內的抄底資金相當活躍,以ETF爲例,當前市場共有華夏、廣發、博時以及國泰四家基金公司合計發行了四隻美股ETF,年內隨着美股的走低,這四隻基金引得投資者踊躍加購。如廣發納指ETF的份額從年初的3.5億份猛增至150多億份,國泰納指ETF與華夏納斯達克ETF份額增加幅度分別達到741%與139%,博時標普500ETF份額也翻倍,增幅超120%。

但也有機構提示風險,認爲美股風險猶存。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在當前的美國政策環境以及全球經濟環境下,美股估值仍有可能隨企業盈利進一步下調,下調幅度取決於美聯儲緊縮政策轉向的時間和美國經濟下行的速度。受一季度多數公司業績指引趨弱影響,標普500指數2022年盈利預期已經出現下調,但展望下半年仍有一些意外衝擊可能導致企業盈利超預期下降,如俄烏衝突推高冬季消費旺季能源價格、歐洲經濟增長放緩、新興市場糧食危機、疫情反覆等。在最差的情景組合下,美國確實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

該機構人士認爲,雖然目前美股估值已處於相對底部,但下半年各種外部風險因素和貨幣緊縮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大了美國經濟超預期放緩的風險,在風險釋放前預計美股以底部震盪爲主,同時波動有可能加大,預計美股轉機要等到四季度有比較明確的美聯儲緊縮政策退出預期時,市場會重回寬鬆和成長風格的交易邏輯上。

港股和越南股市也值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申報名單中,景順長城與華泰柏瑞均於7月5日同一天申報了跟蹤越南指數的基金。如若獲批,國內投向越南的QDII基金數量將升至3只。因資本市場面臨強監管壓力,近期越南股指出現下跌,年內整體跌幅超過20%。

港股方面,年內華夏、富國與華泰柏瑞等基金公司也均積極申請發行相關QDII產品。港股互聯網ETF基金經理豐晨成認爲,受前期大幅回撤影響,港股互聯網公司估值水平已經處在較低的歷史位置,未來美股加息對其影響也會邊際下降。

豐晨成表示,當前決定港股互聯網板塊走勢的主線在於國內經濟的復甦前景,美股加息對港股的影響逐漸鈍化,近期的走勢更多的是反映海外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強弱,未來伴隨着更多港股互聯網公司業績出現觸底反彈,港股互聯網行業有望迎來進一步的估值修復行情。

「估值便宜」也是基金經理選擇港股的一大因素。中庚基金丘棟榮在二季報中闡釋觀點:港股被基本面弱現實和流動性壓制,並未隨A股反彈,僅政策緩解的科技互聯網股有所表現,因此港股整體估值水平仍處於絕對低位,同時對應的分紅收益率水平更高。而以互聯網、科技、醫藥爲代表的成長股估值相當便宜,符合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的選股標準。

此外,流動性對港股衝擊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即使面臨着美聯儲加息縮表的推進,港股極低估值條件下對於全球流動性收斂將相對免疫。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