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新能源車行業持續高景氣,上調今年銷量預測至600萬輛
uSMART盈立智投 07-12 10:31

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2022年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59.6萬輛,環比+33.4%,同比+129.2%,滲透率23.8%(環比-0.2pcts),單月銷售提升明顯:一方面是由於季末衝量疊加疫情後供需集中釋放,另一方面,油價高位等因素料將持續帶動電動汽車訂單保持高位;海外方面,美國市場持續高成長,歐洲市場電動化率微升,整體市場持續恢復。

長期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步入高速成長階段,當前時點繼續建議把握全球電動化供應鏈優質標的機會,尤其是特斯拉、寧德時代、LG化學的供應鏈。考慮供需持續釋放,行業持續高景氣,我們上調2022年銷量預測至600萬輛(原預測爲550萬輛)。

2022年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22年6月汽車產銷數據。我們對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點評如下。

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59.6萬輛,環比+33.4%,同比+129.2%,新能源車滲透率23.8%,得以供需的同時改善,銷量持續攀升。

根據中汽協數據,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59.0/59.6萬輛,環比+26.6%/+33.4%,同比 +133.4%/ +129.2%,主要受益於各地復工復產市場加速復甦。滲透率方面,6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3.8%,同比+11.1pcts,環比-0.2pcts。2022年1-6月累計生產/銷售266.1/260萬輛,同比+118.2%/+115.0%。1-6月累計滲透率爲21.56%。分車型看,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6.9萬輛(環比+33.26%,同比+136.10%),其中EV/PHEV分別銷售47.6萬輛(環比+45.57%,同比+140.40%)和12.0萬輛(環比+20.0%,同比+172.73%)。6月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106.67%,2022年1-6月累計出口20.5萬輛,同比+132.95%。

乘用車:特斯拉、比亞迪持續強勢,二線新勢力表現強勁。

6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銷售56.3/56.9萬輛(環比+27.09%/+33.26%,同比+140.60%/ +136.10%),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26.8%,1-6月累計滲透率爲24%。市場方面,各地出臺鼓勵消費政策力度大,部分補貼和消費券政策屬先到先得或6月底截止,進一步拉動6月車市火爆。

根據乘聯會數據,6月特斯拉批發銷量78,906輛,同比+138.0%。比亞迪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13.4萬輛,同環比+223.67%/16.62%,插混乘用車銷量爲6.42萬輛,同環比+219.40%/+11.67%。此外,哪吒、零跑等新勢力企業表現強勁:零跑6月交付11,259輛(同比+186%,環比+12%);哪吒6月交付13,157輛(同比+156%,環比+20%)。

商用車:產/銷量環比+17.39%/+40.0%,產銷持續恢復。

6月新能源商用車生產/銷售2.7萬/2.8萬輛(環比+17.39%/ +40.0%,同比+83.5%/ +88.4%),主要系國內新能源客車市場受到疫情好轉影響,逐漸恢復。

優質車型持續引領,行業高增速可期。

2022年新能源汽車已經從補貼驅動跨越至市場驅動,行業從0-1的導入階段步入了1-N的成長階段。下半年隨着優質車型持續投放疊加補貼退坡引起的搶裝效應,預計未來行業智能電動大趨勢將持續加速演進,推動電動化、智能化景氣向上。

歐洲方面,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所回暖,電動化率稍有提升。6月歐洲8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瑞典/挪威)電動車銷量18.0萬輛,同比-9.80%,環比+20.77%,中長期來看,歐洲市場在逐步趨嚴的碳排放新規和2035年禁售燃油車決議影響下,預計後續仍將呈現高速增長。

美國方面,政策環境回暖,電動化進程有望提速,我們預計到2025/2030年銷量有望達300/800萬輛,滲透率接近20%/50%,對應2021-25年複合增速達50%。

風險因素: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達預期;海外疫情持續時間不確定;各國新能源汽車政策落實不達預期;國內疫情可能存在反覆。

投資策略:

主流車企優質車型不斷推出提升行業景氣,行業向上趨勢明確。美國政策環境回暖,有望重回高成長,特斯拉繼續引領全球電動化趨勢。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步入高速成長階段,當前時點繼續建議把握全球電動化供應鏈優質標的機會,尤其是特斯拉、寧德時代、LG化學供應鏈。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