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美股走勢耐人尋味?市場在平平無奇的會議紀要,嗅到了“鴿派”味道

美聯儲發佈會議紀要後,美股漲了,三大股指朝着“結束周線連跌”的方向努力地邁進了一小步。無論是什麼原因,投資者總歸能稍微鬆口氣。

但老話常說,市場永遠是對的。莫非,市場是嗅到了什麼好消息?

其實,這份會議紀要距離美聯儲加息已過去三週時間,在市場上算是非常陳舊了。但就如我們昨日所說的,

對會議紀要而言,市場重點關注美聯儲對目前美國經濟形勢的觀點看法,以預判下一次美聯儲利率決議的政策方向。

結合市場的表現來看,這份紀要除了符合市場預期,或許也讓市場窺探到了一些不爲人知的細節,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所以到底“扒”出了啥?

首先,會議紀要呈現的內容基本在預期之內

北京時間週四凌晨2點,美聯儲FOMC公佈5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大多數美聯儲官員支持在接下來的幾次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他們認爲大幅加息將爲今年晚些時候提供政策靈活性,所有官員都支持要開始縮表計劃。

初略地回顧昨夜這份紀要的核心內容,它的基調依然是明顯偏向鷹派的,但也被認爲是符合市場預期的。同時,這場三週前舉行的議息會議所呈現出的官員討論內容,對於當前的金融市場而言也並沒有多大的“新意”。

正如同美國銀行全球經濟研究負責人Ethan Harris在事後點評時所說的,“委員會中不存在意見分歧,紀要內容也並無非常出人意料之處。”

整體而言,這份紀要“平平無奇”,也並沒有回答華爾街近期熱議的問題:到底何時結束加息?

但市場有自己的想法,並從中扒出了兩處“鴿派”細節加以佐證。

第一:美聯儲暗示了年底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紀要指出,“許多與會者預測,加快撤出支持性貨幣政策將使委員會在今年晚些時候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更好評估政策緊縮的影響,以及經濟的發展形勢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政策調整。”。

此言被認爲美聯儲在暗示年底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對此,有媒體人士指出,美聯儲當前的激進加息,很可能是想要用「時間換空間」——通過在短期內將加息前置,以便爲此後的貨幣政策調整提供更大的餘地。

就像花旗全球市場的董事總經理Eric Merlis所發出的評論,他從紀要中看到,聯儲承認,他們不會輕率地一條道走下去,他們承認情況可能變化。

第二:美聯儲或暗示了加息的結束時間

紀要顯示,聯儲工作人員罕見地更新了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預期,對未來三年的PCE物價預期作了修正,而這被評論視爲聯儲釋放了有關何時可能結束加息的重磅信號。

美聯儲研究人員上調了通脹預期。他們估計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在2022年將上升4.3%,但將2023年和2024年的預期分別下調至2.5%和2.1%。許多與會者預計,工資壓力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高位。這表明,美聯儲官員爲下個月更新的季度經濟展望提交的通脹預測將被調高

image

評論認爲,上述預期調整意義重大,因爲通脹預期的變化直接關係到美聯儲未來是否真的有必要持續加息。

彭博策略師Vincent Cignarella認爲,雖然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認同未來幾次會議要繼續加息50個基點,因爲繼續激進行動可以讓美聯儲擁有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轉向的靈活性,但緊縮可能根本持續不了很長時間。

Cignarell估計,如果上述PCE預期準確,則暗示美聯儲再來三次50個基點的加息,就會結束當前的收緊週期,爲今年下半年風險資產大反撲鋪平道路。

金融博客零對衝表示,在9月美聯儲會議上,我們可能看到轉折,從現在到9月期間的3次CPI可能證明通脹實質性放緩。這或許可以解釋爲什麼本週早些時候博斯蒂克還暗示美聯儲可能會在9月暫停加息。

而且在會議紀要公佈前,利率市場對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開始降溫,並且對聯儲在加息後降息的預期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國的中期選舉將在11月8日舉行,從現在到選舉前還有四次FOMC決議,考慮到6月和7月的加息預期基本已經定調,11月初的決議離選舉太近,因此9月的會議兼具政治和經濟意義上的重要性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