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資識 ,作者:志剛 關鶴九
精彩觀點
1,市場越是在底部區域,我們的選股就越不能變得保守,反而應該更加積極才對。
2,一季度市場的風格發生了比較大的分化,成長股的調整幅度比較大,整個價值風格在迴歸。
3,在去年成長風格非常佔優的情況之下,我們堅持堅守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使得今年一季度市場大幅調整的時候,受到的影響很小,反而略微有些盈利。
4,我們一直在講地產是中國的一個支柱性行業,地位非常重要。
5,價值風格還在繼續迴歸,背後的原因是很多價值行業的邊際改善,包括我剛才所提到的地產、銀行、煤炭等等。
6,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區域,風險控制做的比較好的區域,城商行是一個蠻好的選擇。
7,我們希望一季度做了這些投資策略的變化和倉位調整以後,在未來三個季度裏,能夠獲得一個絕對收益和一個滿意的回報。
以上是少數派周良在4月8日季度策略會上分享的最新觀點。
少數派成立於2013年7月23日,其創始人周良曾被稱做“券商資管超人”,經歷過中國證券市場所有的週期循環,也見證了基金行業的興盛發展。少數派在去年成長風格佔優的情況下一直堅持的低估值的價值策略,所以從去年下半年市場調整以來,受其影響較小。
此次策略會上,周良表示心態比較從容:
“雖然一季度風風雨雨,各種事情使得大家比較擔心,整體市場也有點恐慌,但這是大家感受中的風險。其實當前市場的風險其實是減小了,而不是擴大了,所以大家也要充滿信心。
既要堅定的持有,同時也要堅定的滿倉,希望接下去的時間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
除此之外,周良還通過行為金融學分享了對市場長短期表現的認識,以及少數派的倉位和行業配置。
當然,和往期一樣,會議的最後,周良一如既往的回答了投資者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市場非常動盪的,但是我們的態度是很鮮明的,市場越動盪,我們越要堅定滿倉。
一季度的市場經歷了風風雨雨,包括俄烏戰爭以及由此導致的油價飆升;全球的通脹對整個中國股市產生的影響;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制裁。
同時,一些中概股也受到了美國證監會的退市警吿。但是我覺得最近這個問題已經開始逐步被解決了。
中國經濟也出現了增速下滑,大家都比較擔心經濟的走勢,種種的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今年一季度股票市場走得非常弱。
一季度市場的風格發生了比較大的分化,成長股的調整幅度比較大,整個價值風格在迴歸。
我們一季度也沒怎麼賺錢,但是相比滬深300跑贏了15個百分點。
我們沒有做任何倉位調整,依然堅持滿倉,沒有因為市場比較動盪而降低倉位。
因為我們覺得市場的估值水平以及政策的支持,使得市場處在一個相對的底部區域。
這個時候市場越是動盪,大家越是擔憂,也會促使市場的底部形成。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依然堅持滿倉,同時也堅持低估值的價值策略。
這種低估值價值策略是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堅持的,尤其去年6、7月份逆風比較厲害、成長股風格最強勢的時候,我們沒有放棄自己的風格去追那些強勢的板塊。
從去年下半年,包括今年一季度調整來看,很多當時的熱門品種平均調整幅度都有30%,攔腰一刀的也有很多。
但是我們在去年成長風格非常佔優的情況之下,堅守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使得今年一季度市場大幅調整的時候,受到的影響很小,反而略微有些盈利。
對於我們的投資者來講,也是經受了去年這樣一個考驗,大部分投資者對我們非常信任,非常感謝大家的信任。
另外,我們在一季度也做了一些調倉,利用成長股調整的機會,增加了第二個方向,偏成長股的一些投資。
一方面,成長股經歷了這一輪從去年2月份高點出現到現在,一年多的調整,有些成長股的性價比現在已經不錯了,估值也變得便宜了。
另外一方面,我們覺得經歷了一年的調整,市場越是在底部區域,我們的選股就越不能變得保守,反而應該更加積極才對。
同時,我們的投資策略也應該變的更加靈活,根據市場風格的變化,做一些實際的選擇。
我們也在不斷學習,從過去兩年的經驗教訓中做總結。
所以我們在一季度2月底以後,適當增加了一些偏成長股的方向,目前佔據大約20%的比例,依然是個很小的比例,我們的大頭還在低估值的價值風格上。
這是少數派今年一季度的表現,這種短時間的表現其實有很大的偶然性,無論是市場行情的漲跌,還是我們產品的強弱,都有很大的偶然性。
為什麼説市場越是動盪,我們越要堅定滿倉?
這跟我們經常講的行為金融學是有關係的,市場為什麼會動盪?它是由當前發生的事件影響的,而且一個事情往往在發生以後,市場會做出反應。
所以市場每天的漲跌都反映着那些當前發生的事情,未來的漲跌是由未來發生事情所影響的。
你身邊發生的種種事情,各種動盪不安的新聞,這些利空的疊加,都會影響走勢,其實也在影響我們的投資心理,我們對風險的感受,會受到身邊發生事情的影響。
包括最近一季度的公募基金的申購,整個基金的申購進入了一個冰凍期,這是幾年來申購量最少的時候。
去年一季度其實是歷史以來基金申購量最大的1個季度,1年過去以後,市場現在跌下來了,基金申購也進入一個冰凍期。
這些風險,種種的事件對大家投資性的影響,使大家覺得市場風險很大,不敢去投資,哪怕投資了,會擔心你的基金經理敢不敢把倉位放的很高。
我們能夠看到有些資深管理人把產品倉位給降下來的案例。
但是大家感受中的風險不是實際的風險。
從行為金融學來講叫做近因效應,就是這些近期發生的事情,對於我們的影響特別大,所以我們會特別關注它,我們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會給予更多的權重,甚至於會線性外推。
1月份整體市場走得這麼弱,它已經反映了大家對於未來風險的預期,而且市場越是在下跌的時候,越是在動盪的時候,大家都會變得比較悲觀,會覺得市場的風險很大。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比如去年一二月份的時候,市場很樂觀,大家都覺得是風險很小的時候,但是回過頭去看,那是一個市場的高位期,是市場的實際風險很大的時候。
而每次大家都覺得風險很大,不敢投資的時候,其實市場處在一個低位區,它的實際風險反而是變小了,所以這種感受中的風險並不是實際的風險。
去年2月份滬深300指數處在一個高點,當時是5900點,現在是4200點,跌了大概30%,股價平均便宜了30%。
很多熱門的股票跌的不止30%,去年一季度特別熱門的一些牛股,現在攔腰一刀的比比皆是;像香港一些互聯網股票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了。
這麼看,滬深300是5900點的時候風險大,還是現在跌了30%以後風險大?
因此大家感受風險大的時候,實際風險反而已經變小了。
市場是不是形成底部了?這裏需要看到政策底、估值底、市場真正的底部有沒有形成,我覺得有幾個已經比較明確了。
首先,政策底已經非常明確了。
3月15號市場大跌以後,金融委召開會議,對於政策預期、貨幣政策、房地產風險、中概股等熱點問題做了一個迴應,這是比較少見的。
隨後市場也出現一波反彈,然後3月29號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堅定信心,咬定全年發展目標不放鬆,穩定經濟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的措施。
所以政策面已經非常明確了。
然後再看估值底,現在的估值水平已經接近了2018年的最低點。
我們看大盤成長,大盤價值、小盤成長、小盤價值這4種風格的估值水平,因為大盤價值這兩年的走勢比較弱,現在的估值已經擊穿了2018年的最低點。
小盤價值股指數、小盤成長股指數也跟2018年的最低點差不多。
只有大盤成長股指數目前還處於一個相對的高位,但是跟去年2月份的高點相比,調整幅度其實也是已經比較大了。
而2018年年底是上一輪行情起來的時候。2018年年底過了一個元旦以後,2019年市場就在上漲,經歷了2019年、2020年乃至2021年上半年一波完整的上漲行情,然後又開始出現調整。
現在估值水平跟上一輪最低點已經很接近了。
政策底、估值底已經比較明確了,有人説政策底先來,估值底也要先來,但是市場還要震盪還要整理,最終才出現一個真正的市場底部。
市場底部是不是已經到來?市場最低點在哪一天出現?誰都不知道,有可能它已經發生過了,在3月16號出現過一波殺跌。
但是目前市場整體處於一個底部區域,尤其對這種大盤成長風格以外的股票來講,它就是處於一個相對的底位區域,這個是能夠明確的。
所以我們不要被市場表面的動盪,以及各種事件的最新影響而影響,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通過理性的分析來克服這種心理的影響,越是要做到堅定的滿倉。
要在市場很恐慌的氛圍當中,克服自己對風險的直觀感受,去申購基金,去滿倉股票,其實是不容易的,這要求對市場行為要有清晰的認識。
我們當前的策略是以價值為主,成長為輔。
我們第一個方向偏價值的板塊繼續堅定持有,同時在持股上有所調整,目前佔比大約是80%。
我覺得正是因為我們對低估值的價值策略比較堅持,在市場上漲的時候,賺錢雖然沒別人多,但是在市場下跌的時候,降低了回撤。
這種低估值的價值策略所帶來的好處是,在市場很恐慌時,你能夠從容的去應對。
因為今年一季度市場調整的比較多,尤其風格有偏差的時候,很多大盤成長類的股票調整幅度特別大。
正是由於我們前期對這種偏價值風格策略的堅持,使得我們在市場大跌的時候,能夠比較從容,我們沒有一個產品因為出現了預警線去減倉的。
別人都比較恐慌的時候,我們反而能夠大膽的滿倉。
我們也利用近期成長股的調整機會,增加了第二個方向偏成長板塊的配置,目前佔比大約是20%。
關於投資策略,我們也在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我們的經驗教訓。
投資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不是説一個方法就可以包打天下,永遠跑贏市場。
因為市場在不斷的進化,每年投資者都變得越來越聰明,市場也變得越來越聰明,所以一定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才能跑在這個市場前面。
我們的策略變得更加靈活,不能只做某一個方向而要兼顧(其他方向)。
我們現在的策略叫做價值為主,成長為輔,這使得我們的策略能夠更加靈活,未來我們也會根據市場情況來動態調整這兩個方向的比例。
下面重點講一講我們的調倉,以及目前持有的一些行業。
我們選股依然叫做統一理念、兩個方向。
統一理念指的是超額收益來自於多數人的誤區,多數人存在的誤區可分成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偏低估值的價值股,它往往是多數人不太看好的股票,但我們研究下來發現實際情況沒什麼不好,市場的反應是過度的。
我們從這裏面去選,目前佔了8成的倉位,其行業的權重依次就是銀行、地產、煤炭、互聯網(港股)、保險、白酒、工程建設。
銀行股一季度沒有下跌;地產股走得更強了,甚至個別地產股都創了歷史新高。
去年我們講地產的時候,大家都是非常悲觀的,覺得要受政策反覆打壓,但是我們一直在講地產是中國的一個支柱性行業,地位非常重要。
最近連一些省會城市都出現了取消限購,已經多少年沒有看到這種情況了。
決定地產行業漲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地產政策,而地產政策邊際還在好轉。
對銀行來講,銀行的漲跌取決於不良資產的處置週期。從年報,包括對一季度的預期來看,銀行的資產質量還在一個不斷的好轉的過程中。
因為資產質量好轉了,撥備計提在減少,使得銀行的利潤能夠體現出來,銀行的利潤從去年開始已經很好看了,增速已經比較高了。
在去年高基數的情況之下,今年它還在增長,我們預期今年的大行會超過10%,股份行和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不超過20%的淨利潤增速。
所以它的邊際還是在改善的,因而大家對於銀行的擔憂在減少,整體的情緒在提升,所以它依然可以拿的。
我們再看一些新面孔煤炭,這是我們2月下旬開始增持的一個板塊。
煤炭這個東西是一個好像受政策壓制的行業,現在我們要節能減排,要碳達峯,要碳中和,煤炭就是一個被限制的行業,的確是這樣。
在十三五規劃當中,煤炭行業的總產能都沒什麼增長,現在中國大約一年要產40億噸煤炭,在規劃當中煤炭行業的產能都不增加了,為什麼還要去買它?
對於煤炭行業來講,很關鍵的一點是它的供求。
煤炭在中國基礎能源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特別是今年整體的煤炭供求關係還是很緊張的,其實去年下半年已經緊張過一次了,後來通過挖掘一些產能的潛力有所緩解,但是今年還是很緊張,為什麼會造成緊張局面?
整個煤炭行業的產能這幾年增加的很少,包括未來幾年它可以增加的也不會太多,因為需要節能減排,因為有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要求,所以對於煤炭的擴張限制非常嚴格。
煤炭企業哪怕有錢都不能投產,哪怕需求很旺盛,也不能投產,管理部門不批准去投新增產能,使得產能沒有供應。
而現在需求又很旺盛,包括現在還要穩增長,搞基建,對於能源、對於煤化工這些煤炭的需求其實是比較旺盛的,這也造成了煤炭的供求關係一直處於一個很緊張的局面。
而且我們能夠看到,投一個新增產能投下去到能夠形成產能要兩年時間,所以今年全年甚至於明年,這種煤炭的供求局面依然是很緊張的。
以往煤炭是一個週期行業,煤價一漲以後大家都去投產能了,這些空餘產能都開發利用出來了,把煤價又壓抑下去了。
現在,因為幾年沒有擴增產能,這些閒置的產能都已經沒有了,使得今年甚至到明年,這種供求緊張的局面都得不到緩解,所以煤價會在高位持續蠻長的時間。
整個煤炭行業的盈利情況去年已經非常好了,今年比去年還要好,而且煤炭行業還是高分紅,因為他賺了錢,但是不能去投新的產能,那他賺了錢幹嘛?不能去擴張產能了,只能來分紅了。
像中國神華出了年報,把去年所有盈利100%全部分紅,其他一些企業像兗礦能源60%拿出來全部分紅,它是一個高分紅行業,其他一些低估值的行業,未必能夠做到60%甚至100%全部拿出來分紅的。
所以煤炭行業雖然被限制產能,未來產能擴張空間很小,但是,現在的估值水平不高,分紅很高,而且整個煤炭的供求關係在緊張的局面下會維持很長時間,我們覺得是可以投的。
還有互聯網,很多人問怎麼互聯網也變成了偏價值的了,互聯網如果是一兩年以前可能都是比較高大上的高估值的行業,但是現在價格變得很便宜了,騰訊現在的市盈率是13倍。
我們對比一下長江電力,這是一個很穩健的高分紅的公司,市盈率是18倍,現在騰訊的市盈率比長江電力的更低,公司價格足夠便宜。
它為什麼會跌下來?互聯網行業跌下來跟幾個關係有關。
一個跟互聯網的監管政策有關係,那些平台型企業現在是嚴監管,造成了這些企業的估值下跌。
3月份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影響是受中概股退市的影響,同時,它也受一些本身收入利潤增速降低的影響。
但是,從未來的發展來講,這些平台型的企業,大家日常每時每刻都用的到,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基礎設施。
它的估值跌下來以後,市場形成了一定的恐慌,出現這些大幅調整的時候,也是性價比很高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3月下旬利用市場調整的機會,增持了一些香港的互聯網股票。
我們在一季度也稍微增加了一些工程建設。
工程建設我們以前也有一些,我們在2月底3月初增加了一些工程建設,這是今年穩增長主題下最受益的板塊。
今年兩會開完,政府的工作報吿很明確,要達到5.5%的GDP增速,我覺得是極不容易的,為什麼?
地產的新開工程在下降,消費在下降,出口也在下降,靠什麼來拉動經濟?投資就是非常關鍵的。
而投資裏面就是要靠基建,所以現在這些工程建設行業的企業拿到訂單非常多,所以它是穩增長收益,行業估值不高,所以我們適度的增加一些。
所以,我們在第一個方向裏面主要增加了煤炭、港股的互聯網公司,包括一些工程建設。
這些股票比較偏價值,它的股票特徵往往是市場預期是比較低的,規模是偏大盤的,業績是偏價值的,它的持股時間會比較長的,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方向,佔了我們的8成倉位,佔了我們的大頭。
減持的是在家電、汽車、保險、白酒上,那麼我們覺得這些行業雖然現在的估值是不高的,但它的邊際沒有發生一些改善,所以我們暫時做了一些減少。
對於第二個方向偏成長的目標,我們已經研究了有幾年,一直在跟蹤,在今年的一季度增加了一些。
偏成長的是多數人看好的股票,但實際情況我們覺得它會更好。
我們的理念都是一樣的,超高收益來自於多數人的誤區,這些股票是大家都比較看好的股票。研究下來發現它還沒有被充分的反映,市場的反應是不夠的。
從這個理念去做選股,目前佔了我們兩成的倉位,但這兩成倉位的持股是非常分散的,分散在了20多隻股票當中,單個的持股只佔到總資產的1%左右。
同時,這些行業也是非常分散的,分散在了有色、化工、電子、計算機、醫療器械、機械設備等等行業中。
大家可能會有個疑問,你們團隊做成長股有沒有優勢?你們的研究能比被別人更深入嗎?
其實,我們對於成長股的研究,也不能斷言一定做得比別人更深,但是有我們自己的特色,我們看成長的角度跟別人是有些不一樣的。
首先,我們的理念是統一的,我們要找的還是那些市場沒有充分反映的股票,我們要做這些基本面的研究。
但是,我們還要關注市場對一些基本面的反應,是不是也已經充分反應了?市場反應是不是已經到位了?這是我們的一些特色的研究。
我們有8個研究員,覆蓋了各種各樣的行業,過去幾年大家也在個股的研究上做了很多的積累,從各自的所分工的行業裏面,找出多數人看好的這些景氣的股票。
我們自己研究下來發現,它的實際情況還可能更好,我們就從這裏面去選股票。
投資比較分散,因為這些股票是偏成長的,估值往往都是比較高的,波動非常巨大。
從某個股票來講,你未必能確定它一定就是那個市場反應不足,但實際情況更好的股票,因為這裏面牽涉到很多的主觀研究,主觀的判斷。
整體來講,我們認為價值風格還在繼續迴歸,背後的原因是很多價值行業的邊際改善,包括我剛才所提到的地產、銀行、煤炭等等。
而且這些價值行業的基本面的邊際改善,帶來了價值風格再回歸。
那麼,我們在去年是堅守了全部價值股的倉位,在去年7月底,市場價值風格最低的時候,我們也堅守了全部價值股的倉位,度過了價值風格的至暗時刻,我們的投資者也陪着我們一起,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我們一季度利用這種成長的機會,少量的增加了第二個方向偏成長股的投資。
這是我們對於過去幾年經驗和教訓的總結,也是我們過去幾年對研究工作的一個檢查,我們也在研究上準備了幾年,這也是一個檢驗。
感謝投資者對於我們的信任,讓我們在市場最低潮的時候也是鬥志昂揚的,去年最低潮的時候,我們也在努力在工作,沒有躺平,既堅守了自己的理念,也不斷學習在提升,在總結經驗教訓,我們希望在今年接下去的三個季度裏面,能夠迎來一個滿意的回報。
某些基金管理人減倉可能是被迫的
問 這段時間,有一部分私募基金大幅減倉,想法跟少數派正好相反,應該怎麼理解?
周良 的確,我們看到有媒體報道,有個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把倉位放得很低。
據我瞭解,大部分管理人的倉位還是沒有大幅降低。
從我的理解來講,我今天的標題就叫做市場越是動盪,越要堅定的滿倉,剛才已經講了這個理由了。
這種時候不是一個要去空倉,或者很低倉位的時刻,其實市場的性價比是提高了,它的風險是不大的。
但也有可能某些基金管理人是被迫的,什麼叫被迫?
因為過去一年市場的調整幅度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是在大盤成長股風格上的,這一年下來調整可能會有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於百分之四五十,這個幅度是很大的,特別是在市場的高位期募集的產品,一年下來可能現在在預警平倉線上,有些產品面臨着必須要去減倉,或者是平倉,在這種時刻它是被迫的,必須要把倉位給降下來。
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是在這種時刻還要去主動的,他們不是被迫的,他是主動的認為行情還要下跌,要去減倉,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銀行的邊際在繼續改善,保險還沒有出現一個明確改善的跡象
問 保留了銀行,減倉了保險,邏輯是什麼?
周良 我們是根據它的邊際變化做的選擇。
銀行我們覺得它的邊際還在繼續改善,去年在高基數的基礎上,銀行的淨利潤的增速在恢復,很多人説這是因為2020年的基數比較低,所以2021年的淨利潤恢復增長。
但是到了2022年,2021年的基數已經變高了,但是現在銀行股的利潤還在恢復。
因為它的資產水平、資產質量還在繼續改善,它不需要再計提更多的不良撥備,不需要再處置更多的不良資產,使得它的利潤在不斷的釋放。
保險其實估值也很便宜,我還是喜歡保險的,但是我們還要做一些調倉,有一些更好的品種選擇,所以我們把保險減了一部分,但還是保留了一些。
為什麼減了保險?
因為我覺得它還沒有出現一個明確改善的跡象,困擾保險行業的保險清單銷售,這些新業務的增量還沒有邊際改善,這是比較困擾保險行業的。
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我們是對銀行做了保留,保險做了一些減持。
問 少數派對城商行有什麼看法?
周良 城商行的質地差異是比較大的,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區域,風險控制做的比較好的區域,城商行是一個蠻好的選擇。
比如長三角區域,四川成都區域,這些經濟發達的區域,它的一些地方性情況,我覺得是一些比較好的選擇,我們也有少量的持倉。
問 少數派對於煤炭、地產等板塊是否以頭部公司持有為主?
周良 的確是這樣的,我們還是以頭部公司持有為主,特別是地產板塊,我們選擇的還這些頭部公司。
成長股投資的持股時間是以季度來計的
問 成長股持股的時間偏短,是不是代表後續換手率會變高?
周良 對於第二個方向偏成長的投資,我們是順勢投資,是偏右側的順勢投資,所以整體的持股時間會比較短。
可能我們以前投的第一個方向,偏價值的股票持股都是以年來計的,一拿就是一年兩年三年。
這些成長股投資,我們的持股時間可能是以季度來計的,拿的是一個季度兩個季度或者三個季度,所以它的換手率會變高的。
我們依然看好白酒龍頭
問 白酒龍頭還一如既往看好嗎?
周良 白酒股票我們一季度做了一些減倉,目前還繼續持有,但做了一些減倉。
同樣我們也考慮到白酒龍頭的邊際變化,對於這些白酒龍頭的整體估值來講,我覺得可以接受,也不算太高,但是根據它每年的利潤增長,它會有一些增長,我們覺得它是能夠賺到一些錢的。
但是,我們也覺得,相比其他有一些在邊際發生比較明確的向上改變的行業來講,性價比可能沒那麼高,所以我們在調整的過程當中,做了一些減持。
對於這些白酒龍頭我們還是依然是看好的。
銀行和地產是目前的投資主題,但不會是永遠的主題
問 銀行和地產是少數派永遠的投資主題?
周良 其實也不是,我們只是從2016年以來,銀行、地產拿的比較多,其實我們也是根據市場不同的情況,不同階段做一些變化。
我們始終的目的都是找那些收益風險比好的投資方向。
當銀行、地產的收益風險比降低了以後,我們也會換股的,它是我們目前的主題,不會是我們永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