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已進入無主線狀態,無論是房地產鏈、特效藥前期短炒熱點,還是成長賽道全部被團滅。零星炒作還是來自於有信息預期差的炒作,從早上的物流方向,到今天午後突然起爆的種子業都是如此。
午後,一則消息消息引爆種業股,農業板塊遍地開花,轉基因板塊一度漲至9%,玉米板塊一度漲至8%。
個股中,敦煌種業快速拉昇封板,神農科技一度20CM秒板,農發種業、萬向德農、登海種業、荃銀高科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新華社報道,10日下午,最高領導人在海南省三亞市先後考察了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瞭解海南支持種業創新、發展海洋科技等情況。並強調,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小小的種子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種源安全已經上升至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可見其重要性。
這次板塊除了短期消息刺激外,農業種植板塊這陣子都明顯強於指數,走出自身獨立行情。除了春耕的熱度之外,還離不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政策利好、俄烏衝突加劇全球糧食危機等消息的刺激。
種業是整個農業產業鏈的源頭,在糧食產業中的作用非常關鍵,種子的品質直接影響到糧食收成,堪稱農業的“芯片”。
目前,國際種業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由拜耳、科迪華等歐美巨頭佔據。我國每年要花數十億用於農作物種子進口,要避免農作物種子被“卡脖子”,就得提高自有化水平。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種子行業規模已達上千億。但我國種業公司規模較小,格局分散,在技術研發、營收和淨利等方面均與國際巨頭存在較大差距,未來在實現國產替代、行業集中度提升等方面還有一定空間。
另外,因為俄烏衝突導致黑客蘭春耕遭到大規模破壞,給世界小麥市場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也勢必加強國內小麥價格的波動。
由於化肥成本激增,而玉米對於化肥用量較高,並且國內政策導向,國內外玉米種植户或大面積轉種大豆,預計下一季玉米產量數據不是很好看,玉米價格上漲有一定的確定性。
國泰君安認為,疫情和地緣衝突背景下,國家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在供需矛盾顯現及低庫存週期下,重點關注玉米、小麥及大豆品種。
地緣事件背景下國際農產品價格走高,對我國或有一定情緒影響;覆盤歷史,國際農產品週期較長,目前處於低庫存位置,地緣事件導致國際農產品價格走高。疫情、地緣事件或對我國農產品或在情緒上產生一定影響;1)看歷史:糧食產量主要受政策、生產力、生產條件和技術發展的影響;2)看現在:一方面疫情因素或將對東北春播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有限;另一方面地緣事件或存在一定影響,烏克蘭和俄羅斯是我國玉米和小麥的主要進口來源國,俄烏衝突可能導致玉米出口受阻,影響玉米進口價格,但我國玉米、小麥進口依賴度低,2021年進口玉米僅佔國內總供應量10%左右,進口小麥佔總供應量7%左右,因此對國內穀物市場影響暫時有限。
太平洋證券認為,主糧種子轉基因產品商業化步伐加快,玉米和大豆轉基因種子商業化有助於打開種業市場發展空間,優化行業競爭格局。先期佈局轉基因種子研發的頭部企業,有望憑藉先發優勢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維持行業長期“看好”評級,尤其看好玉米種業的投資機會。
但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種業存在集中度不高,企業規模較小,農作物種子類別也較為分散,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原始創新品種不足等問題。頭部上市種子企業市值均不高,營收和淨利等方面與國際種子巨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要注意的是,雖然在春耕熱度、政策利好、俄烏衝突加劇全球糧食危機等影響下,農業種植板塊大漲,農業種植板塊迎來大爆發,但在股價大漲之後,部分種業等公司估值都已經到了較高的水平,在缺乏業績支撐和增量市場的情況下,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往往,種業方向潛伏盤比較重,常常資金借利好進行兑現,追高是不明智的,沿着趨勢低吸是一個不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