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稀土價格持續攀高!未來三年供不應求!

不可調和的供需矛盾

俄烏局勢緩和,外圍大漲。今日早盤,國內市場高開高走,稀土板塊強勢拉昇,截止發稿,板塊整體漲超3%,領漲全市,其中英洛華、華陽新材漲停,正海磁材一度漲超10%,五礦稀土摸漲停,北方稀土漲幅超4%。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至今,在市場震盪下行的情況下,稀土永磁板塊率市場先反彈,部分領漲個股5日漲幅居前。

港股市場上,稀土永磁也遭市場追捧,板塊延續反彈,五礦資源漲超6%。

消息面上,截止到2月15日,稀土價格指數426.8,春節之後指數快速上漲,創出稀土價格指數的近期新高,較年初的342.05點上漲超24.8%,較2021年6月末的200.91點階段性低位上漲112.4%。

一方面,稀土已上升至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另一方面,在下游企業旺盛需求支撐下,大型磁材企業訂單增加明顯。在供給卻在國家限額的制約下,增量有限,於是產生了不可調和的供需矛盾。

從供給來看,國內外供給產能見頂,未來會呈現供給緊張的態勢。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興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國內方面,稀土作為戰略性資源,供給嚴格受國家指標控制。

目前,國內輕稀土採取有序放開,中重稀土繼續嚴控。2021年度生產指令性計劃中,輕稀土礦增加28000噸REO,中重稀土離子礦較2020年持平,繼續嚴控。

而海外未來3年難有新增供給,像緬甸礦減產、澳大利亞礦無擴展計劃、美國礦產能已經爬坡至滿產階段,短期沒有新增產能出現。

此外,全行業庫存非常低。據統計,截至2月11日,氧化鐠釹庫存3266噸,相當於兩週的庫存,主要磁材上市公司的披露的存貨數據同樣處於低位。

從需求來看,新能源汽車帶來稀土需求持續放量。新能源汽車增幅快,風電需求穩定,未來結合國家政策鼓勵,需求將會逐步擴大。 家電、電梯等領域需求增長較慢。 工業電機增速將會很快, 其增速或超新能源汽車對於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增速。

有機構認為,在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未來稀土價格維持高位。從情緒上看,短期價格回調比較難。儘管管理層不希望稀土價格急速上漲,但也不希望把稀土賣出土的價格,因此,分配給生產企業的指標不會大幅增加。稀土需求有望步入中長期景氣週期,未來三年都是供不應求的局面。

東北證券認為,應重視稀土板塊估值體系重構的歷史性機遇。

長期看,產業變革下稀土板塊估值體系或迎重構。當前稀土可類比2015-2016年的鋰和2018年的鈷,新能源上游材料屬性正逐步強化,未來有望復刻歷史上鋰鈷需求高增的邏輯,同時,政策嚴控+行業高集中的特性使得稀土的供給端甚至要比鋰鈷還要更優異,未來穿越週期的能力或更強,稀土板塊的估值體系正迎重構。

中期看,未來三年供不應求,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下游電動車賽道長坡厚雪,同時風電、空調等領域亦多點開花,將充分打開稀土需求空間,而國內外供給彈性均較弱,預計未來三年稀土鐠釹供需緊張態勢延續,行業景氣度有望不斷提升。

太平洋證券認為,未來三年,稀土大概率是新能源上游供需格局最健康的品種。經歷過2020-2021年需求爆發引發的價格上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紛紛進入擴產週期,唯有稀土的供給難以有效提升,從資源角度,海外供給(美國芒廷帕斯、澳洲Lynas、緬甸礦)均已經達到巔峯,目前難以看到明晰的擴產路徑。

此外,該機構認為,國內則是黑稀土消失殆盡,生產配額盡在兩大集團(北方稀土、新組建的中國稀土集團),從節前發放的指標來看,整體增幅較為剋制,同比增速20%。隨着時間的推移,稀土健康的供需格局可謂是鶴立雞羣,不像其他品種則是不斷惡化,時間將是稀土板塊的朋友,這就是稀土板塊的新邏輯,健康的供需格局可持續時間有望遠超市場預期。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