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藥玻做為國內模製瓶龍頭,藥用包裝全產業鏈佈局,公司業績一直保持中速增長,經營穩定,但公司股價從去年7月份開始持續下跌,從高點76元計算,最大回撤超過50%。然而最近幾天,在生物醫藥板塊跌跌不休的大環境下,山東藥玻股價卻逆勢上漲,一週反彈30%。
山東藥玻主要從事藥用玻璃包裝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模製瓶、棕色瓶、安瓿、管制瓶、丁基膠塞、預灌封等千餘種規格。下圖為公司主要產品概覽。
在其2020年營收構成中,模製瓶系列佔到52%,棕色瓶系列佔到28%,丁基膠塞系列佔到8%。
那麼,股價連續大漲的背後,發生了什麼?
10月26日公司發佈2021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8.06億元(+21.35%),歸母淨利潤4.70億元(+13.35%)。
單三季度實現收入9.93億元(+28.01%),歸母淨利潤1.69億元(+14.31%)。
看完數據,來分析一下造成三季度收入增長20%+的原因是什麼?
分拆來看,1-3季度模製瓶恢復性增長(去年新冠導致醫院人少了),整體10%以上,其中一類增量50-60%,日用20-30%,普通接近10%。預灌封比去年多賣3000多萬支。棕色瓶增長幅度小,主要出口受了影響。膠塞增了幾千萬。另外子公司增長較快,三季度包裝製造增加量為1000多萬,兩個子公司增加6000多萬。
那麼,營收中哪些業務是恢復性增長,哪些是持續性增長?
一類模製瓶明年增長幅度會加快,這個是很明顯的趨勢而且會持續。可能年底棕色瓶會有所增長,今年棕色瓶主要受制於海運費。普通模製瓶預計不會增加,一致性評價後會升級替換。,
另一個問題是利潤為什麼沒和收入同步增長?
答案是原料上漲,成本壓力很大。公司目前一年大概要用7萬噸純鹼、10萬噸煤炭、3000萬方天然氣,3季度純鹼、煤炭、天然氣同比去年多了4000-5000萬元,而且由於低價庫存用完,預計4季度成本仍將呈上升態勢,以煤炭為例,煤炭去年均價700元左右,今年均價1600-1700元,現在接近2000元。海運費一個季度同比去年大概增加2500萬左右。總計來看,3季度成本同比上升了影響7000-8000萬(按照目前海運費、關税、原燃料成本,公司當下成本出口到歐美國家優勢已不明顯)。下圖為藥用玻璃產業鏈。
考慮到成本這種變化,公司10月初開始絕大部分產品提價(公司2018年也漲過價,也是因為原材料上漲,當時來自成本的漲持續比較短,持續時間不長,當時主要是對普通模製瓶一些虧本產品進行提價,這次的提價是全面的,為了保證盈利水平不降低),預計10-11月份逐步漲到位(有些客户是一步到位,有些客户是分階段),幅度10%以上,目前來看下游客户接受度問題不大(公司模製瓶是國內絕對龍頭,國內市場佔據80%,還有10%+的市場,即使不漲價,小公司也有漲價壓力,有一些會停產);提價後基本毛利率不會有太大變化(主要是應付成本上漲影響)。
02 未來走麼走?
結合券商交流紀要來看,目前模製瓶市場集中,山東藥玻是行業龍頭,行業內主要企業還有德州晶華藥玻及德力藥玻(德力股份)。
管制瓶領域,目前國內管制瓶生產企業多為外採玻璃管進行後端制瓶,前端拉管技術還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中硼硅玻管對進口有明顯依賴。制瓶市場參與主體眾多,格局較為分散。拉管方面,國內企業包括山東藥玻、正川股份、力諾特玻等掌握低硼硅拉管技術,而中硼硅拉管由於技術難度高、良品率難提升至理想水平、國內製瓶企業對國產中硼硅玻璃管認可度不高等因素,前期國內企業佈局較少且尚未掌握關鍵技術。近年隨着政策對藥包材提升,國內對中硼硅拉管重視度持續提升,山東藥玻、凱盛君恆、四星玻璃、正川股份等相繼展開中硼硅玻璃管佈局。目前凱盛君恆、四星玻璃已具備批量生產的能力。
預灌封在國內屬於新興市場,具備供應能力的企業主要包括山東藥玻、威高、淄博民康。下圖為國內主要藥玻企業生產產品情況簡要梳理。
結合紀要來看山東藥玻具體產能情況,預灌封目前滿產滿銷,預計今年產量5000萬支,今年年底產能到6000-7000萬支,明年產能1-2億隻,後年3億多支,募投項目是新建5.6億支,公司目前已用自有資金支付了預灌封設備定金2.5億元。
預灌封主要用於新冠和其他疫苗;今年封裝30多億支新冠疫苗瓶,明年估計還要增長40-50%,現在用管制瓶的多,預灌封相比管制瓶可以減少污染、用量更精準降低藥廠損耗;國家今年管控預灌封不讓出口,目前供需仍然很緊張。
同時,今年7月份公司投產了1台25噸窯爐,9月份投產一台30噸窯爐,中硼硅模製瓶現在有5台窯,加起來100來噸日融化量,對應產能約5億多支;11月份會再投一台窯爐(60噸),大窯爐一台估計就4億支。明年還要投2台窯爐。考慮到募投項目,計劃產能有30-40億支,用於國內和出口。
目前,山東藥玻中硼硅拉管良率50-60%,拉管爐16噸,每天出7-8噸,按照國內售價,盈虧平衡;肖特的良率80%以上,浙江的廠品質不如德國的,有點差異。公司這台窯爐馬上滿2年,電熔爐折舊壽命大概2-3年,第一條線總結了很多窯爐結構、工藝生產等經驗;第二條線25噸,投資額3000-5000萬(主要鉑金花錢多,佔投資額一半多),預計明年2季度投產,預計良率會有明顯提升,毛利率預計還是會比中硼硅模製瓶低。
中硼硅管少部分出口(一萬多元每噸的銷售,比國外的便宜),大部分都是自用。公司中硼硅管制瓶一年銷量1-2億隻。未來2-3年中硼硅管制瓶估計供不應求,2-3年後估計基本能完成國產替代,競爭會很激烈,到時看誰的產品質量穩定、成本有優勢。
綜合來看,一類模製瓶產能有望進一步擴充,在一致性評價需求旺盛的情況下,預計銷量有望保持穩定提升趨勢;預灌封同樣有望受益於流感疫苗訂單和新冠疫苗需求,公司目前正擴建原有產能;棕色瓶和丁基膠塞業務市場競爭力同樣強勁,反彈有望成為反轉。
此外公司後續與凱盛集團互動值得期待,21年8月30日公司發佈關於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提示性公吿,沂源縣人民政府擬將下屬國有投資公司魯中投資持有的65,446,453股股份(佔總股本11%)無償劃轉給凱盛集團,同時籌劃將剩餘股份表決權委託給凱盛集團。問題在於:凱盛君恆可能會注入到藥玻,或者藥玻剝離自己的中硼拉管,採購君恆的管子?
目前,股東層面在運作該事宜,如果凱盛成為實控人,注入藥玻的話,他們是有成熟的技術,合作一起擴產,一起在國際上把中硼硅管制瓶等產品做好;如果只是採購君恆的玻璃管,公司的玻璃管有3000-5000萬費用,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