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早盤至午後,港股影視板塊集體走強。盤初柠萌影視一度漲近 12%,大麥娛樂、貓眼娛樂分別走高約 6% 與 4.5%;午後漲幅進一步擴大,報道顯示柠萌影視一度漲超 26%,稻草熊娛樂漲逾 13%,大麥娛樂、貓眼娛樂分別約 9.8% 與 5.9%。同日 A 股開盤影視板塊衝高,華策影視、百納千成領漲超 10%,華誼兄弟、歡瑞世紀等跟漲。
(圖源:uSMART HK app)
暑期檔票房成為最直接的基本面支撐。權威媒體口徑顯示,8 月中旬暑期檔(6—8 月)總票房已突破 95 億元;進入本週,8 月 18 日清晨統計口徑下暑期檔累計已至 99.56 億元,逼近「百億線」,觀影人次累計超過 2.6 億。《南京照相館》繼續領跑,《浪浪山小妖怪》《東極島》等多部影片形成接力。
除大盤數據外,個股層面亦有催化落地。柠萌出品劇集《與君共月明》(英文稿件譯名 “Moonlit Reunion”)定檔在騰訊視頻獨播,內容供給節奏改善的信號,疊加暑期檔熱度,對情緒面形成放大效應。貓眼方面,財報材料顯示其票務與線下大型演出代理拓展(含頭部藝人巡演、電競賽事等),有望受益「電影 + 演出」雙線復甦。
週末市場出現關於「審批效率或提升、題材限制邊際放寬」的傳聞,疊加年內中央層面鼓勵文化高品質發展的政策導向,成為資金交易的觸發器。多家券商將影視板塊的彈性,類比此前遊戲行業版號邊際改善後的修復路徑,強調「政策 + 內容」的雙輪邏輯。
情緒擴散也體現在港股與 A 股的聯動上:內地板塊的漲停潮抬升風險偏好,港股側受益於票房兌現與內容公司訂單能見度提升,成交同步放大,形成跨市場的「共振日」。
短期看,院線與票務平台對票房彈性最為敏感,電影內容公司次之;隨著片單與劇集交付進入結算週期,業績兌現將成為估值重定價的關鍵變量。港股個股的事件催化(如定檔、片單公布、劇集上線)與 A 股的交易強度相互強化,指數新高背景下資金更偏好「有數據、有催化」的標的。
首先關注檔期續航與口碑延續。官方與主流媒體披露,《南京照相館》票房繼續抬升且已宣布密鑰延期;《浪浪山小妖怪》《山河為證》《731》等影片的上映與口碑變化,將決定暑期尾段與中秋前的票房曲線斜率。若上座率與映次維持高位,院線經營槓桿與頭部內容公司的現金回流有望改善。
其次關注「非票房」端的變現能力。貓眼在大型演唱會、電競賽事等線下活動的代理擴張,使得人流復甦可通過票務服務費、品牌合作等方式傳導至損益表;若內容 IP 實現多形態運營(短劇、綜藝、衍生品、電商聯動),將進一步平滑單片週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