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早盘至午后,港股影视板块集体走强。盘初柠萌影视一度涨近 12%,大麦娱乐、猫眼娱乐分别走高约 6% 与 4.5%;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报道显示柠萌影视一度涨超 26%,稻草熊娱乐涨逾 13%,大麦娱乐、猫眼娱乐分别约 9.8% 与 5.9%。同日 A 股开盘影视板块冲高,华策影视、百纳千成领涨超 10%,华谊兄弟、欢瑞世纪等跟涨。
(图源:uSMART HK app)
暑期档票房成为最直接的基本面支撑。权威媒体口径显示,8 月中旬暑期档(6—8 月)总票房已突破 95 亿元;进入本周,8 月 18 日清晨统计口径下暑期档累计已至 99.56 亿元,逼近「百亿线」,观影人次累计超过 2.6 亿。《南京照相馆》继续领跑,《浪浪山小妖怪》《东极岛》等多部影片形成接力。
除大盘数据外,个股层面亦有催化落地。柠萌出品剧集《与君共月明》(英文稿件译名 “Moonlit Reunion”)定档在腾讯视频独播,内容供给节奏改善的信号,叠加暑期档热度,对情绪面形成放大效应。猫眼方面,财报材料显示其票务与线下大型演出代理拓展(含头部艺人巡演、电竞赛事等),有望受益「电影 + 演出」双线复苏。
周末市场出现关于「审批效率或提升、题材限制边际放宽」的传闻,叠加年内中央层面鼓励文化高品质发展的政策导向,成为资金交易的触发器。多家券商将影视板块的弹性,类比此前游戏行业版号边际改善后的修复路径,强调「政策 + 内容」的双轮逻辑。
情绪扩散也体现在港股与 A 股的联动上:内地板块的涨停潮抬升风险偏好,港股侧受益于票房兑现与内容公司订单能见度提升,成交同步放大,形成跨市场的「共振日」。
短期看,院线与票务平台对票房弹性最为敏感,电影内容公司次之;随著片单与剧集交付进入结算周期,业绩兑现将成为估值重定价的关键变量。港股个股的事件催化(如定档、片单公布、剧集上线)与 A 股的交易强度相互强化,指数新高背景下资金更偏好「有数据、有催化」的标的。
首先关注档期续航与口碑延续。官方与主流媒体披露,《南京照相馆》票房继续抬升且已宣布密钥延期;《浪浪山小妖怪》《山河为证》《731》等影片的上映与口碑变化,将决定暑期尾段与中秋前的票房曲线斜率。若上座率与映次维持高位,院线经营杠杆与头部内容公司的现金回流有望改善。
其次关注「非票房」端的变现能力。猫眼在大型演唱会、电竞赛事等线下活动的代理扩张,使得人流复苏可通过票务服务费、品牌合作等方式传导至损益表;若内容 IP 实现多形态运营(短剧、综艺、衍生品、电商联动),将进一步平滑单片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