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反彈,逃命?
格隆匯 03-16 19:42

今日,A股市場上躥下跳,攪動着億萬股民敏感的神經,最終結果還好,三大指數收漲1%左右,又小小安慰了下脆弱的心。但當前,你隨便問問身邊的朋友,現在市場止跌企穩了嗎?不小概率你會得到這樣回答:反彈是逃命機會,還沒有跌完跌透。

風宜長物放眼量,老鄉你別走!那是不可能的,追漲殺跌是人性使然,改變不了的。邏輯面先按表不説,單論技術面,下跌趨勢還沒有結束。一個玩技術的朋友判斷,大盤止跌回穩的指標為:滬指大致縮量到2200-2500億,位置大約是年線附近3230點。近段時間,滬指每日成交還有4000億左右,這幾天縮量3300億左右,但到2000多億還有一些空間。

當然,技術派參考即可,也不要太過當真。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搞明白市場當前在交易什麼邏輯(或策略),以及如何對應接下來可能的震盪下移?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再來統計下倉位情況,看看有沒有明顯變化:

A股市場跌宕起伏,接下來會怎麼走?趕緊來看看吧!

1

牛年開市以來,A股市場開啟單邊暴跌模式,呈現了明顯的多殺多的踩踏行情。所有基金重倉股,幾乎全軍覆沒式的下跌,從白酒到食品,從光伏到醫療,從新能源車到家電,哀鴻遍野,無語凝噎。

然而,去年不受待見的銀行、電力等板塊的白馬卻持續被資金追捧。比如,經營優秀的招商銀行,年後基本保持不漲不跌的優秀記錄,相對年初還累計上漲了23.5%,可謂戰績驕人。再看可以當成永續債券的長江電力,年後上漲9%,最近7年上漲了4倍,年複合回報率高達22%,跑贏絕大多數基金經理了。

我們從基金抱團股的持續崩潰,到不受待見行業龍頭的逆勢上漲,基本可以看出市場資金當前態度:從去年極具進攻性的策略基本轉向了保守防禦性策略。

其實,我們把時間拉長,看行業整體板塊也能看出端倪——公用事業、能源、銀行大行其道,逆勢大漲,而醫療、白酒、新能源車等熱門行業則出現了20%左右的慘烈踩踏行情。

年後越慘,就越證明年前泡沫有多大——白酒、醫療細分行業一年多時間整體翻倍,相關公募基金翻倍的也很多。諸如,這波被腰斬的通策醫療,年前一個多月內股價就翻了一倍。

漲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漲,價格圍繞價值波動,這是股市永恆不變的規律。去年,被萬人唾棄的公用事業、銀行、能源,而到了今年卻成為了香餑餑。

經過將近20來個交易日的持續暴跌,市場温度驟冷,不管是機構、還是散户投資者被教育後對待市場更加謹慎與畏懼,主動尋找“性價比”,配置防禦性行業板塊。

年前大熱,年後驟冷,究竟市場交易的邏輯發生了什麼深刻變化呢?

2

去年大好行情,甚至可以説是牛市行情的邏輯基礎之一是很寬鬆的貨幣環境(另一個是經濟復甦)。去年全年一共降準3次(1月1日、3月13日、4月3日),降息次數達到10次(LPR下調2次、7天OMO利率下調2次、14天OMO利率下調1次等)。

貨幣寬鬆之下,不少投資者借基間接進入股市,當然還有一部分違規用消費貸、經營貸進入市場的,成為股指上漲主要推動力之一。截止去年12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合計為19.9萬億元,同比暴增34.7%。而權益類公募佔比為32%,較2019年底提高10.7%,成為規模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

這些錢去到了基金經理手中,就重點扎堆搞白酒、新能源車、醫療為首的板塊,形成惡性上漲循環:基金持倉股漲---基金淨值上漲---基民賺錢---投入更多買基金,並且呼朋喚友買基金---基金經理手握更多現金,繼續加倉持倉的股票……

然而以上助推去年走牛的邏輯已經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化。一看流動性,早早回到了疫情之前,央行還不斷通過MLF、逆回購等工具來調節貨幣,方向是緊貨幣,防範股樓雙泡沫化。

當前,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高達3.284%,較去年4月底的2.51%抬升了77個基點。其中,去年11月有一波下跌,主要是因為永煤債券違約事件,央行放了放水,防範信用債違約蔓延而導致危機。

按照馬駿此前的講話,今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將回歸常態化——M2=GDP增速+CPI增速並且,今年GDP增速僅僅定在了6%以上,遠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的8%—9%,那麼意味着全年M2的增速回歸9%的中樞,那麼相對應的信貸與社融總額增速可能都要下降1-2個百分點,這是當下股市走弱的一個重要的背景。

二是,基金抱團隨着年後這波快速暴跌,已經煙消雲散——3月新基金髮行遇冷, 平均發行份額降至十個月內最低。在此背景下,3月以來已有包括銀華、華夏、廣發、中信保誠等1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近20只產品發佈延長募集期公吿,延長時間從幾天到兩個月不等,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爆款基金的數量相比此前也大幅減少,“一日售罄”鮮少出現。基金遇冷,跟行情有關,跟央行收緊水龍頭也密切相關。

去年牛市的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估值均線迴歸成為了必然,此前這一波崩潰行情已經釋放了一部分,但應該還沒有釋放徹底。

中國市場遭遇貨幣去槓桿,在美國也是遲早的事。年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快速攀升,步調在中國之後,現仍然高達1.615%。美債收益率快速走升,其實就是實實在在“加息”,對美股而言是巨大隱患。

當前,美聯儲暫時沒有作為,加之經濟持續修復,美債收益率還有望繼續攀升。如果美聯儲接下來不動用YCC等工具來干擾的話,美債一個季度就有可能攀升至2%。如果真到了那一步,無疑會讓全球股票市場陷入大幅動盪之中。

3

短期反彈,不改中期調整,防禦性保守策略是接下來應該貫徹的。如何保守?對於滿倉,甚至是融資加槓桿的投資者,市場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絕佳時機,比如上週五、今天、或者接下來的反彈行情。

當然,一些投資者風險偏好高,總是喜歡滿倉幹市場,也無妨,去瞅瞅銀行為首的防禦板塊也是可以的,除了招行、寧波已經完全回到合理估值水平以外,其餘中大型銀行,比如工行農行建行,經營水平不錯,但估值仍然偏低,接下來應該還會有一些機會。

對於機構重倉的抱團股,經歷了前期20%的以上的快速暴跌,但仍然不宜快速抄底,因為估值仍然偏貴,可能面臨繼續殺估值的情況。

先看看白酒,標杆茅台當前股價2010元,合理估值大致在1600-1800元。另外,整個白酒板塊仍然有52倍的估值水平,離歷年正常的30-40倍估值水平還有不小回調空間。

除了白酒外,醫藥醫療同樣如此,年前核心的股票估值倍數已經去到了200倍+,比如通策、愛爾、康泰、愛博、愛美客,經歷了一波大的回調後,當前估值仍然有100多倍。雖然這些票業績確定性和成長性是非常不錯的,估值溢價不會消除,但在今年去貨幣槓桿的情況下,依然透支了未來幾年的業績,還是高估不少,當前並不是太好的入手機會。再等等看,或許是更好的策略。

對了,科技板塊被一錘一錘打下來,跌蒙了,部分個股估值具備一定吸引力,不妨也可以從中挖一挖,但倉位不宜大,因為大盤接下來並太不樂觀。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