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科創板眾生相: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格隆匯 06-07 16:36

2019年7月22日,中國科創板橫空出世。

在過去的213個交易日內,科創板整體運營平穩,註冊制度實施良好,並推廣到了創業板,在未來還要進一步在主板實施。

從上市首日“25星宿”到目前已擴容至106家,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不過,有的公司繼續享受榮光,有的公司卻黯然失色。

1

6月3日,滬硅產業-U(688126.SH)盤中創下歷史新高,股價高達37.99元,較上市之初累計最大漲幅高達876.61%,超越潔特生物成為新的“科創板之王”。

(來源:東財整理)

要知道這家公司今年4月20日才正式掛牌科創板,30天創下了將近900%的漲幅,實在是令人詫異!

很有意思的是,6月2日晚間,滬硅產業發佈了一份交易嚴重異常波動的公告。

公告中,滬硅產業怒懟券商的“花式吹捧”,直指:

公司上市以來未接受投資機構及證券公司調研,部分研究報告對公司業績預測與公司歷史業績情況差異較大,對公司股價預計的依據不足,為其單方面預測,未經公司確認,相關信息以公司公告為準。

(來源:滬硅產業公司公告)

如何理解?大白話來講,你丫的券商根本就沒有調研過我,就在研報裏面放衞星,極度吹捧,安的什麼壞心?

經Wind查詢,4月19日以來,華西證券、方正證券、天風證券、長城證券、中銀證券、國盛證券6家券商覆蓋過滬硅產業,其中不乏“國產硅片龍頭”、“重塑全球硅片格局”、“大硅片戰略拐點降至”等字眼。

(來源:Wind)

其中,長城證券和天風證券預測滬硅產業今年能夠盈利,中銀證券認為2021年可以盈利,國金證券認為其2022年可以盈利。預測一家公司能否盈利,時間可跨越3年,也是沒誰了!

並且看財務表現,滬硅產業的業績還在持續惡化當中……

在2019年,滬硅產業營收4.188億元,同比增長47.71%,而歸母淨利潤虧損8991.45萬元,而2018年同期盈利1120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2.37億元,較2018年下滑1.34億元。

2020年,一季度營收4.19億元,同比增長55.4%,而歸母淨利潤鉅虧5381萬元,同比下滑576.49%。

(來源:Wind)

滬硅產業營收增長,主要源於將新傲科技納入合併報表。去年利潤惡化,一方面300mm半導體硅片業務產能利用率出現下降,前9月產能利用率僅為44.36%,產品銷售收入有所較低;另一方面,300mm硅片生產機器設備不斷投入,也並未縮減研發投入。

今年一季度利潤的下降,300mm半導體硅片隨產能增加固定成本等增加所致據財報,一季度營業成本增加1.73億元。

另外,公告還提及,今年加之全球經濟會陷入衰退的大背景,還會對於公司產品銷售及供應鏈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和業務擴張,業績存在不確定性。

如此基本面,券商還大吹特吹,睜眼説瞎話麼!?

另外,滬硅產業還提醒公司估值太高了。公告中提及最新市淨率(截止6月2日收盤)為21.29倍,顯著高於行業平均市淨率的4.08倍。

當然,滬硅產業求錘得錘。6月4日,公司暴跌13.77%,一日蒸發超過120億元,最新總市值仍有759億元。

(來源:Wind)

2

除了滬硅產業,火熱的還有中微公司這類所謂芯片龍頭股。自從去年7月22日掛牌以來,中微公司累計暴漲623%,期間最大漲幅高達775%。

中微公司主營業務是芯片製造設備,聽起來是很高大上的。

2017-2019年及2020一季度,營收分別為9.72億元、16.39億元、19.47億元、4.1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9.45%、68.66%、18.77%、9.65%。

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69億元、1.04億元、1.48億元、-0.6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0.21%、250.18%、41.48%、-176.19%。

(來源:Wind)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芯片設備的銷售高峯,一定是國內大規模建設晶圓廠的時候。尤其是2018年中興事件,刺激資本進入芯片行業,當年的設備銷售是極度景氣的。

不管是中微公司,還是主板上市的北方華創,2018年是業績增速最高的年份,2019年增速就掉下來了,2020年就更不行。

再看盈利能力。過去5年,毛利率維持在30-40%左右,淨利率均在10%以下,ROE也區區只有百分之幾。

這可見看似高大山的芯片設備龍頭,盈利能力十分微弱。如此基本面,中微公司動態PE倍數高達239倍,可見投資者追求芯片的瘋狂。

3

一邊廂風景獨好,另一邊廂卻慘淡不已。

科創板掛牌以來,晶晨股份、中國通號、安博通、申聯生物、新光光電、微芯生物紛紛暴跌超過40%。

(來源:Wind)

據Wind 統計,上市首日至今,累計跌幅超過30%的公司達到14家,佔比科創板總總數的13.2%,比例似乎也不小了。跌幅超過20%的公司為27家,跌幅超10%的公司有44家。股價有跌幅的59家,佔比科創板市場的55.6%。

看來,科創板紅紅火火,超過大半數的公司股價根本就沒漲,有的還大幅暴跌。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波動回撤最大的一家公司——沃爾德。該司作為科創板首日“25星宿”成員之一,當日大漲109%,在一堆大漲數幾倍的公司中似乎並不顯眼。

但在其後的17日交易日之內,沃爾德股價梯度突破160元,累計漲幅高達490%,驚詫眾人。

後來,沃爾德持續暴跌,從160元一路下挫至最低的41.33元,期間最大跌幅超過65%,豪取創業板最大回撤股第一名。

沃爾德主營產品是超硬刀具。上市當年,業績變臉。

據財報披露,2019年營收2.55億元,同比負增長2.76%,歸母淨利潤為0.6億元,同比下滑9.47%,扣非歸母淨利潤為0.5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超過18%。

上市之前,2017-2018年,營收利潤均為正向增長,且保持了2位數。然而2019年便開始負增長。今年一季度更慘烈,營收下滑20%,歸母淨利潤同樣大幅下滑超過22%。

2019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48.17%,同比下滑3.68%。今年一季度為44.31%,較年末再度下滑3.86%。去年淨利率同樣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來源:Wind)

去年,ROE(淨資產收益率)僅為10.66%,同比下滑將近10%。分拆來看,淨利率、權益乘數均小幅下滑,而資產週轉率出現大幅下滑,從0.73降低至0.39。這説明全年全部資產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

(來源:Wind)

在資產負債表中,截止一季度末,公司應收贓款和應收票據總計0.81億元,而應付賬款僅為0.2億元,説明公司產品在產業鏈中處於弱勢地位。

總之,看以上關鍵經營數據,沃爾德是一家表現極為普通且業績有惡化趨勢的公司,尤其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之下。畢竟公司海外營收佔比達到26.6%。

即便如此,沃爾德的動態PE仍有78.2倍。

(來源:Wind)

沃爾德只是一個影子,在科創板還有不少比沃爾德質地還差得多公司。大夥都要瞪大了眼睛。

4

縱觀106家科創板企業,整體估值有點難以讓人理解。其中,微芯生物動態PE突破1000倍,中微公司558倍,芯源微340倍。

(來源:Wind)

據Wind統計,38家公司PE-TTM大於100倍,85家公司大於50倍,93家公司大於40倍。你看看,市場多麼樂觀!

科創板是未來巨頭誕生的搖籃,不用懷疑,但這與絕大多數公司無緣。作為投資者,或許唯有敬畏市場,才能長期在市場存活下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