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国有六大行吸金能力有多强?上半年“秒赚”4万元
格隆汇 08-31 16:26

作者:赵子牛

来源:新浪财经

8月30日,随着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披露中期业绩,六大行半年报已全部出炉。在盈利方面,六大行上半年盈利保持稳定增长。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679.3亿元,一骑当先;建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均1541.9亿元,成功突1500亿大关;农行与中行跟随其后,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14.5亿元和1140.5亿元;而交行与邮储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27.5亿和374.2亿,仍在500亿以下徘徊。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6大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低均有所下降,且全部低于1.5%。其中,邮储银行再次以0.82%的不良贷款率居于最低水平,其余中行、建行、农行、交行、工行的不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1.40%、1.43%、1.43%、1.47%、1.48%。

  六大行上半年秒赚4万元 交行资产规模遭邮储逆袭

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六大行上半年依然表现抢眼。整体来看,六大行上半年合计狂赚6377.9亿元,接近半个茅台公司的市值,日赚35亿、每秒吸金4万元。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实现总营收4429.15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1679.31亿元。上半年,工行的营收、净利润均居于六大行之首,日赚9.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而建设银行则仅次于工行,实现营业收入3614.71亿元,同比增长 6.08%;归母净利润 1541.9亿元。

农行实现营业收入3244.67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1214.45亿元,排名第三;中行实现营业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140.48亿元,排名第四;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81.80亿元,同比增长16.02%,归母净利润427.49亿元,排名第五;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17.04亿元,同比增长7.02%,归母净利润374.22亿元,排名第六。

净利润增速方面,体量较小的邮储银行以14.98%的同比净利润增速摘得第一;建行以 5.59%的净利润增速位于次席;“宇宙行”工行同比净利润增速为5%,排名第三;农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88%,排名第四;交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85%,排名第五;中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55%,垫底六大行。

  资产规模方面,工行以29.99万亿元的总资产再次雄踞榜首,建行、农行、中行分别以24.38万亿元、23.98万亿元、22.27万亿元居于二、三、四位。较为出乎意料的是,交行遭到邮储银行逆袭,资产规模为9.89亿元,排名六大行倒数第一,且是6家中唯一一家低于10万亿元的大行;而邮储银行则首次突破十万亿资产大关,凭借10.07万亿元的资产规模成为第五大银行。

  大行不良贷款率齐降 中行、农行实现“双降”

在资产质量方面,相比去年末,六大行在今年上半年均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整体来看,6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全部低于1.5%。

具体来看,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国有五大行,截至今年6月末仅为0.82%,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96.11%。

  中行的不良贷款率1.40%,比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7.52%。关注类贷款率2.73%,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实现“双降”。

  资产质量改善最为明显的则是农行,其不良贷款率从去年末的1.59%下降至今年6月末的1.43%。不仅如此,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853.1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6.9亿元,继续实现不良“双降”。

  建行的不良贷款率同样为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而交行不良贷款率为1.4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在多项指标中独占鳌头的工行,其不良贷款率为1.48%,相比于上年末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工行的不良贷款率目前为六大行中最高。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