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稳定币条例生效首日,概念股竟普遍下挫:市场表现、原因与后续
uSMART盈立智投 08-04 14:32
8 月 1 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落地,但相关港股并未「起跳」,反而集体回落。Bright Smart(耀才证券金融)盘中一度重挫近 20%,Yunfeng Financial(云锋金融)下跌逾 16%;国泰君安国际、OSL 集团等多只「稳定币概念股」跌幅约在 10% 左右,A 股的四方精创亦跟随走低。

 

短线抛压触发高位回调

条例经立法会表决通过的两个多月里,投资者将「发牌在即」视为必然,热门标的累计升幅动辄翻倍。生效当日却迟迟不见「首批牌照」名单,加之筹码在高位集中,资金选择率先兑现帐面利润——抛盘瞬间放大,成交量攀至近月高点,形成典型的筹码踩踏。若将 8 月 1 日的跌幅与 5 月中旬的启动价对比,绝大多数个股仍处于大幅溢价区,但短线资金的离场足以让行情由「狂欢」骤变「噩梦」。

 

发牌推迟、监管门槛抬高

真正压垮多头信心的是监管「细则落地」与「时间表后移」的双重意外。香港金管局在 7 月 29 日的技术简报会上明确表示,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要到 2026 年初才可能发放,且名额仅为个位数;申请机构需最迟于 9 月 30 日前提交完整材料,而若沟通不充分,将被要求补件或延后进入审批流程。

与此同时,《条例》要求 1:1 全额储备、每日信息披露,外加 AML/KYC 等九大合规维度,意味任何发行人都必须为巨额资金占用、系统改造与合规营运买单。高昂成本和漫长窗口期共同冲击了「故事—估值」的脆弱平衡,促使资金重新评估相关公司的盈利路径。

 

聚焦牌照落地与场景应用

回调挤掉泡沫,但并未熄灭香港打造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长期叙事。下一阶段的择股思路将从「谁最会讲故事」转向「谁最可能拿牌,谁最能落地」。业界普遍认为,有两类选手值得持续跟踪:

第一,拥有真实跨境支付或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大型科技/零售平台;它们已在沙盒测试中跑通链路,若能率先获得合规背书,业务放量或超出预期;

第二,具备强大合规、储备管理与区块链底座能力的金融机构,例如部分持有虚拟资产平台牌照的券商或银行,其资金实力与风控经验将直接缩短投入产出周期。

在首批牌照名单尘埃落定之前,板块仍将延续高波动特性:利空消息带来快速杀跌,任何「入围」传闻又可能触发短线躁动。对投资者而言,真正的胜负手不在今日的价格区间,而在 2026 年牌照发放及首批稳定币投放市场后,能否看到交易量、支付场景与托管规模的实质性增长。届时,监管门槛既是护城河,也是加速行业洗牌的利刃——只有把「合规」转化为「场景」,才能在新秩序中坐稳「硬通货」位置。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