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放量突破四个月来高位,恒科指数齐飞
开盘不足十分钟,蔚来即高开近 9 %并迅速上穿 40 港元关口,成交额早段已破 1.7 亿港元;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升约 2 %,汽车、互联网板块齐力推升大市气氛。若按最新报价计,本月蔚来已累计上涨逾 40 %,而年初至今仍仅小幅跑输恒指,可见资金回流速度之快。须留意的是,盘中沽空比率逼近 29 %,做空力量并未完全退却,后市波动或仍显著。
另一方面,机构普遍将本轮脉冲视作「业绩验证前的情绪提前交易」——买盘集中于南向资金与量化策略帐户,短线博弈色彩浓厚;若交付与毛利未能如预期改善,不排除出现高位获利回吐。
乐道 L90 全面开放动态试驾,600 台试驾车铺满 140 城
股价飙升的直接导火索,是李斌昨日在微博宣布:自 7 月 23 日起,乐道品牌旗舰 SUV L90 在全国 400 多家门店同步开放动态试驾,首批备车近 600 台,覆盖 140 座城市。这是蔚来首次在新车上市前投入如此密集的体验资源,意在将线上「话题热度」迅速转化为锁单。
L90 预售价 27.99 万元起,叠加 BaaS 电池租赁方案可将整车首付压低至 19.39 万元,自发布以来已被业内视为「对标理想 L9 的价格狙击」。券商估算,若月交付量在第四季度稳定破万,乐道有望单品牌贡献 3–4 个百分点的集团毛利率提升空间。
更重要的是,L90 全系采用 900 V 高压平台与自研 SiC 功率模组,可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把部分线束与热管理成本削减逾 15 %,为中大型纯电 SUV 打出「性能+成本」双王牌。
经营拐点预演:销量反弹叠加多维降本
蔚来管理层在 6 月财报会上已透露,「三品牌共用零部件平台」正把通用化率从 60 %推高至 78 %,单车 BOM 下降约 10 %。其中自研「神玑 9031」智驾晶片取代 NVIDIA 方案,一辆车即可节省约 1 万元,目标是第四季度整体毛利率重返双位数。
同时,第二季度交付指引上调至 7.2–7.5 万辆,若兑现则同比增长约 30 %,加之换电商业化与能源网络对外开放,投资者押注 Q3-Q4 会迎来「量价齐升+费用率下行」的拐点。中金与交银国际分别给予 0.6–0.7 倍 2025 P/S 的估值锚,认为下行空间有限。
估值回归与三大风险提示
在强势反弹后,蔚来港股已逼近多家券商 12 个月目标价区间上沿。后续表现取决于三大变量:
1.交付兑现度——L90 真实锁单与按期交付是验证盈利模型的第一关;
2.成本曲线落地——晶片自研、供应链协同能否将毛利率稳固在 15 %以上;
3.宏观与资金面——中美利率差、人民币走势及恒科指数流动性收紧,都可能触发情绪回撤。
此外,近 30 %的沽空比率提示市场对短期估值仍存分歧;若供应链受地缘或原材料价格波动扰动,新车爬坡速度不及预期,股价或出现剧烈回调。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把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