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4 日午后,港股创新药板块忽然放量上冲:博安生物盘中一度飙升逾 16 %,恒瑞医药最高冲高 8 %,携手把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推向今年新高。自 2025 年以来,该指数已累计上涨约 61.8 %,港股创新药主题指数同期亦涨逾 60 %,稳居年内表现最强的行业板块之一。资金对政策利好与业绩拐点的共振反应,使创新药成为全天行情最亮眼的风口。
今日市场表现:盘中跳升再刷年内高点
午后交易时段,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顺势上攻,年初至今累涨接近 62 %,跑赢大市。板块内部最亮眼的是博安生物(06955.HK),盘中一度将涨幅放大至 15 %,成交额午后迅速放大,带动情绪全面升温;恒瑞医药(01276.HK)紧随其后,日内最高涨逾 9 %,股价与市值双双刷新上市纪录。
博安生物受追捧,一方面得益于其 CD228 靶向 ADC 获得 FDA IND 批准,以及多款生物类似药进入报产阶段,市场对未来现金流拐点的预期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作为今年以来少数率先实现年度盈利扭转的 18A 生科公司,博安的财务弹性也为估值提供下行保护。在政策与基本面的共振下,博安成为今日领涨的「风向标」个股,吸引多家量化基金与南向资金同步加仓。
创新药概念龙头版图
以市值计算,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翰森制药、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药明生物、康方生物构成港股创新药第一梯队,总市值合计逼近 1.4 万亿港元。这张榜单既呈现当前行业格局,也体现投资者对「强管线+全球化能力」的溢价预期。
(数据来源:港股市场实时)
恒瑞医药在肿瘤与麻醉赛道深耕多年,已上市创新药 13 款。近期 KRAS-G12C 抑制剂 SHR-A1904 启动 II 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被视为中国原研出海的潜力爆点;花旗最新研报给出 134 港元目标价,并将其列为「行业首选」。在资金蜂拥创新药 ETF 的背景下,恒瑞凭借稳健现金流与丰富在研管线,成为长线资金「躺平型持仓」代表。
博安生物则展现了「小体量、高成长」的另一种范式。公司背靠绿叶制药集团,依托 BA-HIEXcell® 平台,快速推进双抗、ADC 与 GLP-1 等热门领域。首款自研 PD-1 单抗「博优诺」商业化放量后,去年净利首次转正,今年上半年再度录得高速增长。股价连续突破千亿港元市值关口,凸显市场对其「从 0 到 1」商业化能力的信心。
政策、合作与资金三重引擎
政策层面,国家医保局 7 月 11 日正式启动 2025 年医保目录与商业险创新药目录联动调整,首次将商业保险纳入新药支付体系,释放「准入+支付」双重利好。此举意味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的高价创新药有望藉商业险提前放量,直接抬高企业定价权与市场空间。
产业合作方面,海外大药企对中国 Biotech 的兴趣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恒瑞与礼来、康方与 Summit、翰森与默沙东分别敲定上亿美元级授权交易,「低成本研发+全球 License-out」正成为中国药企突围海外的快车道。《金融时报》援引投行数据指出,头部 Biotech 透过授权合作取得的里程碑付款同比增长逾 50 %。
资金面呈现「主题 ETF+南向港股通」双轮驱动。创新药类 ETF 今年净流入已突破 120 亿港元,南向资金在医药生物板块的配置权重创三年新高。估值底部叠加业绩催化,使该板块在外围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成为兼具避险与进攻性的稀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