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融资租赁业的ESG价值创造:透视海通恒信(1905.HK)环境、社会、治理三重实践

近年来,ESG理念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本质上也是资本对“风险-收益”函数的重构。当碳排放量成为企业能否获取订单的重要考量,当数据泄露事件使企业市值单日蒸发超百亿,当员工权益纠纷引发供应链断裂风险,传统财务指标已无法完整衡量企业价值。这种认知迭代在金融业尤为显著: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案》倒逼金融机构重塑资产配置逻辑,中国“双碳”目标更是催生出庞大绿色产业投资需求。

在此背景下,海通恒信发布的《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不仅展现了其在ESG领域的系统性建设成果,更折射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深层逻辑。这份报告揭示的不仅是单一企业的责任担当,更是整个行业响应国家战略、重构价值创造路径的生动注脚。

(来源:公开资料)

全方位审视海通恒信ESG实践

海通恒信的ESG实践在环境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产业穿透力。根据报告披露,2024年公司绿色租赁业务投放金额达92亿元,占总投放量的19%,这一数据背后是海通恒信清晰的绿色战略聚焦。

能源环保方面,公司2024年投放项目245个,提供76.5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70.50亿元;交通物流方面,公司当期投放6,184个项目,提供53.36亿元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08.85亿元。

海通恒信也将资源精准聚焦于契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重点项目,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国家战略的深度践行与坚定支持。比如,储能行业是平衡电网供需和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的关键环节,也是海通恒信的重点支持对象。2024年,海通恒信为湖南省某企业采购价值2,000余万元人民币的储能系统设备,用于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

再比如,绿色重卡是推动交通运输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细分领域。2024年,海通恒信向某环卫行业龙头企业提供6,000余万元资金支持,投放新能源重卡40台及环卫车188台,助力国家绿色矿山的建设。

海通恒信在持续向外输出绿色投资之外,也奉行“绿色运营+绿色金融”的双重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自身绿色运营转型的“内生驱动”。2024年,海通恒信形成电子报告和授权书超6.23万份,共节约纸张约10.76万张;电子签约系统年处理协议3.16万份,减少纸张消耗约28.45万张,折合碳减排约0.75吨二氧化碳当量。此外,海通恒信大厦被住房和城乡建筑部授予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此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展现了海通恒信大厦在节能、环保、经济和舒适方面的卓越表现。

社会层面,海通恒信紧跟国家战略,持续创造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普惠金融方面,公司2024年共计提供74.28亿元资金支持,涵盖了8,737个项目,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28.98亿元。医疗健康方面,公司全年投放项目378个,提供24.91亿元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63.21亿元。

尤其对于那些亟需资金支持的薄弱产业,海通恒信加大了扶持力度。比如,公司以其创新的“居家养老设备租赁产品”,通过直租模式提供设备,缓解了相关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资金压力,为国家银发经济贡献了力量;在乡村振兴方面,海通恒信以50万元定向捐赠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改新村的风貌改造提升项目,旨在打造咖旅融合示范村。

除此之外,顺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海通恒信还对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多资源。与这些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进行深度绑定,既能帮助国家战略落地,又有助于海通恒信自身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全年投放数字经济项目达40个,共计提供20.50亿元资金支持,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49.95亿元;先进制造项目全年共计1,778个,资金支持达126.75亿元,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198.58亿元。

公司治理方面,海通恒信展现出的清晰治理架构,体现了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

公司构建了“战略引领-科技赋能-合规保障”的治理体系。董事会层面对气候风险的定期评估、ESG委员会对20项重要性议题的动态管理,形成了从战略到执行的闭环体系。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的“四横四纵”防护体系,对安全平台网络流量和终端监测与响应(EDR)日志进行常态监控管理,全年累计提交36,768条安全日志监控,实现重大信息安全事件零发生;自主研发的“恒心宝镜”AI平台,能提升业务过程中的反欺诈能力,2024年共计使用超1500次,显著提高各部门识别材料真伪工作的效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风控样本。

结语

ESG实践正在重塑多元金融行业的底层价值逻辑。对于资金密集型、风险传导性强的融资租赁行业而言,ESG不仅是规避环境处罚、劳工纠纷等尾部风险的防护网,更是识别产业转型机遇、获取政策红利的新坐标系。

展望未来,具备ESG治理能力的企业将获得三重战略优势:在资本端对接万亿级可持续投资基金,在资产端锁定绿色科技企业的成长红利,在监管端构建合规竞争优势。这种从风险防御到价值创造的范式转换,决定了ESG能力将成为金融租赁机构未来十年的核心竞争壁垒。

海通恒信的实践证明:在高质量发展时代,金融机构的长期价值已不再局限于财务回报,而在于其能否成为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价值转化器”。通过系统化且不断优化的ESG管理,海通恒信可形成强大的内部合力,为其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