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经济在寻找新中枢
格隆汇 12-01 11:48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天风宏观宋雪涛 作者:宋雪涛,孙永乐

在9月PMI重回荣枯线后,PMI连续两个月回落,11月受产需拖累,PMI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49.4%。

对11月PMI增速回落,其实不必过度担忧。正如7月政治局会议所提到的,今年经济复苏是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四季度经济数据小幅走弱并不是探底,而是在波动中寻找疫后的新增长中枢。

在这个过程中,相比于关注数据的波动,更加重要的是数据的中枢。

如果将一二季度、三四季度分别视为第一轮和第二轮经济波动,可以看到相比于一二季度,三四季度经济的振幅收窄。

以PMI为例,年初随着经济走出疫情的扰动,制造业PMI快速从2022年12月的47%上行至2023年2月的52.6%,经济景气度明显回升,并在之后快速回落。

但三季度的经济复苏明显更慢,在5月PMI见底后,PMI一直到9月才重回荣枯线以上(50.2%),10、11月的下滑速度相比于二季度也明显更慢。

我们使用高频数据估算的“月度GDP”增速也显示了同样的走势。

今年1-2月“月度GDP”两年平均增长5%,4月“月度GDP”两年平均增速下行至3%以下,随后增速再度缓慢上行。

在9月GDP两年平均增速上行至4.8%后,经济环比动能再度走弱,10-11月我们估算两年平均增速在4.5%和4.3%左右。

增速有所回落但幅度较小,且高于二季度平均增速3.3%和今年5%增速目标所对应4%的平均增速,实现今年5%目标没有压力。

从年初以来的两轮经济波动可以看出,经济并非单方向回落,而是波浪式的向疫后增长中枢靠拢,这体现为三四季度的经济波动幅度小于一二季度。

站在两年平均增速的视角上看,我们认为当前经济的短期增长中枢应该在4-4.5%左右。

一季度和三季度个别月份的GDP平均增速短暂超过4.5%后,就再度重回4.5%以下;而二季度过低的经济增速看起来也不可持续。

第一,虽然四季度经济环比动能有所减弱,但大概率好于二季度

10月和11月的PMI以及各项高频数据显示,生产、出口、消费等的环比动能有所放缓,但下滑幅度较小,且行业内部存在分化。

11月拖累经济的主要是基础原材料行业和消费品制造业。比如随着冬季来临,北方室外作业项目逐渐停工,水泥、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的需求持续回落,对应水泥发运率等高频数据下行。

11月PMI数据中,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5.7%和42.5%,较上月下降0.7个和3.3个百分点,均连续2个月下降

相比于基础原材料等行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依旧维持较高的景气度。比如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竞争力提高等,今年以来汽车产销表现亮眼。

11月1-26日,乘联会数据显示乘用车零售138.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其中新能源车同比增长33%。需求韧性也带动汽车生产维持高景气,11月第四周,汽车半钢胎开工率依旧维持在72.6%左右,高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

11月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6%和51.2%,较上月上升0.9个和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3.3%和48.7%,较上月上升1.1个和2.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4.2%,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

第二,今年经济复苏主要依赖内生增长动能,而非政策。

受居民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地产销售和投资依旧处于下行阶段,10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至-9.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0.3个百分点至7.8%。

二季度明显偏低的经济增速驱动了降息、加快发行专项债、增发国债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落地。

从实际效果上看,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从专项债资金下发到形成实物工作量仍需时日,10月基建累计增速继续下滑0.4个百分点至8.3%。

相比于政策的支持,三季度的经济复苏更多是来自经济的内生增长动能。

比如社零在年初两年复合增速冲高至5.1%后,3-7月份复合增速回落至2.8%左右,后续伴随着收入端的回暖以及偿债行为暂时吿一段落,8月之后增速中枢再度上行。受益于美国补库存,7月之后出口也进入了见底回升阶段。

第三,后续政策发力叠加内生增长动能修复有望驱动经济再度回暖。

到了年末,政策正在变得更加积极。比如10月末政策增发1万亿国债,对经济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明年(详见《如何理解增发国债?》)。

同时,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吿也强调了后续要“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

预计明年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会今年更强,后续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企稳配合着政策发力,经济有望迎来开门红

风险提示

GDP增速超预期,地产对经济的拖累超预期,月度GDP测算存在一定误差

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于2023年11月30日发布的《经济在寻找新中枢》;宋雪涛 S1110517090003 孙永乐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吿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吿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吿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