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如何判断反转速度?
格隆汇 10-30 10:55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樊继拓 作者:樊继拓

短期内A股季度跌幅较大,强势股补跌已经发生,市场出现月度以上反弹的概率很高。同时随着10月三季报披露结束,股市有望进入有利于反弹的窗口期。因为在经济和盈利下行期,季报披露期股市大多很难有正收益。比如2018-2019年、2021年Q4至今,对应的季报披露期4月、7-8月、10月,股市均偏弱。今年2月以来的调整,4月下旬、8月、10月下旬是跌速最快的阶段,均是季报披露期。信达证券认为,随着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股市有望暂时进入有利于上升的窗口期。但企稳后反弹或反转的速度,取决于股市是否出现对经济新周期的宏大敍事或核心矛盾的缓和。历史上熊市底部反转,有快有慢,快的案例是2012年12月、2019年Q1,上升期间没有回撤一步到位。2012年底和2018年底,之所以见底后反转快,主要是因为宏观事件、政策、逻辑和数据季度内形成了共振,所以反转速度较快。反转期间的宏大逻辑不一定是对的,但如果无法证伪,并且宏大敍事在逻辑上成立,反转就可以很快。而历史上有些底部起步是比较慢的,比如2014年中、2016年2月,分别是流动性牛市和价值股结构性牛市的起点,但由于没有宏大事件的配合,刚开始回升速度并不快。即使是2014年的牛市,刚开始流动性改善、利率下降的阶段,股市上升速度也是比较慢的。

(1)技术性反弹的两个力量:季度内回撤大+三季报结束。8月和10月,指数均有两次快速下跌,万得全A指数累积的季度最大回撤达到了13.7%,是2017年以来较大的回撤,只比2018年下半年、2019年5月、2022年3-4月、2022年10月略小一些。考虑到较大的跌幅和强势股补跌已经发生,市场出现月度以上反弹的概率很高。

同时10月底,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也会提供一个较好的反弹窗口期。在经济和盈利下行期,季报披露期股市大多很难有正收益。2018-2019年、2021年Q4至今,对应的季报披露期4月、7-8月、10月,股市均偏弱。今年2月以来的调整,4月下旬、8月、10月下旬是跌速最快的阶段,均是季报披露期。随着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股市有望暂时进入有利于上升的窗口期。

(2)历史上熊市底部快速反转的条件:季度数据改善、核心矛盾的重要缓和。历史上熊市底部反转,有快有慢,快的案例是2012年12月、2019年Q1,上升期间没有回撤一步到位。2018年的熊市中,由于中美贸易冲突和国内的金融去杠杆,投资者对经济的担心不断深化,而且事后来看,中美贸易和去杠杆都是没有短期解决方案的长期利空。但在2018年底-2019年Q1,这些长期利空出现了一个季度的重要缓和。2018年12月1日中美领导人在G20峰会开启谈判,标志中美贸易冲突进入新的阶段。关于去杠杆的政策也有一定的微调,民营企业座谈会、疏解股权质押风险等政策不断落地。这些重大的政策缓和,结合2019年Q1短暂的PMI、社融改善,股市出现了快速反转。

另一次快速反转是2012年底,2011-2012年投资者第一次全面担心人口周期见顶,当时主要担心劳动力人口见顶。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2010年之后劳动力优势逐渐走弱,由此导致投资者对制造业出现了系统性的担心。事后来看,这些担心是对的,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25%以上,但2011年之后持续下行。在此背景下,2012年底股市是如何反转的?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力量的阶段性释放,2012年初开始基建投资就已经开始回升,房地产投资直到年底才回升,两者叠加形成了宏观数据改善。并且2012年底又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股市出现了快速反转。

(3)熊市底部缓慢反转的条件:缺少标志性的宏大事件,流动性或宏观数据持续缓慢改善。2012年底和2018年底,之所以见底后反转快,主要是因为宏观事件、政策、逻辑和数据季度内形成了共振,所以反转速度较快。反转期间的宏大逻辑不一定是对的,但如果无法证伪,并且宏大敍事在逻辑上成立,反转就可以很快。而历史上有些底部起步是比较慢的,比如2014年中、2016年2月,分别是流动性牛市和价值股结构性牛市的起点,但由于没有宏大事件的配合,刚开始回升速度并不快。即使是2014年的牛市,刚开始流动性改善、利率下降的阶段,股市上升速度也是比较慢的。

   (4)策略观点:反转的力量正在不断累积。成长赛道股的调整导致市场底部比预期的更晚,但从现在展望未来半年,A股存在三个反转的力量:(1)政策底&超跌修复:6月以来,表现最弱的是成长中的TMT,背后核心是股价升幅过大,但业绩兑现一般。但信达证券认为由于AI产业趋势尚未被证伪,互联网监管和疫情对计算机和传媒基本面的负面影响基本结束,TMT估值很难跌回原点,季度调整可能已经较为充分,能逐渐止跌。信达证券认为,经济相关类板块受到政策改善、商品企稳等影响,或将成为最强的方向。(2)库存周期反转:库存周期是经济短周期波动中比较重要的力量。信达证券认为,库存周期不会消失,一旦反转会对股市产生半年以上的正面影响。1990-2009年,日本经济在失去的二十年中,在库存周期下降末期到回升初期,日经225指数容易出现半年以上的反弹。(3)房地产销售企稳改善:目前市场对房地产政策乐观的对比是2014年930政策。从2014年的房地产销售数据能看到,政策出台后第一个月数据改善并不很明显,但从11月中旬开始,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数据超过2013年。10月中下旬将会是这一个乐观假设能否兑现的重要验证期。这三个力量先后发力,将会形成反转的三个阶段。超跌反弹和政策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大多不会超过一个季度,库存周期对市场的影响最弱的情况下可能只有半年,房地产销售一旦改善,行情级别将会是年度的。

行业配置建议:月度内配置超跌,半年内超配金融类(证券银行),1-2年内战略性配置上游周期。(1)上游周期未来1年内持续超配:周期股过去1年受到全球库存周期下行的影响,先后出现了调整,但随着库存周期下降进入尾声,2023年Q4-2024年,宏观需求存在回升的可能。信达证券认为,考虑到长期产能建设不足,需求、供给和估值可能会共振。(2)中特估内部关注金融:从2022年开始,整体市场风格逐渐转向价值,中特估类板块由于长期的低估值,会先后出现系统性的估值修复,随着政策和经济预期的稳定,后续重点关注中特估中的金融类。(3)TMT:调整较为充分,但后续新的上升需要业绩的兑现,下一次机会最早可能出现在三季报附近。(3)消费链、地产链:虽然今年的经济恢复波折很多,但信达证券认为无需过度悲观。重点观察地产销售,机会可能会在明年Q1。

上周市场变化

    上周A股主要指数均上升,中小100指数(2.14%)领升,申万一级行业升跌分化,其中农林牧渔(5.12%)、医药生物(4.6%)、食品饮料(4.34%)领升,通信(-1.86%)、煤炭(-1.09%)、商业贸易(-0.35%)领跌。概念股中,网约车(7.81%)、EDR概念(7.61%)、老年痴呆(7.50%)领升,充电桩(-18.73%)、无人机(-15.19%)、氢能源(-14.44%)领跌。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

注:本文节选自信达证券2023年10月29日发布的报吿《如何判断反转速度?——策略周观点》,分析师: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