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距离最后敲定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又进一步!
美东时间周二,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赢得了美国法院的批准,驳回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提出的初步禁令动议。
截止收盘,微软股价基本持平,动视暴雪则大升10.02%,报90.99美元,市值达715亿美元,创近两年新高,市值一夜增加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9亿元)。
美东时间7月11日周二,据彭博,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法官Jacqueline Scott Corley裁定,微软可推进对动视暴雪收购案。
Corley表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没有表明微软与动视暴雪的合并会损害游戏竞争。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被称为科技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它值得仔细审视。
至此,这也意味着美国法院对该收购案打开“绿灯”,同时也表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试图阻止这笔交易的努力失败。
随着法院做出上述裁决,微软可以在7月18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在除英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寻求完成收购动视暴雪。
除了美国法院批准外,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的态度也出现大反转!
CMA表示,它“随时准备”考虑微软提出的任何关于动视暴雪交易的提议,以解决监管机构的担忧。微软、动视暴雪和CMA联合向英国竞争上诉法庭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要求终止诉讼流程。
对此,微软董事会主席Brad Smith表示,对美国法院做出的支持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裁决表示“感激”。希望其他国家也采取行动,解决微软在收购动视暴雪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感激旧金山法院作出这一迅速、透彻的决定,在美国法院今天作出裁决后,我们现在的关注点重新转向了英国。虽然不同意CMA提出的关切,但我们正在考虑如何修改收购交易条款才能让CMA接受”。
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Bobby Kotick表示,该公司“乐观认为今天的裁决标志着全球其他地方最终也会给交易放行”。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则对这一结果表示失望,称将在未来几天宣布下一步行动,该委员会将继续致力于保护竞争环境和消费者。
去年的1月18日,微软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动视暴雪,包括动视暴雪的净现金在内,交易价值687亿美元(约4300亿人民币),并预计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交易。
而对于收购的原因,微软此前也表示是为了增加手机游戏业务,因为微软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业务。
作为游戏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宗交易,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不小的波澜。紧随其后,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审查也是接踵而至。
据悉,微软需要三个主要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完成收购。
第一个是美国FTC。FTC于2022年12月8日提起诉讼,尝试阻止交易。今年的6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法院申请新的禁令,寻求阻止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
第二个监管机构是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CMA于今年4月26日否决了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计划,理由是担心该交易会阻碍云游戏领域竞争,微软表示将提出上诉。
第三个主要监管机构是欧盟委员会。不过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监管机构批准了微软收购的提议。主要是因为微软做出了补救措施,愿意向任天堂、索尼等竞争对手提供《使命召唤》特许经营权的10年期平等使用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监管之外,业内巨头也对收购一事“意见”很大。因为如果这项交易最终完成,微软将在全球游戏市场占据第三的位置,仅次于腾讯和索尼。
所以,在不久前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微软的反垄断诉讼中,索尼也在力阻收购的达成。
据索尼集团的一名高管作证,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将对索尼的游戏机业务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并将削弱自身PlayStation(PS)游戏玩家的体验感。索尼互动娱乐的负责人James Ryan指出,“我认为这笔交易不利于竞争。”
总的来看,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一事,可谓一波三折、多番遇阻。眼下,在美国法院打开了“绿灯”后,微软的收购路上终于试少少了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