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美國法院開“綠燈”!微軟5000億收購案“有戲”了,動視暴雪一夜暴升!

微軟距離最後敲定69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又進一步!

美東時間週二,微軟收購動視暴雪贏得了美國法院的批准,駁回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提出的初步禁令動議。

截止收盤,微軟股價基本持平,動視暴雪則大升10.02%,報90.99美元,市值達715億美元,創近兩年新高,市值一夜增加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9億元)。

收購有戲了?

美東時間7月11日週二,據彭博,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法官Jacqueline Scott Corley裁定,微軟可推進對動視暴雪收購案。

Corley表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沒有表明微軟與動視暴雪的合併會損害遊戲競爭。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被稱為科技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它值得仔細審視。

至此,這也意味着美國法院對該收購案打開“綠燈”,同時也表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試圖阻止這筆交易的努力失敗。

隨着法院做出上述裁決,微軟可以在7月18日的最後期限之前,在除英國以外的任何地方尋求完成收購動視暴雪。

除了美國法院批准外,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的態度也出現大反轉!

CMA表示,它“隨時準備”考慮微軟提出的任何關於動視暴雪交易的提議,以解決監管機構的擔憂。微軟、動視暴雪和CMA聯合向英國競爭上訴法庭提交了一份意見書,要求終止訴訟流程。

對此,微軟董事會主席Brad Smith表示,對美國法院做出的支持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裁決表示“感激”。希望其他國家也採取行動,解決微軟在收購動視暴雪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我們感激舊金山法院作出這一迅速、透徹的決定,在美國法院今天作出裁決後,我們現在的關注點重新轉向了英國。雖然不同意CMA提出的關切,但我們正在考慮如何修改收購交易條款才能讓CMA接受”。

動視暴雪首席執行官Bobby Kotick表示,該公司“樂觀認為今天的裁決標誌着全球其他地方最終也會給交易放行”。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則對這一結果表示失望,稱將在未來幾天宣佈下一步行動,該委員會將繼續致力於保護競爭環境和消費者。

一波三折

去年的1月18日,微軟宣佈將以每股95美元的價格全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包括動視暴雪的淨現金在內,交易價值687億美元(約4300億人民幣),並預計於今年6月底前完成交易

而對於收購的原因,微軟此前也表示是為了增加手機遊戲業務,因為微軟在這個領域幾乎沒有任何業務。

作為遊戲行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宗交易,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不小的波瀾。緊隨其後,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審查也是接踵而至。

據悉,微軟需要三個主要監管機構的批准,才能完成收購。

第一個是美國FTC。FTC於2022年12月8日提起訴訟,嘗試阻止交易。今年的6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向法院申請新的禁令,尋求阻止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

第二個監管機構是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CMA於今年4月26日否決了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計劃,理由是擔心該交易會阻礙雲遊戲領域競爭,微軟表示將提出上訴。

第三個主要監管機構是歐盟委員會。不過5月中旬,歐盟委員會監管機構批准了微軟收購的提議。主要是因為微軟做出了補救措施,願意向任天堂、索尼等競爭對手提供《使命召喚》特許經營權的10年期平等使用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監管之外,業內巨頭也對收購一事“意見”很大。因為如果這項交易最終完成,微軟將在全球遊戲市場佔據第三的位置,僅次於騰訊和索尼。

所以,在不久前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起訴微軟的反壟斷訴訟中,索尼也在力阻收購的達成。

據索尼集團的一名高管作證,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將對索尼的遊戲機業務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並將削弱自身PlayStation(PS)遊戲玩家的體驗感。索尼互動娛樂的負責人James Ryan指出,“我認為這筆交易不利於競爭。”

總的來看,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一事,可謂一波三折、多番遇阻。眼下,在美國法院打開了“綠燈”後,微軟的收購路上終於試少少了一個障礙。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