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3月部分经济及金融数据显示增长复苏延续且好于市场预期,但物价走低引发投资者关注;海外美国3月CPI同比回落。
内外部综合影响下,上证指数震荡微升0.3%,五周连阳,创业板指、科创50单周分别下跌0.8%、2.1%,偏大盘蓝筹风格的沪深300周跌0.8%。日均成交继续维持万亿元以上水平,日均成交金额约1.1万亿元,北向资金本周转为小幅净流入约47.6亿元。
行业层面,贵金属表现带动有色金属板块升幅较大,与一带一路及央企估值修复相关的建筑和石油石化等升幅居前,TMT板块内部分化,传媒升幅居前,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有所回调,食品饮料行业表现不佳。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证券:经济超预期 配置高切低
中信证券认为,即将公布的一季度宏观数据有望整体超预期,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正在不断上修,预计4月政治局会议将针对经济中局部偏弱领域进行针对性政策加码,经济正在从局部复苏走向全面复苏,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外部地缘环境改善和流动性拐点明确提升市场风险偏好,A股正处于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当前财报季业绩的重要性明显提升,主线轮动已开始,建议继续回避纯AI主题炒作,回归业绩主线,在行业板块之间和数字经济内部两个维度高切低。
配置上,建议在行业板块之间由高位切向低位,重点关注医药、基建和基本金属;同时在数字经济内部由高位切向低位,重点关注与硬件和算力相关的半导体、通讯设备。
2. 中金公司:物价走势无碍市场表现
中金公司认为,经济复苏周期仍有望支持市场走强,TMT板块受益产业趋势快速发展支持但业绩兑现仍有不确定性,经历前期过快上升后显现波动,若后续中国增长复苏得到更多数据验证,行业基本面逻辑可能重新重于主题逻辑,市场风格也可能更加均衡。
以经济复苏为主线,关注政策支持领域。未来3-6个月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三条主线:
1)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领域,如泛消费行业和地产链等;
2)关注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
3)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一季报将逐步披露,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机会。
3. 中信建投:短期配置适度均衡 中期科技依旧占优
中信建投认为,在复苏初期,经济恢复还存在分化不均的状态,尤其就业形势依然存在一定挑战,近期政策存在进一步加码可能。顺周期板块目前相对收益及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基本面后续有望继续改善,短期相对性价比上升。
部分结构性复苏方向已回归高性价比布局时点,从向上改善确定性的视角看,行业层面建筑装饰、地产后周期家电及部分同时受益供给端支撑的周期板块如石油、铝值得优先关注。在TMT方面,短期AI炒作情绪或将退潮,板块层面目前更推荐仍处于困境反转初期的半导体产业链,中期继续关注AI浪潮下中期景气率先兑现的细分。行业关注:半导体、医药、新能源车、建筑、地产链、游戏等。
4. 海通证券:好事多磨
海通证券认为,全年看多,二季度或有波折。随着疫情扰动渐去,叠加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大趋势,A股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超额储蓄流动的重要方向。数字经济短期或有波折,但依然是全年主线。中特估是今年次线,短期或有波折,未来关注三个方向。二季度关注黄金阶段性机会。此外,关注消费的数据验证情况。
5. 兴业证券:聚焦“信运半”+“中特估”
兴业证券认为,在当前的市场中,一方面是对经济数据带来的预期差修正,另一方面是市场本身在当前这个阶段对于基本面、景气边际变化的关注,均有望推动阶段性的复苏交易,尤其在“中特估”、“一带一路”带来的估值弹性加持下,应当予以重视。
配置上,关注:1)“数字经济”五朵金花、60大细分行业内部轮动,当前关注信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国资云、操作系统)、运营商、半导体;2)“中特估”:能源链、“一带一路”、运营商;3)业绩确定性强且拥挤度低的方向:出行链+创新药。
6. 民生证券:关注打破“低波动”的力量
民生证券认为,打破国内外“低波动”交易的因素可能正在出现,关注海外从“衰退”交易向“滞胀”的回摆,以及我国贸易结构转变催生的新机遇。打破国内外“低波动”交易的因素可能正在出现。
配置上,推荐资源+重资产组合作为主线:工业金属(铜、铝)、能源(油、煤炭)、贵金属(金、银);重资产+国企央企(炼厂、建筑、钢铁),运输(油运、干散、化学品运输、港口);消费的新大陆正在出现。
7. 广发证券:部分“困境反转”板块或将有不错的修复空间
当前市场上关于中国经济“通缩”论调过于悲观,反而使部分板块估值回调到低位成为类期权,一旦出现积极变化则有不错修复空间。评估后占优的包括:投资链(商用车/普钢/玻璃玻纤)、医药(生物制品/中药/化学制药)、地产链(家具/照明设备)、服务业及可选消费(一般零售/航空/旅游/服装)、环保。
配置上,继续聚焦“思•变”三重奏:
1)政策反转:“中特估——央国企重估”和“数字经济AI+”成为本轮信用扩张新抓手(算力整机芯片/传媒/光模块/数据要素/电力/通信运营商/交运等);
2)困境反转:优选低估值高Δg(消费建材/商用车/创新药/中药);
3)美债反转:数字经济AI+二次增长曲线(互联网平台经济)、央国企重估(电力/通信运营商/建筑);广义流动性敏感+成长:创新药/器械/黄金;扩内需消费优先&消费升级(啤酒/纺服)。
8. 国君证券:市场处于结构做多窗口期
国君证券认为,目前股票仍处在结构做多的窗口,2023年更多的是一个底部抬升、市场中枢上移的过程。上证3400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和充分换筹的过程。
继续看好低位成长,关注传统细分扩散。1)低位成长:医药(创新药),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2)受益于复苏、一季报有望超预期的成长性的细分:啤酒/食品/出行链,以及受益于中特估+类债资产的重估:建筑/化工。3)国内数字化政策+海外创新大周期,公募整体低配,中期产业大主题。强势股仍有空间,但要注意风险控制。关注行情轮动:计算机(数字经济)、通信(数据要素)、传媒(影视/游戏)。
9. 西部证券:仍是整固期 耐心等待基本面回归
西部证券认为,随着宏观数据的持续改善,叠加季报期的临近,交易情绪高位回落,市场正在逐步回归基本面,短期市场仍然处在整固期。随着4月下旬对于经济与业绩的预期逐步夯实,叠加5月初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市场中枢有望迎来进一步的上移。
建议配置:医药中消费属性较强的消费医疗、中药、药房、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和经济修复相关度较高的酒店机场,餐饮旅游,电力,工程机械等,地产链上的家电,建材,轻工等行业;消费电子中的存储、面板等细分行业。
10. 中泰证券:二季度市场整体或仍以调整为主
中泰证券认为,二季度海内外风险犹存,市场整体或仍以调整为主,建议关注医药板块,军工、半导体等国家安全板块,以及央企公用事业等主线。具体来看:
1)包括中药、医疗器械、OTC、药店等在内的医药板块的景气度将贯穿全年,甚至更长的周期,逢调整可逐步布局;2)今年军费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叠加供应链安全和军工集团国企改革的催化,军工板块或存在较大的结构性机会;半导体等安全板块或有更大力度政策支持,倒逼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3)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低估值高分红的央企龙头仍是A股估值“洼地”,价值实现有望重塑央企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