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数千亿美元有望流向美股?
uSMART盈立智投 04-12 20:10

流入货币基金的资金中有多少只是压力资金(一旦系统性风险消散这些资金可能会回到资产市场),这对于美股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3月银行业危机没有出现系统性后果,近几周流入货币市场基金的近5000亿美元现金可能会回流至更广泛的市场。随着投资者评估美国地区性银行倒闭和瑞士信贷在欧洲破产的影响,信贷环境可能会因此进一步收紧。但对系统性传染的担忧至少看起来有所消退。

多数投资者似乎不愿认为,另一场更广泛的经济冲击将由此展开,他们更愿意认为,整个事件只是加速了美联储紧缩政策的结束。举例来说,尽管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从数据中寻找新的衰退线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未来美国或全球经济不会陷入深度衰退。

美国政府和欧洲央行编制的系统压力监测指数回落至3月8日硅谷银行破产前的水平,甚至更低。例如,欧洲央行针对美国的系统风险指标已经回到了一年来的最低水平。

因此,一个大问题是,自上月初硅谷银行破产以来,涌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3500多亿美元资金何去何从。今年迄今,流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已超过5000亿美元。由于相对安全的政府票据和美联储逆回购利率接近5%,而大多数银行的存款或储蓄利率吸引力较低,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利差,大部分资金仍然会留在货币基金。

这就是摩根大通策略师Marko Kolanovic及其团队所说的股票和长期债券现在必须克服的“5%的无风险利率门槛”。

在看空市场的人士看来,在美联储停止提高政策利率之前,这可能仍是一种消耗——将更多银行存款吸进货币基金,直到银行利率水平开始与之匹配,但随后随着成本上升,银行将被迫进一步压缩放贷,并增加衰退风险。

当然,美联储的反应速度再次成为关键——下个月再次加息可能只会放大问题。由于3个月至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仍存在约160个基点的倒挂,这是40年来倒挂幅度最大的一次,投资者甚至没有什么意愿退出美国国债市场。

但假设经济衰退得以避免——甚至假设第一季度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的技术性衰退已经过去,并已被市场消化——那么,3月份极端的货币基金流动可能会出现某种再平衡。

3月份3500亿美元流入货币基金——全部流入政府投资工具,使货币基金资产总额达到创纪录的5.3万亿美元——其中有多少只是压力资金(一旦系统性风险消散这些资金可能会回到资产市场),这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此前随着疫情冲击的展开,尽管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已降至零,流入货币基金的资金在2020年前4个月跃升了约1.1万亿美元。但在2020年5月至当年年底期间,超过三分之一的资金再次流出——可能是认为一旦经济复苏,接近于零的利率将使资金成为“死钱”。

2008年底雷曼兄弟破产后,近4000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货币基金——尽管其中一些基金存在信贷担忧——但到2010年初已经完全撤出。

但这一次将不同于前两次。在美联储40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之后,票据和回购的相对利率吸引力应该会让今年的资金流动更具粘性——除非直到美联储开始大幅放松利率。

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及其团队观察了每周的投资变化,认为“在美联储大举降息、每股收益预期触底之前”,现金将继续跑赢。

然而,如果银行业危机实际上不是系统性的,深度衰退也没有随之而来,一些机构投资资金可能仍会重新平衡。

本月,标普500指数2023年全年盈利增长预期首次降至略低于零的水平,低于一年前约10%的普遍预期。但2024年的利润增长预期超过了12%,并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

美国银行的“牛熊”指标——基于高频资金流动和投机仓位——仍未显示出明确的信号,目前仅略高于它所认为的“买入”信号。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