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我们重视的和我们忽视的:我们仍然走在货币宽松的大道上
格隆汇 04-11 08:37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元证券杨为敩,作者:杨为敩

摘要

1、这一轮大家都关注了疫后复苏,但没有关注外围的货币收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发达国家的鹰派加息的直接后果是:全球的货币增长因此而大幅下降,继而从金融属性的角度压制了大宗商品的价格;

2)PPI的下滑尚未结束,后续PPI可能会下滑到-5%附近甚至更低的水平。

2、商品的预期差在这个时点显得非常重要,毕竟之前我们没有经历过这种内外政策的巨大背离:

1)如果商品价格还会深跌的话,这种复苏就显得更加非主流,荣枯真正的分水岭是名义增长率,虽然GDP往上抬了,但价格也许还会扯着名义增长率往下走;

2)今年的名义增长率也许不如去年Q4,PPI可能会拖累名义增长率2.6%左右,CPI已经对名义增长率造成了0.7%的拖累,如果让今年的名义增长率与去年Q4持平的话,GDP必须要升至6.2%或以上;

3)在这种全球价格收缩的环境之下,今年的企业表观感受甚至可能不如去年。

3、当前的周期可能仍然在左侧,货币政策应该还在宽松的状态之内,后续降准和降息都可能看到:

1)必须要知晓的事实是:去年面对着起起落落的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表现非常冷静,在去年Q2和Q4因疫情而导致的经济短时衰退时,货币政策并没有相应放宽货币去对冲经济增长,因此,现在货币政策的位置和去年Q3的基本面是匹配的;

2)如果今年的名义增长率还不如去年Q4的话,那应和去年Q3差得更远,这导致货币政策不但不会因为疫后复苏而收紧,反而可能会更坚定地走在宽松的道路上;

3)LPR代表着资金成本,而名义增长率则代表着资金回报率,现如今,资金成本和收益之间已经略微倒挂。一旦后续名义增长率有更为明显的降幅,降息是一个必选项。

4、至于何时周期才能走到右侧,其必要条件是PPI需要终止下行,这不是个短期能完成的事情:

1)经验上,在美欧中日四大经济体中,最少有两个经济体施行了明确的宽松政策,且各自的宽松至少维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止住PPI下行的步伐;

2)PPI的见底至少要等到今年临近年末之时,今年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货币政策应还是宽松的。

5、今年的流动性是第一配置线索,剩余流动性是第二配置线索:

1)所谓流动性是赌货币宽松,当前纯债品种的配置价值是可观的,前期利率债和信用利差已经大幅price-in了经济的疫后复苏所遭受的利空,但对后续回报率的下降及货币宽松定价不足;

2)所谓剩余流动性,是在流动性和实体产生裂口的情形之下,赌资产荒的深化和短期不可证伪的资产行情。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利率债上适当维持长久期,另一方面,成长股科技股的行情也许还没有走完。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

正文

这一轮大家都关注了疫后复苏,但没有关注外围的货币收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鹰派加息的直接后果是:全球的货币增长因此而大幅下降,继而从金融属性的角度压制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当然,目前我们虽然已经看到了PPI的明显下滑,但从目前新低的全球M2增长推算,这种下滑尚未结束,后续PPI可能会下滑到-5%附近甚至更低的水平。

商品的预期差在这个时点显得非常重要,毕竟之前我们没有经历过这种内外政策的巨大背离。

1)如果商品价格还会深跌的话,这种复苏就显得更加非主流,荣枯真正的分水岭是名义增长率,虽然GDP往上抬了,但价格也许还会扯着名义增长率往下走。只有名义增长率才能代表企业通过经营业务所获取利润的能力,也只有名义增长率才能表达企业的冷暖体感。而价格向下重估对名义增长率的拖累不容小视,简单测算的话,如果PPI今年向下的幅度为5.7个百分点左右的话,那名义增长率受此影响将被拖累2.6个百分点。

2)照此推算的话,也许今年的企业表观感受甚至不如去年。GDP改善只代表着产品销路好,但价格向下代表着单个产品毛利率的减少。除了PPI可能会压降2.6个百分点名义增长率之外,CPI当前已经压降名义增长率的幅度为0.7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如果让今年的名义增长率维持在去年Q4的水平的话,GDP必须要升至6.2%或以上,这是个很难达成的目标。

当前的周期可能仍然在左侧,那么,货币政策应该还在宽松的状态之内。

1)去年面对着起起落落的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表现是非常冷静的,这是货币继续宽松的一个重要安全垫。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在去年两次因疫情而导致的经济短时衰退时,并没有相应放宽货币去对冲经济增长,因此,现在货币政策的位置和去年Q3的基本面是匹配的,如果今年的名义增长率还不如去年Q4的话,那应和去年Q3差得更远,这导致货币政策不但不会因为疫后复苏而收紧,反而可能会更坚定地走在宽松的道路上。

2)从价的角度来说,LPR代表着资金成本,而名义增长率则代表着资金回报率,现如今,资金成本和收益之间已经略微倒挂。往后看的话,如果资金回报率较去年Q4继续下降的话,则资金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倒挂幅度会更大,这意味着,当前的宏观政策尚没有对接下来的经济回报率的下降出台应对政策,一旦后续名义增长率有更为明显的降幅,那么降息也变成了一个必选项。

至于何时周期才能走到右侧,其必要条件是PPI需要终止下行,这不是个短期能完成的事情。历史上,在美欧中日四大经济体中,最少有两个经济体施行了明确的宽松政策,且各自的宽松至少维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止住PPI下行的步伐。当前来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只有中国是宽松的,且中国宽松的幅度很明显要低于美欧收紧的幅度,照此来看,PPI的见底至少要等到今年临近年末之时,今年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货币政策应还是宽松的。

在资产配置上,后续应该还是债券时间。今年的流动性是第一配置线索,纯债品种的投资性价比在各类资产中应居前,况且,前期利率债和信用利差已经大幅price-in了经济的疫后复苏所遭受的利空,但对后续回报率的下降及货币宽松定价不足,当前纯债品种的配置价值是可观的;剩余流动性则是今年配置的第二大线索,在流动性和实体产生裂口的情形之下,我们可以在利率债上适当维持长久期,也要关注成长股科技股的行情也许还没有走完。

注:本文来自国元证券于2023年4月10日发布的《我们重视的和我们忽视的:我们仍然走在货币宽松的大道上》;分析师:杨为敩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