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海内外发生了诸多事件,硅谷银行倒闭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暴露欧美银行体系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的潜在风险,这些事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和股市的运行。展望4月,全球市场会有哪些新变化?对港股又有何影响?
港股恒生指数从去年10月底的14597点见底反转,1月27日达到阶段性高点22700点,最大涨幅超过50%;2月开始持续回调,3月20日达到18829点之后有所反弹。就下跌幅度而言,港股本轮下跌回吐前期近50%的涨幅,短期或继续震荡消化,但全年维度下海通证券对港股依然乐观,下文将具体分析:
海外风险尚未停歇,盈利复苏尚不扎实,短期港股向上或有压力
尽管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的风险逐渐平息,但高利率环境仍可能诱发类似事件,市场恐慌情绪也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债务风险:新兴市场主权债务风险增加,2021年智利、乌克兰外债已占GDP 70%左右;欧元区自2022年以来连续加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府部门杠杆率已接近甚至超过欧债危机时期水平;日本实施YCC政策加剧了债务压力,2022年日本外债占GDP比重达102%。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债务风险值得警惕,港股市场作为离岸市场,海外危机一旦爆发,难免会受到冲击。
从基本面看,尽管短期国内经济已经走向复苏,但传导至上市公司盈利依然需要时间,由于PPI受同期基数较高影响降幅扩大,且企业营收降幅大于成本降幅,1-2月份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4月港股上市公司相继进入业绩发布高峰期,而港股上市公司基本面取决于国内,因而短期港股或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建议持续关注港股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
中长期看,美联储加息渐进尾声,港股资金面压力有望显著缓解
尽管短期港股依然承压,但全球金融风险也将促使美联储调整加息政策,市场也预期美联储政策将加速转向,进而有望缓解港股流动性压力。根据FedWatch,截止3月31日市场预期5月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概率为51.6%,加息25BP的概率为48.4%。
同时,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最早于6月有2.2%的概率降息,到年底降息概率升至89.4%。若美联储结束加息,预计港股有望加速上行,通过复盘2000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至首次降息期间的市场表现,总结港股和A股可能的走势。具体而言:
2000/5-2001/1港股恒生指数上涨6.7%,A股万得全A指数上涨19.08%。美联储于2000年5月最后一次加息50BP,美债利率也几乎同时见顶回落,反映了市场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此后互联网泡沫破灭使股市和经济遭受双重冲击,为应对经济下行和股市暴跌,美联储于2001年1月下调基准利率50BP至6%。2000年5月-2001年1月期间,港股同时受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以及互联网泡沫破灭双向影响,呈震荡之势,恒生指数区间内涨幅6.7%,万得全A涨幅19.08%。
2006/6-2007/9港股恒生指数上涨58.87%,A股万得全A指数上涨262.83%。由于房地产降温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于2006年6月最后一次加息25BP,10年期美债利率也同时见顶回落。此后随着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于2007年9月下调基准利率50BP至4.75%。2006年6月-2007年9月期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同时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使港股吸引众多投资者目光,这一阶段A股和港股表现均较好,恒生指数上涨58.87%,万得全A上涨262.83%。
2018/12-2019/7港股恒生指数上涨4.52%,A股万得全A指数上涨20.49%。随着经济增长预期不断下调,美联储于2018年12月最后一次加息25BP,而美债利率早于2018年11月见顶回落,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下行的担忧。此后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国通胀疲弱,经济衰退风险升高,美联储于2019年7月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BP至1.75%。2018年12月-2019年7月期间,由于美联储停止加息预期改善港股流动性,同时我国全面降准提振市场信心,这一阶段A股和港股估值有所修复,恒生指数上涨4.52%,万得全A上涨20.49%。
国内经济持续复苏趋势未变,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落地,有望支撑港股基本面
上文分析了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有利于改善港股资金面,并且通过复盘进行验证,进一步看港股基本面方面会有何期待?
经济方面,我国1-2月经济数据大幅改善,消费和地产数据改善是亮点,往后看3月经济有望继续改善。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表示,3月份经济表现比1、2月份更好。从高频数据看,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回升,且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
政策方面,预计政策将持续发力,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全国各地密集调研,并做出重要表态,在湖南调研时表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高端制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预计4月即将召开的国常会和政治局会议可能进一步出台扩内需、促消费以及支持企业发展等相关政策。
此外,近期腾讯、美团、快手相继公布22Q4业绩,均超过彭博一致预期,且3月国内相继发放2023年进口游戏版号和3月份国产游戏版号,有助于改善市场对于后续港股互联网业绩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