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呀~下面早报君先带大家看看过去24小时全球股市热点。
美股方面,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63%,标普500指数跌0.08%,道指跌0.34%。行业板块方面,除半导体、高科技、公用事业、原料和通讯分别收涨1.84%、1.16%、0.68%、0.63%和0.16%外,标普其他6大板块悉数收跌:房地产、能源、金融、工业收跌0.5%以内,日常消费和医疗分别收跌0.98%和1.67%。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KWEB涨0.12%。台积电涨2.87%,Q1部分芯片设计厂持续降低晶圆代工投片量,台积电等厂商接单受影响。阿里涨3.19%,计划在土耳其投资超10亿美元,建立物流枢纽和数据中心;马云将不再控制君瀚和君澳持有的蚂蚁集团多数投票权,阿里巴巴或任何其他股东均不控制蚂蚁集团。拼多多跌0.46%,京东跌1.82%。理想涨5.3%,蔚来涨3.76%,小鹏跌1.98%。滴滴跌5.56%,B站跌5.76%,2022年前9月净亏损约60.11亿元,增发新股约4.1亿美元用于回购可转债。瑞幸咖啡跌1.53%,富途涨2.36%,名创优品涨3.12%。新东方涨3.57%,好未来涨8.08%,高途跌6.8%。
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苹果涨0.41%,苹果在为印度首家Apple Store招募员工,已公布许多职位的招聘计划,最快于本季度在印度开设第一家旗舰店。微软涨0.97%,谷歌涨0.73%。特斯拉涨5.93%,为在新加坡以燃油车换购新车的买家提供最高1万新元的折扣,此外,特斯拉降价后ModelY车型国内交付时间加长。Meta跌0.42%,福特涨0.87%,由于全球通货膨胀、欧洲电动汽车需求疲软,福特与SK Innovation电池部门SK On决定,取消在土耳其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厂计划。高盛涨1.41%,正在着手进行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该行已确定本周将裁减约3200个职位,该行领导层的裁员力度比竞争对手更大。(更多美股资讯与分析可移步美股研习社,ID:glh-live)
A股方面,两市延续近期升势,沪指突破200日线,为连续第6个交易日上涨,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约1.4%创2个月新高,沪深300指数创逾3个月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58%报3176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均涨0.7%。两市2960股上涨,1780股下跌,成交额8070亿,北上资金净买入77亿,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净买入。两市个股多数上涨,题材概念整体表现活跃,有色金属、白酒板块全天强势,紫金矿业接近涨停;券商股集体上涨;熊去氧胆酸、新冠药概念尾盘拉升;猪肉、鸡肉、汽配、苹果概念股活跃。军工股领跌,中航重机跌超4%。
港股方面,三大指数全天表现强势,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15%,恒指、国指分别涨1.89%及1.99%,二者均刷新阶段新高。南下资金净流入13.21亿港元,大市成交额为1564亿港元。盘面上,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权重科技股集体走强,阿里巴巴大涨近9%站上110港元,小米大涨近8%;国际金价上涨,黄金等有色金属股全天维持领涨行情,教育股再度活跃,新东方在线再创新高,市值超600亿港元;香港与内地通关,餐饮股、濠赌股、航空股等集体拉升,港口航运股、燃气股、保险股、生物医药股齐涨。另一方面,电力股全天表现萎靡,汽车股普跌,香港本地股高开低走明显,周大福、莎莎国际均走低。
全球主要资产价格方面,美债收益率跌至三周新低,美元指数最深跌0.9%,一度自去年6月来首次跌破103关口,创七个月新低,离岸人民币涨超600点至五个月新高。
美国原油期货收涨0.86美元,涨幅1.16%,报74.63美元/桶,日内最高涨近3美元,一度升破76美元,至1月4日来最高。欧美天然气大涨,美国天然气一度涨超11%。纽约黄金期货收涨0.4%,报1877.80美元/盎司,创八个月新高。伦铜涨3%至逾半年高位,铝锌均涨6%至三周半最高。
昨日至今早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1. 两位美联储高官再泼冷水:支持加息到5%以上且长时间保持
两名美联储官员周一表示,美联储可能需要将利率提高到5%以上,然后才会暂停加息并在高利率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官员的讲话与当前的市场预期有所背离。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一致认为,通胀比预期的更加持久,可能需要将利率上调至5%以上,并且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高位。与此同时,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称,倾向于最终加息至5.00%-5.25%,然后维持到2024年。
2. 巴菲特继续减持比亚迪 持股比例降至13.97%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伯克希尔2023年1月3日卖出了105.8万股比亚迪H股,将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从14.06%降至13.97%,减持均价191.44港元/股,总价值约2.03亿港元,仍持有约1.53亿股。这是港交所第七次披露巴菲特减持比亚迪H股,累计减持7166.75万股,累计套现153.05亿港元。
3. 财政部、税务总局:2023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吿,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4. 高盛再唱多中国资产:股汇将继续上涨 A股或再涨15%!
高盛策略分析师Kinger Lau在周一最新的报吿中表示,鉴于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快于预期,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互联网板块利润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资本市场有望继续上涨。其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价从70上调至80(15%上行空间),同时预计人民币到年底将升至1美元兑6.5元人民币。
5. 权威渠道:辉瑞特效药医保谈判基本未降价 非网传的600多人民币
医保谈判1月8日结束后,国家医保局立即公布了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新冠药物谈判结果,其中辉瑞新冠药Paxlovid因“报价高”未能纳入医保。有传闻称辉瑞实际的报价是600多元,但距离国家医保局的底线还比较远。从权威渠道获悉称,辉瑞在此次医保谈判中基本未降价,并非网传报道的600多元。Paxlovid目前在中国的售价是1890元人民币(在去年12月28日从2300元下调至1890元)。
6. 太“壕”了!量化私募一员工捐款1.38亿
1月9日,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在官微发文称,2022年度,幻方量化共计向慈善机构捐赠2.2138亿元。除此以外,公司员工“一只平凡的小猪”个人向慈善机构捐赠1.3800亿元。以上合计3.5938亿元均已完成打款,将支持15家慈善机构的23个公益项目。
7. 印度考虑取消大米出口禁令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的政府部门在积极考虑,撤销对大米出口的一些限制措施,因为国内米价已经稳定,政府的库存已经足以满足社会福利项目的需求。知情者称,印度官员还考虑,为控制价格,在当地市场出售约200万吨的国家储备小麦,可能以固定价格向包括面粉厂在内的用户出售。
8. 苹果从印度出口的iPhone翻一番 达到创纪录的超25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在去年4月到12月期间,从印度出口了超过25亿美元的iPhone,几乎是上一财年(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全年出口总额的两倍。其中,中国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和纬创各有超过10亿美元,和硕联合科技到今年1月末约有5亿美元。
9. 劳斯莱斯2022年销量续刷百年纪录达6021辆
英国汽车制造商劳斯莱斯表示,2022年销售6021辆汽车,高于2021年的5586辆,创下销售纪录。美国仍是其第一大市场,销售量约占35%。据了解,劳斯莱斯车型平均售价约为53.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1.89万元)。
10. 韩国飞中国机票一票难求
由于中国优化防控措施,航空出行的需求得到提振,韩国飞中国机票变得供不应求。截止到本月底,主要航企直飞中国的航班座位几乎都已经售罄。在韩国的票务网站上,连中转赴华的机票也很抢手,目前仁川到北京的票价最高被炒到约合1万元人民币,是去年的好几倍。
11. 海南三亚:拟将低空旅游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设专项扶持资金发展低空旅游
据海南三亚市政府官网9日消息,三亚市司法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三亚市促进低空旅游发展暂行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吿。其中提到,三亚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低空旅游发展工作,将低空旅游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省、市有关规划,结合本市实际,组织编制市低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支持低空旅游创新发展,推动低空旅游产业与酒店民宿、会议展览、节庆赛事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征求意见稿指出,三亚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低空旅游业的促进发展。
12. 马斯克个人财富损失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自2021年11月以来净资产损失近2000亿美元,一举打破了历史上个人财富损失最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美国《福布斯》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马斯克的净资产从2021年11月的3200亿美元峰值下降至今年1月3日的1380亿美元,而另有消息源表明,其实际的资产损失可能接近2000亿美元。
13. 特斯拉降价后ModelY车型国内交付时间加长
特斯拉ModelY车型在国内交付时长从1-4周延长到2-5周。此前,特斯拉中国宣布对国产Model 3后驱版、高性能版,及Model Y后驱版、长续航版、高性能版等五款车型进行降价,降幅最高超13%。
14. 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光威复材遭原始股东拟清仓减持
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光威复材1月9日晚间发布公吿,在多次减持后,公司原始股东再次抛出减持计划,并拟将所持有的剩余股份全部减持。截至公吿披露日,信聿合伙持有2591.7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9%。
15. 消息称高盛本周启动裁员3200人计划 逾三分一来自交易及银行部门
华尔街投行相继裁员,消息人士称,高盛将于本周中期开始,启动最多裁员3200人的计划,当中逾三分一来自其核心的交易及银行部门,反映该行致力削减开支。高盛同时准备公布一个新部门的财务数据,该部门拥有信用卡及分期贷款业务,预期录得税前亏损逾20亿美元。
16. 全聚德:停牌核查结束,1月10日复牌
1月9日晚间,全聚德公吿,公司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相关事项开展了相关核查工作。鉴于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将于1月10日开市起复牌。此前,全聚德股票自2022年12月16日至2022年12月30日,股票交易累计出现异常波动4次,股价涨幅为106.23%,累计换手率为 183.79%。
17. 吉利汽车: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为1650000部,增长约15%
吉利汽车公吿,集团于2022年12月的总销量为146,017部,同比减少约8%。2022年全年总销量为1,432,988部,增长约8%。董事会将本集团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为1,650,000部,较2022年所实现的总销量增长约15%。
18. 东尼电子:与客户签订碳化硅衬底采购合同 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199%到229%
东尼电子公吿,子公司东尼半导体与下游客户T签订《采购合同》,约定东尼半导体2023年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13.50万片,含税销售金额合计6.75亿元;2024年、2025年分别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30万片和50万片。同日公吿,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到1.1亿元,同比增加199.28%到229.2%。
1. 破115年纪录!瑞士国家银行料亏损1320亿瑞士法朗
瑞士国家银行估计,2022年将录得亏损1320亿瑞士法朗,为115年历史上的最大亏损,原因是受到股市下跌及债市的冲击;瑞士国家银行即瑞士央行,但有别于其他央行,瑞士央行是积极投资于股票市场,瑞士央行表示,估计有1310亿瑞士法朗是汇市仓位亏损,在瑞士法朗长期的操作中,买入了超过8000亿瑞朗股票及债券。不过,持有黄金的仓位录得4亿瑞士法朗的收入。3月6日将公布详细表现。
2. 深圳:到2025年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财富管理机构不少于100家,注册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WFOE PFM)试点机构不少于300家。
3. 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标超5.5%
近段时间,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绩单,并确定了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截至1月8日,至少有济南、青岛、长沙等六个城市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速目标,数值集中在5.5%至7%之间。
4. 韩国统计厅:韩国可能在202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韩国统计厅此前预测,该国有望于202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老年人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2022年,韩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5%,到了2025年,该占比数预计将达到20%以上,这意味着韩国将从2025年开始正式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消息称,韩国从老龄化社会“晋级”为超级老龄社会,用时仅7年,比日本还快3年,创下世界之最。
5. 日本企业或将因人口老龄化出现倒闭潮
据纽约时报,日本不少中小企或将因为没有继任者而出现倒闭潮,到2025年,有约63万间还在盈利的中小企,可能会因此倒闭,经济损失将达到1650亿美元。根据去年中的市场资料显示,日本社长的平均年龄为60.3岁,70岁以上的社长占日企比例高达24.9%,接近四分之一日企,仍然由高龄社长所领导。
1. 发改委: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据国家发改委,1月3日~6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93∶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2. 中指研究院:上周楼市整体成交由升转降 一线城市上涨显著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周各线城市成交整体环比由升转降,一线城市同环比均上涨。环比来看,上海大幅上涨,北京、宁波、韶关分别领跌各线城市。库存总量环比略降,降幅为0.37%。中指研究院指出,上周楼市整体同环比均下降。各线城市中,一线城市整体上涨,上海环比上涨1.5倍;二线城市环比下降逾六成,三线城市同比小幅上涨。库存总量环比略降,温州增幅最大。
3. “阳康”后进补需求大增:钙片、蛋白粉部分断货,益生菌销量同比增长5倍
随着“阳康”人群的增加,一些康复后“进补”类消费品开始热销。柑橘橙类、蛋白粉、维生素、益生菌等销售量近期大幅上涨。根据唯品会数据,增强免疫力的产品近期尤其受到关注,进入2023年1月以来,益生菌销量同比增长5倍以上,维生素销量同比增长119%。中医保健品销量同比增长165%,营养保健品牌汤臣倍健销量同比增长181%。
4. 台版芯片法三读通过 关键产业研发费25%可抵减营所税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台湾立法院会上周六(7日)三读通过修订产业创新条例第10条之2及第72条条文,未来半导体、5G、电动车等技术创新且居国际供应链关键地位公司,研发费用的25%以及购置先进制程的全新机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减当年营所税。
5. 美国2022年轻型车销量1370万 创2011年以来新低
据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美国2022年轻型车销量达为1370万辆,为2011年以来最低的全年总销量。半导体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是销量同比下降8.2%的主要原因。由于芯片供应紧张,汽车制造商优先生产高配置的轻型卡车,整个轻型卡车领域(包括皮卡、SUV、Crossover和小型货车)在2022年获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