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2023年投资策略:科技产业链再平衡,创新兼顾安全
格隆汇 11-25 09:09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许英博 徐涛 杨泽原等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科技产业效率创新与安全的再平衡将成为科技产业投资的主线。效率维度,在当前国际形势、宏观趋势、产业政策背景下,坚定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的韧性发展机遇,维持整体向好、结构化提速的乐观判断,建议重点关注以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数字经济、互联网电商&广吿等重点场景高确定性筑底复苏机遇。安全维度,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逆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提升安全可控在科技产业领域中的地位,本土科技中产业链安全、信创安全、数字经济安全相关的半导体、计算机、云网等板块值得关注。估值维度,目前A股以及全球科技板块的估值处在过去五年的低位,板块相对投资价值凸显,估值有望逐步得到修复。当前时点,我们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半导体、信创安全、运营商等战略地位显著、产业安全相关、业绩高确定性向好的相关细分板块。中期维度,建议关注估值低位,后续基本面与估值高确定性修复机遇的智能汽车、电池与材料、消费电子、数字经济以及港股互联网等细分领域。

市场回顾:基本面疲软、外部扰动导致科技板块承压,但随着产业复苏,结构性机遇显现。

2022年初至今,国内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增速放缓,基本面压力相对较大,叠加国际贸易冲突、高通胀、美联储加息等宏观及外部扰动,板块大幅回撤,年初至今,A股科技板块整体下跌近30%,港股、美股科技股分别下跌50%、30%。估值角度,全球科技板块估值均处在过去五年的历史低位。展望2023年,我们判断随着基本面的逐步好转,科技板块在产业政策、经济复苏、需求好转等因素的带动下,基本面具备韧性的A股以及中概股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投资主线:围绕创新与安全两大方向进行配置,短期看安全,中长期看效率。

展望2023年,我们判断A股科技板块将围绕创新与效率提升、产业安全两大主线展开。

1)创新带动社会效率提升。科技的发展将带动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中长期维度下,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基本面的改善,重点场景的效率提升与复苏亦值得关注,智能汽车、电池与材料、智能终端、互联网电商&广吿&游戏等板块在基本面触底后仍有修复空间。

2)产业安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党的“二十大”加大对科技产业的关注,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效率基础上更加强调安全可控。从投资角度,安全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产业链安全、信创安全、数字经济安全相关的半导体、计算机、云网等板块值得关注。

创新发展: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基本面逐步复苏,创新有望带动效率的持续改善。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科技行业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1)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70万辆,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36.8%,下半年将好于上半年,并相对看好智能车产业链、汽车零部件、混动技术以及两轮车的投资机遇。电动化也将伴随智能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持续成长,并在未来面临新的应用场景如储能、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开发。

2)智能终端领域,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望逐步复苏(预计全球/国内同比+5%/5%),并带动手机产业链的复苏,VR、折叠屏、汽车智能等蓝海增量值得关注。

3)数字经济领域,通信赋能、物联网、文化数字化等方向具备长期机遇。

产业安全:围绕产业链安全、信创安全、数字基建安全进行布局。

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可靠供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1)产业链安全相关的半导体板块。美国对华半导体限制升级,推进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设相关环节有望持续受益。

2)信创安全相关的计算机板块。以信创为抓手,数字化、国产化持续推进,以CPU/GPGPU为代表的PC、服务器相关软硬件以及工业软件等是重点方向。

3)数字基建安全相关的云网领域。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需求持续加强,运营商的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业务有望高速发展。

中概股:平台经济预期逐步触底,并关注造车新势力产品与份额的提升。

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平台经济的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转,监管也走向常态化。2022年8月以来,社零等数据波动复苏,有望带动互联网电商与在线广吿的逐步好转。游戏版号方面,2022年4、6、7、8、9月分别发放45/60/67/69/73个版号,相较去年有所改善。利润端,在降本增效推动下,互联网公司有望进一步释放盈利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估值层面,当前港股互联网公司估值处在历史低位,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投资人的悲观预期。另外,造车新势力经过前期大幅调整,风险逐步释放,2023年随着新车型的释放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造车新势力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风险因素:

全球与国内疫情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国内政府与企业IT支出不达预期的风险;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持续趋严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美元走强导致的汇兑风险;相关产业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全球流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企业新业务投资导致利润与现金承压的风险;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经过此前的大幅调整,围绕创新、安全两大方向,A股科技产业有望复苏,呈现结构性投资机遇。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1)创新发展:具备明确复苏机遇的重点场景,如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相关方向。

2)产业安全:产业链安全相关的半导体、信创安全相关的计算机、数字基建安全相关的云网三大方向。

3)中概股:建议逐步关注经过长期调整,估值性价比突出,基本面占优的一线港股互联网公司以及产品力突出、份额提升的造车新势力。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