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 ;作者:許英博 徐濤 楊澤原等
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科技產業效率創新與安全的再平衡將成為科技產業投資的主線。效率維度,在當前國際形勢、宏觀趨勢、產業政策背景下,堅定看好中國科技產業的韌性發展機遇,維持整體向好、結構化提速的樂觀判斷,建議重點關注以智能汽車、智能終端、數字經濟、互聯網電商&廣吿等重點場景高確定性築底復甦機遇。安全維度,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逆全球化趨勢將進一步提升安全可控在科技產業領域中的地位,本土科技中產業鏈安全、信創安全、數字經濟安全相關的半導體、計算機、雲網等板塊值得關注。估值維度,目前A股以及全球科技板塊的估值處在過去五年的低位,板塊相對投資價值凸顯,估值有望逐步得到修復。當前時點,我們建議投資人重點關注半導體、信創安全、運營商等戰略地位顯著、產業安全相關、業績高確定性向好的相關細分板塊。中期維度,建議關注估值低位,後續基本面與估值高確定性修復機遇的智能汽車、電池與材料、消費電子、數字經濟以及港股互聯網等細分領域。
▍市場回顧:基本面疲軟、外部擾動導致科技板塊承壓,但隨着產業復甦,結構性機遇顯現。
2022年初至今,國內以及全球科技產業增速放緩,基本面壓力相對較大,疊加國際貿易衝突、高通脹、美聯儲加息等宏觀及外部擾動,板塊大幅回撤,年初至今,A股科技板塊整體下跌近30%,港股、美股科技股分別下跌50%、30%。估值角度,全球科技板塊估值均處在過去五年的歷史低位。展望2023年,我們判斷隨着基本面的逐步好轉,科技板塊在產業政策、經濟復甦、需求好轉等因素的帶動下,基本面具備韌性的A股以及中概股估值有望得到修復。
▍投資主線:圍繞創新與安全兩大方向進行配置,短期看安全,中長期看效率。
展望2023年,我們判斷A股科技板塊將圍繞創新與效率提升、產業安全兩大主線展開。
1)創新帶動社會效率提升。科技的發展將帶動社會整體效率的提升,中長期維度下,隨着經濟的復甦與基本面的改善,重點場景的效率提升與復甦亦值得關注,智能汽車、電池與材料、智能終端、互聯網電商&廣吿&遊戲等板塊在基本面觸底後仍有修復空間。
2)產業安全。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黨的“二十大”加大對科技產業的關注,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效率基礎上更加強調安全可控。從投資角度,安全的重要性持續提升,產業鏈安全、信創安全、數字經濟安全相關的半導體、計算機、雲網等板塊值得關注。
▍創新發展:智能汽車、智能終端、數字經濟等基本面逐步復甦,創新有望帶動效率的持續改善。
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科技行業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1)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我們預計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70萬輛,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36.8%,下半年將好於上半年,並相對看好智能車產業鏈、汽車零部件、混動技術以及兩輪車的投資機遇。電動化也將伴隨智能電動車滲透率的提升持續成長,並在未來面臨新的應用場景如儲能、機器人領域的持續開發。
2)智能終端領域,我們預計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有望逐步復甦(預計全球/國內同比+5%/5%),並帶動手機產業鏈的復甦,VR、摺疊屏、汽車智能等藍海增量值得關注。
3)數字經濟領域,通信賦能、物聯網、文化數字化等方向具備長期機遇。
▍產業安全:圍繞產業鏈安全、信創安全、數字基建安全進行佈局。
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科技產業基礎設施可靠供給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我們建議重點關注:
1)產業鏈安全相關的半導體板塊。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升級,推進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速,設相關環節有望持續受益。
2)信創安全相關的計算機板塊。以信創為抓手,數字化、國產化持續推進,以CPU/GPGPU為代表的PC、服務器相關軟硬件以及工業軟件等是重點方向。
3)數字基建安全相關的雲網領域。數據安全與信息安全需求持續加強,運營商的雲計算和產業互聯網業務有望高速發展。
▍中概股:平台經濟預期逐步觸底,並關注造車新勢力產品與份額的提升。
展望2023年,我們預計平台經濟的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轉,監管也走向常態化。2022年8月以來,社零等數據波動復甦,有望帶動互聯網電商與在線廣吿的逐步好轉。遊戲版號方面,2022年4、6、7、8、9月分別發放45/60/67/69/73個版號,相較去年有所改善。利潤端,在降本增效推動下,互聯網公司有望進一步釋放盈利空間,實現高質量發展。估值層面,當前港股互聯網公司估值處在歷史低位,比較充分地反映了投資人的悲觀預期。另外,造車新勢力經過前期大幅調整,風險逐步釋放,2023年隨着新車型的釋放以及市場份額的提升,造車新勢力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風險因素:
全球與國內疫情的不確定性;宏觀經濟增長乏力導致國內政府與企業IT支出不達預期的風險;互聯網平台經濟監管持續趨嚴的風險;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美元走強導致的匯兑風險;相關產業政策不達預期的風險;全球流動性不及預期的風險;企業新業務投資導致利潤與現金承壓的風險;企業核心技術、產品研發進展不及預期等。
▍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經過此前的大幅調整,圍繞創新、安全兩大方向,A股科技產業有望復甦,呈現結構性投資機遇。我們建議重點關注:
1)創新發展:具備明確復甦機遇的重點場景,如智能汽車、智能終端、數字經濟等相關方向。
2)產業安全:產業鏈安全相關的半導體、信創安全相關的計算機、數字基建安全相關的雲網三大方向。
3)中概股:建議逐步關注經過長期調整,估值性價比突出,基本面佔優的一線港股互聯網公司以及產品力突出、份額提升的造車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