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华泰睿思,作者:黄乐平 陈旭东等
从2020-2022年WAIC镇馆之宝变迁中,我们注意到以下趋势:
1) 国产AI芯片加速成熟;
2) 国产预训练大模型异军突起,多模态与跨模态成为趋势;
3) 可信AI与负责任AI逐渐引起重视;
4) AI应用的垂直行业范围变化不大(自动驾驶、医疗等),但AI应用深度加深。
本文从这四大趋势出发,探讨中国AI发展趋势。
* 什么是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自2018年创办以来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届,始终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的办会理念,逐步成长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市共同打造的国际高端合作交流平台。
摘要
2022 WAIC三大亮点:聚焦芯片,AI大模型和元宇宙
上周,我们第五次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举办“迈向新智能”科技金融创新论坛,发布《逆全球化下中国科技三大发展路径》(2022年8月23日发布)报吿。我们看到
1)在中美竞争的压力下,国产AI芯片加速成熟,产品线从推理向更复杂的训练扩展;
2)算法方面,支持NLP、CV多模态以及跨模态的通用大模型是今年算法发展的重要趋势,华为、阿里、百度等均展出相应产品;
3)元宇宙是今年新增的内容,新成立的Unity中国展出的数字工具等是本次WAIC上的主要亮点。
4)AI应用的垂直行业范围变化不大,但AI应用深度加深,双碳是今年比较新的应用。
计算芯片:国产芯片加速商业化落地,主要企业强调大模型训练能力
计算芯片参展厂商包括寒武纪、天数智芯、登临、壁仞、燧原、瀚博半导体等,其中壁仞科技采用Chiplet技术实现7nm制程的BR100和天数智芯首款7nm制程云端推理芯片智铠100入选今年十大“镇馆之宝”。我们注意到本次展出的产品线从推理向更复杂的训练扩展,并支持高速互联互通等本次美国限制GPU对华出口中的关键功能。芯片厂商和商汤等算法厂商,联想,浪潮等服务器厂商之间构建各类生态联盟,共同解决CUDA兼容性等软件问题,行业呈现商用化加速趋势。算力方面,鹏城实验室与华为主导的中国算力网新增接入沈阳等7个节点,至此已有超20个节点。
AI:支持多模态、跨模态的预训练大模型和隐私计算成为重要趋势
算法方面,支持NLP、CV多模态以及跨模态的预训练大模型是今年算法发展的重要趋势,阿里达摩院发布最新“通义”大模型系列;华为等发布的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以及百度“文心”大模型入选 “镇馆之宝”。应用方面,在制造、医疗、交运等领域,诸多参展企业展出其最新解决方案,AI应用的垂直行业范围变化不大,但AI应用深度加深,微创医疗的图迈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入选镇馆之宝。此外,蚂蚁集团等发布可信隐私计算“隐语开放平台”。我们认为:预训练大模型和隐私计算是两大重要趋势。
元宇宙:数字工具和产业元宇宙助力元宇宙发展
本次WAIC主题为“智联世界,元生无界”,首次以元宇宙作为大会主题,我们注意到本次虽然元宇宙方面新产品不多,但构筑元宇宙的数字工具得到广泛重视。其中,高通展示了端边协同XR芯片技术平台,支持低时延、沉浸式的XR体验;Unity中国 HMI解决方案辅助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界面。以上均入选十大“镇馆之宝”。消费元宇宙之外,产业元宇宙在数字经济浪潮之下热度渐升:亮风台展出用于工业的AR眼镜、AR远程通讯与协作平台,可实现跨空间的多人协同;节卡展出其“元宇宙共融交互系统”,用户可通过VR手柄及手势识别远程操控机器人同步作业。
风险提示:AI落地不及预期,芯片国产替代速度不及预期。
正文
从2020-2022年WAIC镇馆之宝变迁中,我们注意到以下趋势:
1)国产AI芯片加速成熟,2020年仅微软硅石项目入选,2021年燧原科技邃思2.0入选,2022年天数智芯智铠100及壁仞科技BR100入选;
2)国产预训练大模型异军突起,多模态与跨模态成为趋势,近年来悟道、盘古、文心、紫东太初等大模型竞相发布。2021年盘古大模型入选镇馆之宝,2022年紫东太初及文心大模型入选;
3)可信AI与负责任AI逐渐引起重视,蚂蚁集团隐语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栈在今年入选;
4) AI应用的垂直行业范围变化不大(自动驾驶、医疗等),但AI应用深度加深。以医疗行业为例,2020年-2022年的镇馆之宝从智能方舱医院,升级到远程影像质控平台,再到内窥镜手术系统,精细程度提升。
国产AI芯片加速成熟,产品线从推理向更复杂的训练扩展。推理芯片方面,天数智芯首款7nm制程云端推理芯片智铠100入选十大“镇馆之宝”,瀚博半导体展出其载天VA10通用AI推理加速卡。训练芯片方面,燧原科技展出了人工智能训练芯片邃思2.0、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云燧T20、人工智能训练OAM模组云燧T21。
算法方面,支持NLP、CV多模态以及跨模态的通用大模型是本次WAIC体现的重要趋势。阿里达摩院发布最新“通义”大模型系列,可同时处理图像描述、视觉定位、文生图、视觉蕴含、文档摘要等10余项单模态和跨模态任务。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华为等基于升腾AI发布的千亿级参数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 能够实现图像、文本、语音三模态数据间的统一表示与相互生成。百度“文心”大模型支持NLP和CV多模态,以及图文生成、视觉-语言、语音-语言等跨模态生成。
AI应用场景和往年基本相似,双碳是主要亮点。本次WAIC展览中,我们观察到AI应用垂直行业仍主要集中于自动驾驶、交通运输、制造、医疗及金融等行业中。此外,在双碳背景下,AI应用于碳中和方兴未艾。例如,阳光慧碳基于SaaS平台的零碳工具包中,使用AI算法为源网荷储协同提供核心控制策略。
本次WAIC主题为“智联世界,元生无界”,首次以元宇宙作为大会主题,但我们认为元宇宙方面的亮点并不多。我们注意到构筑元宇宙的数字工具发展较快。其中,高通展示了业内首次基于5G切片的端边协同XR分离渲染技术,支持低时延、沉浸式的XR体验;Unity HMI解决方案辅助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界面。以上均入选十大“镇馆之宝”。消费元宇宙之外,产业元宇宙在数字经济浪潮之下热度渐升:亮风台展出用于工业的AR眼镜、AR远程通讯与协作平台,可实现跨空间的多人协同;节卡展出其“元宇宙共融交互系统”,用户可通过VR手柄及手势识别远程操控机器人同步作业。我们认为产业元宇宙能够通过仿真和优化现实,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以来,上海市先后出台政策支持元宇宙发展。2021年底出台的《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首次将元宇宙发展纳入地方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前瞻研发。2022年7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计划到 2025 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 3,500 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 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 5,500 亿元。上海政府当前推出漕河泾、张江数链两大元宇宙特色园区和百亿元宇宙产业基金等系列配套政策,意在发展元宇宙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如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同时升级数字业态,为元宇宙技术提供商务、娱乐、工业等落地场景,打造上海成为元宇宙产业高地。
本次WAIC举行期间,上海区级元宇宙支持政策接连发布。徐汇区发布上海首个区级层面元宇宙支持政策——《徐汇区关于支持元宇宙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支持元宇宙基础性应用型技术研发、若干重点场景应用示范以及元宇宙龙头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宝山区发布《宝山区工业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 2025 年,宝山区工业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100亿元,同时,还要实现工业元宇宙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宝山区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500亿元、200亿元、1000亿元和300亿元。
风险提示
AI落地不及预期。虽然AI技术加速发展,但由于成本、落地效果等限制,AI落地节奏可能不及我们预期。
芯片国产替代速度不及预期。我们认为国产训练芯片与英伟达等海外龙头企业相比,目前性能仍存在较大差距,可能导致国产替代速度不及我们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