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朱启兵宏观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美国居民消费需求迅速反弹,而疫情防控、俄乌冲突扰乱正常的生产供应,供需因素共同推动美国CPI增速不断攀升,2022年6月同比增速升至9.1%,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
为遏制通胀,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份以来已经多次加息并开始缩表。美国本轮大通胀最终会如何收场?和1970年代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对资产价格有哪些影响?
1970年代美国大通胀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美联储拒绝承担物价稳定职责,宽松货币政策助推通胀;两次石油冲击叠加价格管制,加剧供应约束;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联邦政府试图利用通胀税弥补赤字。最终沃尔克通过大幅加息,以高失业率为代价解决了通胀问题。
大通胀到通胀缓和期间的资产表现:1973年至1983年,美国经历了从大通胀到通胀缓和的过程,按照CPI增速变化可以把这段时期划分为通胀上行期和下行期;结合美国经济形势和CPI增速变化,可以将美国经济划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四个阶段。
期间实物资产表现总体好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中,原油表现好于黄金、工业原料,黄金表现出明显的抗通胀属性;金融资产中,美债表现好于美股、美指,美国三大股指分化明显。
本轮美国大通胀和1970年代大通胀的相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胀背后都有供给冲击的影响;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均落后于通胀曲线。不同之处则体现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信度提高,美国经济灵活度增强(具体表现为,工会力量减弱,劳工议价能力下降;能源独立性提高,能源强度下降),这意味着当前美联储激进加息的紧迫性弱于沃尔克时期。
基于EIA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年内持续回落的预测,我们预计美国CPI同比或已经触顶,不过年末CPI增速仍将处于高位。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模型显示,美国经济可能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但美国私人消费尚具韧性。未来经济出现轻度衰退的可能性较大,年内美联储紧缩可能放缓。预计下半年金融资产表现排序是美元>美债>美股;实物资产表现排序是黄金>原油>工业原料。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局势超预期,全球疫情发展超预期,美联储货币紧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