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耀辉: 断供消息拖累大市 浅谈抽水蓄能发展
耀才证券研究部总监植耀辉称,截至执笔为止,恒指月内表现一般,累跌1,108点或5.1%。原先困扰市场之不利消息已够多,但烂尾楼断供消息对投资气氛又有新一轮打击。执笔之时有消息指住建部门与内银正举行急紧会议讨论相关影响,不过基于涉及问题众多,亦非轻易可化解;另外,第三季本身亦是内房债务到期之高峰期,相关板块坏消息恐未完,建议大家还是先「避一避」较好。至于恒指20,700点水平一旦失守,走势亦将进一步转弱,或须回试20,000点关口。
另外,笔者近期继续研究抽水蓄能这一话题,皆因内地今年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及目标,电企亦大力投资该领域,亦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先谈政策面因素。根据早前发布之《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十四五」,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将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不过现实情况却是截至去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亦仅为3,639万千瓦,反映相关发展仍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亦有人认为抽水蓄能的发展其实有点尴尬,因为就发电规模而言,对比风险及光伏(截至去年底装机总量已达到6.34亿千瓦)其贡献十分有限,还有一个更重要问题,就是是否具成本效益。
不过,抽水蓄能在电网担当的角色似乎是有根本性不同。与其说其目的用于发电,倒不如说是将电厂多余之电力用最佳之方法储存。试想像电站营运基本上是24小时运作,但日夜间耗电量不同,所以当用电处于低谷时,先将多余电力到上水库储存(就是将电能转化并为水之势能);而在用电高峰时,则将上水库之水排放,借此推动水轮机发电,将水力转化为电力,这种用作平衡电网负荷的做法便称之为「削峰填谷」,这亦被视为确保电网供应之一种手段。
内地多个省份或电企已先后公布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根据内媒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9家A股公司公布8个相关项目,合计规模1,150万千瓦,涉及投资总额746.99亿元人民币。事实上,若以现时发展规模,意味每年相关装机量须达到100台,但以现时两大龙头(哈电(01133.HK)及东方电气(01072.HK))之产能合共约50台计,仍存在相当大缺口,预期未来增长仍看俏,故笔者依旧看好相关股份。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持有哈电股份)~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