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干劲十足的新能源资产负债表
格隆汇 06-17 15:33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Mr蒋静

货币是现代经济的命脉。

货币流到哪里,哪里的资产就受益,典型如过去20年的房地产。尽管国内经济近年滞缓,并呈现货币紧缩之势,但在货币发行总量居高的背景下,部分领域比如房地产行业被逼收缩,部分领域必然宽松。

无论是放缓的增量,还是巨额存量的调整,货币之水总要有个去处,新能源正是近年货币热衷之处,新能源的宏观职能属性已然大于生态低碳属性。

01

新能源企业资产负债大幅增长

我们先看看新能源领域部分上市公司过去一年多的资产、负债增长情况,颇有代表性。

锂电行业,今年一季度末:亿纬锂能总资产同比增长72%,总负债同比增长153%;德方纳米总资产同比增241%,总负债同比增长365%;当升科技总资产同比增长173%,总负债同比增长222%;赣锋锂业总资产同比增长93%,总负债同比增长70%。

光伏行业,今年一季度末:阳光电源总资产同比增长54%,总负债同比增长55%;上机数控总资产同比增长104%,总负债同比增长238%;晶澳科技总资产同比增长56%,总负债同比增长77%;大全能源总资产同比增长167%,总负债同比增长44%

此外,新能源领域资本活络,还有大量企业正在排队上市,股权融资的态势有增不减,资金持续跑步进场。

02

资产负债爆表的原因

新能源行业的资产负债,整体增速高于社会平均,表现强劲,日常可见的大量资金汹涌进入新能源领域,直接及间接因素如下:

第一,股权融资大幅增长,比如山峡能源去年IPO募资227亿元,蜂巢能源去年股权融资约200亿元,晶科能源今年初IPO募资100亿元,晶澳科技近期完成新一轮再融资50亿元。此外,还有大量新能源领域的企业正在排队上市,股权融资持续活络。

第二,股权融资增长之后,在资本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负债又可以同比增长,资产负债比翼齐飞,周而复始。

第三,在国家“双碳”战略支持下,金融机构开始青睐新能源业务,光伏、锂电行业的银行融资环境近年大幅改善,金融机构纷纷背书,资产负债率的提升有了支撑。

第四,新能源需求大量释放,行业预期向好,国企纷纷进场买单,应收、预付等经营性杠杆相比前几年也大幅增加。

第五,能源国企的大量低成本资金进入需求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诉求下的大量平台资金进入供给端,国有性质资金成为新能源产业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归根到底,还是新能源的需求端爆发,星辰大海,成为当前全球尤其国内少有的、较明确且高成长的产业,自然资本风起,杠杆云涌。

03

正视新能源的宏观属性及其结构性

当前,全球局势动荡、货币政策低效、有效投资不足、经济增速放缓,新能源的宏观属性更加明显,绿色低碳的本意倒是次要了。

本众号2021年4月文章《新能源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应运而生》中提出了新能源的资产管理属性,技术迭代、政策扶持等因素会不断提高新能源的资产收益率,进而吸引越来越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尤其在光伏、风电长达20多年的周期中会沉淀很多资金,形成大量基础资产。

如果把新能源比喻成过去20年的房地产,或许有点夸张,但当前新能源在诸多产业中的资金号召力确实突出,不能不重视,而且新能源的证券化程度远高于房地产,资本市场成为耀眼的放大器。

同样参考房地产,未来新能源领域的“资金号召力”将是整个产业重要的风向标,以此构建新能源整体估值变化的重要标准。

此外,新能源产业已经太过庞大,细分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未来表现将出现分化,因此还要重视新能源领域的结构性特征,行业Beta与个体Alpha之间的差别。

当前,全球经济不尽人意,国内货币紧缩,宏观资产负债表呈现“颓势”,但反观新能源领域,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资产、负债齐头并进,资产负债表十分“勤奋”,并肩负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责任,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坚强的弹药和最现实的逻辑,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