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又有6只股进入退市整理期,2022年将成A股退市元年

5月17日晚间,*ST罗顿、*ST中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昌鱼宣吿终止公司股票上市,5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6月15日为最后交易日期。

今日开盘,上述6家公司应声暴跌,其中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中天、退市中房跌幅超59%,退市游久、退市明科下跌幅度分别达21.57%,8.24%。

这些公司有的过往坐拥百亿市值,有的过往是行业优质标的,但现在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据数据统计,截止至5月24日,2022年A股触及退市红线的公司已有40家,宣布退市的公司21家,已经逼近2021年全年退市23家的水平。此外,有8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负”指标。

今年触及退市的公司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是财务类退市的公司。我国目前强制退市的指标分为4类: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而在财务类指标中“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这一规定堪称应对“保壳企业”的杀手锏,基本扼杀了企业通过操控财务做高公司营业收入以应对监管的情况。

上述6家公司中,除去退市中天,其余企业皆因财务指标问题被强制退市,退市中天则是因为净资产为负,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被强制退市。

近期,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正在提速。5月24日晚间,*ST新光和*ST科迪宣吿终止上市,加上23日宣布退市的*ST丹邦、*ST圣莱、*ST腾邦三家公司,本周已经有5家公司宣吿退市。由此可见我国推行退市新规后,市场正在发生的蜕变。

回首过去,从A股诞生到2021年的光阴里,退市的公司仅有163家,1999-2019年,年均退市公司仅为6家。过去A股退市制度不健全,退市指标设置不合理,退市流程漫长且低效,导致本应退市的公司无法有效出清,这些公司逐渐被边缘化而产生大量小市值公司,占用了宝贵的市场资源。

今年3月25日,国家将稳增长作为2022政府工作报吿的基调,推进注册制改革再次被提及。同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指出,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毫无疑问,2022年是A股的退市大年。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与资本市场的改革政策,推动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将使得越来越多基本面差的股票无处遁形。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在众多白马股下跌的背景下,ST板块走出靓丽的风景线,板块全年涨幅超60%。尽管2022年ST板块已经大幅回调近20%,但近期“摘帽行情”盛行,又吸引了不少投资者重新关注ST板块。

这波“摘帽行情”不排除有浑水摸鱼的公司在炒作,投机这类公司或许短期能带来超额收益,但一旦预期落空,必定导致股价大幅回落。当前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退市新规监管力度的大环境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当重视上市公司基本面,警惕退市风险,拒绝“炒短博差”。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