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开启狂欢模式。
4月8日,基建板块强势飙升拉涨,截止发稿,华蓝集团“20cm”涨停,北新路桥3连板。中岩大地、中天精装、中化岩土、新疆交建、东方铁塔等涨停,腾达建设、安徽建工、龙建股份等涨逾9%。
其中,北新路桥连续三日涨停。公司昨晚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建筑业经营情况简报,2022年第一季度新中标且签约项目12个,金额约57.59亿元;截至报吿期末累计已签约未完工项目105个,金额约376.635亿元。
昨日晚间,一则“中国基建投资总额将达2.3万亿美元(约14.8万亿人民币)”的消息在市场传开,导致不少投资者误认为,这意味着在房地产投资难有起色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将扛起今年稳增长的大旗,甚至不排除复刻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下,基建投资年度增速高达50%以上的局面。但紧随其后,便有专业人士指出消息逻辑存在问题,各省市公布的2022投资额总数不宜作为观察当年基建投资完成额的可靠指标。
虽然此则传闻不可轻信且预期有待考究,但近来大基建确实表现不俗,那么它是否有望接棒地产成市场新主线?
此前,不断得到松绑和纾困的地产板块成为这两月来市场最靓的仔,但最近两日在疯炒遇冷之后,地产开始迎来大面积退潮且内部分歧加剧,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基建开始站上风口,在这背后它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据光大证券统计,目前已有24个省市披露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共涉及12.7万亿元年度投资规模。其中,11个省市披露具体投向,投向基建项目的比重为47%;这就意味着多地都为全年准备了较大比例数量的重大基建项目。
另外,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对比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不景气,与基建板块相关的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1%,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维持在高景气区间。
从另一个数据来看,统计局发布的1-2 月份投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7.7 个百分点,投资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1 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2.8%,国家预算资金增长33.9%,自筹资金增长13.2%,整体上看基建行业实现良好开局。
从资金角度看,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提速更为显著。今年国家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65 万亿元,叠加 2021年四季度有 1.2 万亿专项债的实物工作量要转到今年,因此今年共有 4.85 万亿的专项债可供具体项目使用。另外,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基础设施 REITs 扩募规则。随着 REITs 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产品的逐步增多,基建行业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迎来新的增量资金。
随着3月两会的成功召开,加之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一季报,不少机构认为,A股可能将迎来四月决断,同时,4月前后的市场表现和风格特征往往决定了全年的市场整体走向。西部证券此前指出,四月市场逻辑的转变往往是“春季躁动”后市场确定全年方向的分水岭。A股传统的春季躁动,以及最近几年不断前置的跨年行情,乃至去年的冬季躁动,其交易主线都是上一年度的线性外推,或是对于政策的朦胧预期,到四月市场才会形成真正的全年交易逻辑。线下经济修复和通胀有望成为今年交易主线。
而对于今年大基建的预期,各路机构都这样看:
中信证券指出,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三月以来,在资金面平稳的预期下,市场情绪有所好转,债市杠杆率缓步上行。后续来看,债市在宽松政策下仍适合采取加杠杆策略做多,同时国内权益资产可能迎来布局的良机,银行、地产、基建板块都会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受益方向。
国君策略认为,综合PE与PB估值,当前估值性价比较高行业包括基建建设、建筑、房地产、轻工制造等。从预期PE历史分位数来看,2022预期PE分位数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的行业包括房地产(0.1%)、轻工制造(0.1%)、建筑(0.1%)、基建建设(0.1%)、等。从预期PEG来看,2022预期PEG小于1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商贸零售、房地产等。从预期PB-ROE来看,估值盈利性价比高于沪深300的行业包括建筑、基建建设、工程机械、煤炭、钢铁等。综合而言,符合估值盈利性价比高、PEG小于1且预期PE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等条件包括:保险、基建建设、建筑、房地产、轻工制造、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
东吴证券表示,稳增长有望持续加码,中期基建链条景气继续上行。财政收支、专项债发行反映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保障资金端,建筑业PMI、各省投资计划说明项目落地节奏显著加快,此轮政策重点支持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等领域,对传统交通市政基建项目拉动仍然突出。建议从以下三个方向关注建筑板块的投资机会:(1)稳增长继续发力下基建市政链条景气和估值提升:看好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业绩稳健的基建龙头企业估值持续修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