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尧望后势 作者:张启尧、胡思雨
核心观点
回顾:2021年11月起将国企地产为代表的稳增长方向作为首推,《2022年度十大预测》中判断“2022年有望出现一波低估值修复行情”。
展望:维持“稳增长”+“小高新”,“哑铃型”配置
两会释放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将稳固市场风险偏好。1)全年GDP增长目标5.5%,为“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并强调“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望强化市场对“稳增长”的信心。2)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符合市场预期,但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同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进一步夯实各级政府“稳增长”能力。3)货币政策方面,由经济工作会议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升级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并明确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宽货币”、“宽信用”持续加码,未来进一步的降准降息可期。4)投资方面,要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于基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投资民生项目。对于地产,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并继续强调“因城施策”。结合近期多地调降房贷比例、地产企业融资改善,后续地产销售、投资有望回暖。此外对于近年来以地产暴雷为代表的信用风险暴露引发的对金融风险的担忧,本次报吿也宣布“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5)消费方面,要求“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3月仍处于震荡整固期,观察三个重要变量。1、3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在即。短期通胀、地缘政治压力下3月美联储加息已是大概率事件,鲍威尔更表示将在会议上确定缩表进度。因此本次会议将成为市场判断美联储后续政策走势的关键。2、3月中下旬,一方面,热门赛道景气度指标,如新能源车销量、一季报前瞻等数据将陆续发布,将成为景气确认的重要信号。另一方面,国内1-2月经济、金融数据也将公布,并成为市场判断前期“稳增长”效果以及预判后续政策节奏和力度的重要依据。3、俄乌冲突进展以及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将扰动。此前俄乌爆发战争一度导致全球市场大跌、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后续仍将是影响市场、尤其大宗商品价格及全球供需格局的重要变量。
结构上,“稳增长”是阶段性亮点。科技成长跌深反弹后,需要等待更多景气和盈利信号的验证,二季度或迎来主线回归。两会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下,地产、基建、银行等“稳增长”板块估值有望继续修复。俄乌冲突下,石油石化、煤炭等大宗品涨价预期进一步强化。对于科技成长,结合我们在《“新半军”择时框架》中提出的十大指标,代表性的“新半军”已进入底部区域。随着3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靴子落地、市场加息预期最强烈的时候过去,美债利率或有望阶段性止升,对相关板块拖累将缓解。并且根据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这个领先指标的预判,我们认为二季度主线或再度偏向科技成长。
投资策略:“稳增长”+“小高新”,“哑铃型”配置:一方面,受益于“稳增长”和涨价预期的金融地产、石油石化、煤炭等板块;另一方面,继续在调整较多的医药、计算机、“新半军”中自下而上寻找符合“小高新”特征的标的。长期,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风险提示: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报吿正文
展望:“稳增长”+“小高新”,“哑铃型”配置
两会释放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将稳固市场风险偏好。1)全年GDP增长目标5.5%,为“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并强调“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望强化市场对“稳增长”的信心。2)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符合市场预期,但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同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进一步夯实各级政府“稳增长”能力。3)货币政策方面,由经济工作会议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升级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并明确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宽货币”、“宽信用”持续加码,未来进一步的降准降息可期。4)投资方面,要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于基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投资民生项目。对于地产,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并继续强调“因城施策”。结合近期多地调降房贷比例、地产企业融资改善,后续地产销售、投资有望回暖。此外对于近年来以地产暴雷为代表的信用风险暴露引发的对金融风险的担忧,本次报吿也宣布“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5)消费方面,要求“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3月仍处于震荡整固期,观察三个重要变量。1、3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在即。短期通胀、地缘政治压力下3月美联储加息已是大概率事件,鲍威尔更表示将在会议上确定缩表进度。因此本次会议将成为市场判断美联储后续政策走势的关键。2、3月中下旬,一方面,热门赛道景气度指标,如新能源车销量、一季报前瞻等数据将陆续发布,将成为景气确认的重要信号。另一方面,国内1-2月经济、金融数据也将公布,并成为市场判断前期“稳增长”效果以及预判后续政策节奏和力度的重要依据。3、俄乌冲突进展以及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将扰动。此前俄乌爆发战争一度导致全球市场大跌、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后续仍将是影响市场、尤其大宗商品价格及全球供需格局的重要变量。
结构上,“稳增长”是阶段性亮点。科技成长跌深反弹后,需要等待更多景气和盈利信号的验证,二季度或迎来主线回归。两会进一步释放“稳增长”信号下,地产、基建、银行等“稳增长”板块估值有望继续修复。俄乌冲突下,石油石化、煤炭等大宗品涨价预期进一步强化。对于科技成长,结合我们在《“新半军”择时框架》中提出的十大指标,代表性的“新半军”已进入底部区域。随着3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靴子落地、市场加息预期最强烈的时候过去,美债利率或有望阶段性止升,对相关板块拖累将缓解。并且根据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这个领先指标的预判,我们认为二季度主线或再度偏向科技成长。
投资策略:“稳增长”+“小高新”,“哑铃型”配置:一方面,受益于“稳增长”和涨价预期的金融地产、石油石化、煤炭等板块;另一方面,继续在调整较多的医药、计算机、“新半军”中自下而上寻找符合“小高新”特征的标的。长期,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