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哪些指标能预判大幅调整?
格隆汇 02-20 15:30

本文来自:分析师徐彪,作者:天风策略刘晨明

过去的2个多月时间里,A股市场在1次降准、1次降MLF、2次降LPR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走出跨年行情,反而出现了大幅调整(沪深300 -10%;创业板-20%),明显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

尽管我们在12月初降准的时候提出《降准是“信号弹”,关键要看“大部队”来不来》给出了相对比较谨慎的结论,同时,也在年度策略中提出了上半年震荡、不破不立、下半年才有大机会的判断。(当时我们的结论是,信用扩张的“大部队”不来,A股很难走出区间震荡,12月中旬的快速上涨后,大概率就没有跨年行情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差很多。

因此,我们想利用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复盘和反思一下过去2个月A股的演绎过程,并对后续做出一些展望:

正文

在2021年的前两次重要调整中,我们框架中的指标,都给出了比较明确的信号,也帮助我们提前做出了领先的判断:

第一次:2021年春节后的整体调整

在这一次调整开始之前,我们提出了“开辟超额收益的新战场”,对核心资产和茅指数开始逐渐变得谨慎,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沪深300的股债收益差(10年国债-沪深300股息率)已经非常接近+2X标准差的极值点,给出了明确的卖出信号。

第二次:2021年7-8月陆续开始的高景气赛道调整

2021年1-2月和7-8月,对于高景气赛道,我们都看到了换手率超过阈值的情况,相应地,这些赛道要么出现阶段性调整、要么开始分化加大。

总结下来:

1、股债收益差的指标对沪深300、上证50、消费类(医药、食品饮料)等业绩波动较小、估值区间较为稳定的指数的拐点判断,相对比较有效,500指数效果没有那么好,但可以作为经验指标。

但是对业绩、估值区间不稳定的创业板、中证1000等有效性较差,所以无法用来识别过去两个月创业板的大幅调整。

2、以新能源车、光伏、军工、半导体为代表的一些热门赛道,可以用换手率来衡量阶段性的市场情绪是否过热,换手率如果超过阈值一段时间,大概率要回落,市场情绪也要冷却,但是景气赛道在12月开始调整时,换手率指标并没有超过阈值。

3、因此,这次的超预期调整,在领先指标层面上,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信号。

信用-盈利二维模型的确支持了我们得出市场没什么大机会的判断,但是很难得出需要大幅减仓的结论。

12月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对市场判断偏中性,没有提出跨年行情,只要是因为在我们的”信用-盈利“二维框架中,未来半年属于信用扩张的前期,即信用上、盈利下的阶段。

历史上的几段类似的情况,(除了14-15年大水漫灌的时候),市场大多呈现小幅下跌或者窄幅震荡的情况,整体表现一般。

上图中,大家也会发现,历史上的信用扩张前期(红色虚线方框)中,其实市场的跌幅整体不是很大,所以我们依此也只能得出市场机会不大的判断,这么大的跌幅,确实是超出预期的。

美债和美股可能是导致A股跌幅超出预期的因素,这个逻辑事后覆盘很清晰、但事前判断难度太大。

开年以来,美债利率的快速上行和纳斯达克的大幅下跌,可能是导致A股跌幅超出框架判断的部分因素。

事实上,这一次纳斯达克的调整幅度,也明显比以往加息或者缩表时候的幅度要更大,覆盘来看:

1、基本面出现问题,导致的纳斯达克下跌,跌幅动辄就要超过20-30%;

2、基本面稳定的情况下,加息、缩表、利率上行导致的纳斯达克下跌,一般平均在10%左右。

因此,1月纳斯达克的跌幅,应该来说隐含了更加不同寻常或者更加超出预期的加息节奏。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看到了美债利率的快速飙升。

在1月的深度报吿《稍微再等等(兼论美债如何影响不同类别资产的定价)》(点击可进入链接)中,我们提到过,美债利率对资产定价的影响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

(1)美债利率短期突然快速上行,对大部分权益资产,都是riskoff模式,因此,这一情况下前期涨幅大的、估值高的、交易拥挤的资产,都会有明显调整,比如18年2月、21年2月、22年1月,美债利率短期快速上行,影响最大的分别是A股当期的高位资产:大金融、茅指数、宁组合。

(2)美债利率中长期中枢发生变化,主要影响长久期业绩稳定能够DCF现金流折现的核心资产,比如港股的互联网、美股的科技巨头、A股的消费前50。但是,对于A股产业正在爆发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的行业或者公司,影响很小,因为这些公司大多数不能折现。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的得到结论:“利率上行不利于成长股”。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类型的成长股出发,得到的结论都是显著不同的。

下图的具体案例,是美债利率对于宁组合的影响,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在于:

(1)拉长来看,过去2年,宁组合震荡上行,同时对应的是美债利率震荡上行的阶段。印证了结论:对于A股产业正在爆发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的行业或者公司,美债利率上限影响很小。

(2)短期而言,21年2月、22年1月,两轮美债利率的快速上行,宁组合都出现了明显下跌。也印证了结论:涨幅大、估值高、交易拥挤的资产,都会受到美债短期快速上行的冲击。

以上逻辑在事后覆盘时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想要事前就判断美债利率何时快速上行,着实挠头。

前期的报吿中,我们提到信用扩张的大部队,是稳定军心的关键因素,历史上,信用周期与A股估值的相关性非常高。

信用周期通过影响剩余流动性和盈利预期,最终影响A股的估值方向,那么信用大幅放量之后,一般会有超跌反弹,但能否形成趋势,还要结合盈利和估值位置考虑。

上文第二部分中提到,在我们的”信用-盈利“二维框架中,未来半年属于信用扩张的前期,即信用上、盈利下的阶段,市场整体没有大行情,只有超跌反弹的机会。

但是进入下半年,可能进入信用扩张后期,即信用扩张、同时盈利触底回升,同时如果伴随沪深300的股债收益差触及-2X标准差,那么就形成了类似于19Q1和20Q2-Q3“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市场有机会出现指数级别的上涨。

稳增长催化剂不断,但成长的性价比已经在提升,风格至少会比过去两个月均衡。

根据12年6月、14年6月、16年1月、19年1月、20年3月,这5次明显的单月信用脉冲前后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信贷脉冲前3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下跌,稳增长方向表现更好,低估值相对抗跌。

(2)信贷脉冲后6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上涨,一般中小盘成长占优或者风格相对均衡。

(3)短期风格变化的具体细节:先金融/周期/价值,再成长。数据公布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往往表现为金融、周期、价值占优(多数情况为延续此前的风格走势);拐点大概出现在数据公布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左右,此后,成长风格将会反弹(12年、14年、16年)甚至趋势性占优(19年、20年)。

(4)更中长期的风格研判:再看未来半年到一年以上的风格趋势,主要取决于有没有更多高景气的新兴产业出现,即成长和价值的相对业绩趋势。其中,只有16年棚改货币化和供给侧改革推动的蓝筹板块业绩持续占优,最终使得中长期的市场风格出现了低估值价值蓝筹的占优。

报吿来源: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吿发布时间:2022年2月20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吿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吿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吿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