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明年“茅指数”和“宁指数”哪个会更好?

作者 | 明野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问题,明年“茅指数”和“宁指数”哪个会更好?然后再说下明天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东西。

关于“茅指数”和“宁指数”哪个更好的问题,首先从增速上说,茅指数明年利润大约还能保持20%多的同比增速,指数的整体估值,大概在30-35倍之间,那宁指数呢,宁指数明年利润增速市场预估为50个点不到,估值大概在90左右。可以看到,从PEG的角度,两者其实也差不多。

但是看历史估值,就比较有意思,茅指数的估值,在回调了一年之后,依然处在历史最高的分位数水平,原因就在于今年年初把估值拔的太高太高了,即使回调了一年,依然要“还债”。而宁指数离历史最高分位数,还有20%的空间。

随便举几个例子

当然,这个只是从现有指数组成比较静态的数据去看问题。动态看问题,“茅指数”的估值是不是会未来就一直保持这个水平,这个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下。另外,其实明年要关注的“宁指数”大概率不会是今年的“宁指数”,这边的意思,只是代表了成长产业方向,明年肯定是有新方向的。

要关注的问题,是明天MLF的量和价的问题,基本上,MLF不降,周一的LPR也不会降,那么短期宽信用预期就算落空了。然后明天晚上大后天的凌晨,还有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且行且看吧。

下面说下设备行业最近的情况

一、锂电设备

当前国内锂电产线仍为劳动密集型产线,自动化率提升将抬高单条产线成本目前国内一条产线(1GWH)的设备投资成本为2亿元人民币,我们长期的假设是2025年会降低到1.5亿元。但是海外产线投资成本一般到3-4亿元,一方面海外设备的价格更高,另外海外的整线设备自动化率更高。

国内目前现存设备1GWH产线对应工人在500人左右,主要在上下料、搬运码垛、组装和检测环节,对标海外产线一般单条产线对应10人。随着欧洲锂电厂商扩产节奏加快,和国内锂电设备自动化率提升,单位产线的投资成本可能提升到3-4亿元

综上,未来5年的全球锂电设备投资额可能是985亿元的4倍左右,至少是1800亿元,最多可能是3940亿元。而先导智能可能是里面最大的一个赢家。

二、光伏设备

在现有技术打到天花板的情况下,HJT电池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HJT的问题是成本高:

银浆:截止到2020年,HJT的银耗约240mg,而TOPCon的银耗只有约150mg。银浆直接拉开了HJT和TOPCon的成本差。根据业内最新的测算数据,TOPCon电池的银浆成本占比为16%,而HJT达到了25%。进口低温银浆的价格在6500元/kg以上,而国产价格在5000-5500元/kg左右,目前常州聚和、苏州晶银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随着规模的提升,价格很可能被打到5000元/kg之下,与高温银浆平价。

新技术:通过多主栅技术,可将HJT银耗降至160mg,基本与TOPCon拉平了。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更便宜的铜代替部分银,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这便是前一段时间比较热的银包铜技术。通过这一技术,HJT的银耗可以进一步降至106mg。值得注意的是,银包铜是低温工艺,无法应用在TOPCon电池上,目前适合TOPCon电池的是电镀铜工艺,但该工艺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相比之下,银包铜技术已经导入产业了。

根据CPIA的数据,2020年HJT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已经同比下滑了超25%,今年及未来估计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设备:PECVD是HJT产线中价值量最高的设备(价值量占比达到50%),一台进口PECVD设备的价格约4.8亿/GW,而国产价格不到进口的一半,仅2亿/GW。

目前HJT设备成本已经降至5亿/GW左右,随着后期规模的提升,HJT设备成本还有望进一步下滑。HJT降成本路径清晰且推进的很快,这也就意味着HJT的成本劣势可能超预期填平。根据华晟新能源的测算,到2022年,HJT电池的单位成本有望降至0.65元/W,届时将完全有能力和PERC电池正面竞争。

根据浙商证券的预测,未来五年,HJT设备行业的复合增速将超80%。

1、清洗制绒:国产设备商主要是捷佳伟创、北方华创。目前捷佳伟创已形成清洗制绒供货能力,通威、中威、金石能源的HJT生产线均有采用捷佳伟创的清洗制绒设备。

捷佳伟创:设备性能与外资品牌差距正不断缩小。国产设备价格便宜,一台国产的330MW的清洗制绒设备价格约500万元,对应1GW产线设备投资额约1500万元,约为进口设备价格的37%,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

2、PECVD:由于外资PECVD设备是内资价格的近2倍,近年来新投的HJT产线普遍采用内资设备,主要设备商是迈为、理想、钧石,捷佳伟创积极布局PECVD设备。

三、电站设备

国网和南网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南网于近日发布“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投资额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速在20%以上;此外,电网投资呈现“逆周期性”,经济压力下电网投资边际向好。在多重因素共同催化下,“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有望较“十三五”增长10%以上。 

1)配电网:“十三五”期间接近1.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并网需求,CAGR有望达到7%;2)电网信息化:数字化电网发展带动电网信息化投资复苏,CAGR有望保持15%左右的水平,年均投资额500亿元左右;3)抽水蓄能:电网调峰能力建设和抽水蓄能规划带动项目“十四五”期间密集投资建设,CAGR或达到20%;4)特高压及其他投资:总体保持稳定,与“十三五”期间投资额接近持平。

在用电侧,充分挖掘柔性负荷资源的调控能力、提升用电质量为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我们看好新一代智能电表、需求侧响应终端、智能充电桩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的发展空间。

1)电网自动化/二次设备/信息化龙头国电南瑞;

2)一次设备综合供应商思源电气;

3)低压电器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电器、良信电器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