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漢陽樹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一次經典的泡沫破滅後,終於在這兩天迎來了上漲。
昨天A股還有些猶疑,白瞎了前天晚上美股發瘋般的上漲。今天在“深跌+外圍新高+不錯的貨幣數據”共振下,終於迎來了一次像樣的上漲。
一個好玩的事情是,當我問周圍朋友的看法是,普遍的看法是還會跌下去,最悲觀的看法是三天結束上漲,在幾個微信羣裏,也基本清一色看到這個觀點。
我開玩笑説,如果我們一致認為還會跌下去,那今天就不應該漲上來,既然今天漲上來了,那也意味着在現有的信息下,它跌不下去,直到出現新的負面消息。
所以這個地方,就有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這兩天的上漲,到底是一次反抽,還是一次反彈,還是反轉?
這三個概念,説起來大家似乎都懂指啥,但具體起來,又不明所以了。所以,我就做個時間維度的區分吧,20個交易日內結束戰鬥,為反抽;20個交易日以上,6個月以內的持續上漲,為反彈;6個月以上,中間指數無超20個點的調整,為反轉。
用2015年的滬深300來看,泡沫破滅後,反抽、反彈、反轉的階段很明顯(注:創業板的反轉時間是2018年10月才到來)。
回答這個問題,個人看來,需要看三個維度:宏觀上的流動性,個股上的基本面和估值,投資者的交易心理。
先説宏觀的流動性。
支撐今天反彈原因之一是昨天的貨幣數據不錯,根據昨天央行公佈,2月份的M2增速回升了0.7個百分點到10.1%。
貨幣數據會這麼好,主要原因是社融不錯,因而派生存款多,2月的社會融資新增達1.71萬億,為歷年新高。在新增不錯的推動下,社融存量規模的增速也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滑。
其實傳統上,2月是個融資淡季,今年2月這麼猛,我沒想明白原因是啥。新增社融的期限結構還不錯,無論居民部門,還是企業部門,主要增的是中長期貸款。看居民部門的數據,開玩笑説像是賣掉了股票去買房了(嗯,多少短期的消費貸流入了股市),不過想下2月樓市火爆,但批貸款還要時間,也不會發生在2月。
所以為什麼2月新增貸款這麼猛,如果有明白的人,還望不吝賜教。
儘管2月份這麼猛,不過個人看法,這個突然的寬鬆不可持續。
一是看社融,去年因為疫情原因,政府的定調是顯著高於去年,所以去年3月開始,銀行放貸馬力全開,而今年是與名義GDP相匹配,言下之意,你懂得。2月儘管異常高,但3月開始,不可能再有去年那樣的天量放水。
二是政府關於M2的定調,基本與名義GDP相符。上調兩會,有一個數據是讓我驚訝的,因為我原以為去年基數低,那麼今年不説8%,再不濟GDP增速也有7%以上,但政府的目標只是6%以上,再加政府3%的通脹目標,就是9%。這個數據肯定是前高後低。
所以,個人看來,2月M2回到10.1%,只是不急轉彎,但並不改變轉彎的趨勢。
支撐反彈的另一個原因是外圍新高,不過更確切地説,是美國一批高估值股的暴力反彈,特斯拉為典型代表。其大漲的主要刺激因素是美債收益率穩定下來了,尤其是在這幾天美國政府大發債的背景下。
2月25日,美債收益率的飆升導致美股崩盤,而美債收益率飆升的刺激事件是美國政府發了620億的美債,但市場需求疲軟。前晚和昨晚,市場明顯扛住了美國政府的發債,今晚還有一筆240億的30期美債。看目前美債收益率的走勢,今晚應該也穩。
個人看法,美債收益率暫時應該穩定下來了。
我們知道,去年3月以來,美債收益率一路下滑,10年期一度跌到0.6以下,這樣許多的外國投資者減持了美債。
但當美債收益率升到1.5-1.6,而歐日等國還是負利率,美債的吸引力大大提升了。這批減持者大概率會重新增持美債,成為美債的多頭力量。
美債收益率重新向上攀升,需要美國更強勁的經濟數據,或者通脹數據,昨晚美國公佈的通脹數據是還OK的。
所以,總結一下,我認為,未來國內的流動性會是繼續收的趨勢,而美債收益率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要拍個時間段的話,我先拍3個月)不會再是刺激市場神經的問題。
再説基本面。
其實現在交流下來,基本上沒什麼人對基本面有擔憂的。儘管牛年回來,一小撮股票被剁了30、40個點,但我交流的朋友沒有認為它們的基本面有問題。比如我自己關注的白酒,我跟蹤的數據,全部指向這個行業的景氣度依然在持續。
白酒領域最有代表性的指標,是茅台的一批價,過去與茅台的股價基本同漲同跌,但看這波,茅台股價崩了,但批價很穩。
個股的基本面一個個説不現實,個股的基本面集合就是宏觀基本面。去年730政治局會議對貨幣政策的重新定調,其實就是一次官方對經濟基本面的背書。央行收流動性,是基於基本面在向好,而不是一定要搞得大家雞飛狗跳。
美國那邊也一樣,美債收益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是投資者對美國基本面復甦的樂觀預期。在過去的經驗裏,美國經濟復甦,美聯儲就會收流動性儲備未來過冬的子彈。所以當投資者預期到這點,自然而然會當期推動美債收益率飆升。
有時美股看上去跌得嚇人,其實你看,道指又新高了,標普也新高了,跌得主要是估值沒有錨的股票,泡沫過大了,整個市場問題並不大。
即使納指,雖然是泡沫集中營,但我個人看來,納指回調的幅度不會太大。看納指五個大哥,除了亞馬遜,蘋果、谷歌、FB、微軟的估值都是25-35倍,美國的基本面在向好,這幾個大哥估值殺不到哪去,有它們幾個坐鎮納指,納指回調會有限。壓力只在泡沫股上,多數中概股在此列。
所以,我們這邊説擔憂美股漲幅脱離基本面太遠,其實是有些多慮了。美股大哥們的估值平常給的就不算高,給疫情這樣的負面事件留了安全空間。疫情帶來的流動性危機結束後,美股看着漲了好多好多,但一看,大哥們的估值就這樣。
對比看我們,大哥們的估值是真的被玩壞了。所以,領導發話,但撲街的卻是A股,而歐美日均在新高的區間上。
現在剁完一波後,關於當前的估值水平,我在《如果茅台跌到了1800,應該抄底嗎?》裏有講過,不詳細一一提。
既然崩盤的主要是茅族部落,標杆就看茅台。現在茅台對應21年的淨利潤,預計估值是46倍左右。我覺得茅台,考慮其無以比擬的確定性,以及隨時可能冒出的提價,給30-40倍是OK的。
所以,現在46倍這個估值,比合理區間的上限還是貴。
由茅台推及其它,大概率都還是偏貴的。比如通策,對應21年淨利潤,預計是104倍的估值,左看右看還是貴了。
當然,有時候市場是可以忍受的,畢竟時間站在好公司這邊,時間可以消化掉估值。
看市場的忍受度,我們要看交易面。
以汾酒為例,這波最低跌到257,上漲與下跌,都有這個價格,相隔時間沒超過5個月。
但是,同一個250,汾酒還是那個汾酒,那個成長性不錯的汾酒,投資者的交易心態已經經歷了滄海桑田般地變化。
左邊的250,沒有被市場教育,上面的套牢盤幾乎沒有,對未來是充滿期待的。一點點的利好消息,就可以刺激無限憧憬,推動股價的大漲。
右邊的250,已經被市場折磨得傷痕累累,上面套牢盤無數,此時心境多是懊悔,但求回本。
從成交量看,崩盤以來,成交是非常活躍的。這個時候去抄底的資金,基本沒安什麼好心,多數是記憶停留在左邊250階段,想趁深跌搏個暴力反彈,機靈的一有風吹草動,趁虧損不大,趕緊奪路而逃,不機靈的搏到了右邊的250。
崩盤以來,上面參與的大多數資金是跟驚弓之鳥一樣,利好消息難以刺激大漲,但利空消息卻足以刺激新一波的崩盤。
所以,這個價位上,求反轉,個人覺得很難。即使未來一片順利,沒有丁點鬼故事,要修復傷痕累累的心,也是需要時間的。這個價格,如果不再跌一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是震盪格局,假使宏觀面一片順利,也頂多是一個緩慢抬升的過程,以實現估值消化。
但宏觀面能一帆風順嗎?
21年也許還是一個享受疫情復甦之年,但之後大概率要償還20年的債。回看歷史,2008年金融危機,2009年復甦年,2009年底歐債危機開始有苗頭,2010年發酵,2011年高潮。20年各國政府發了多少債,會不會製造未來的問題?這個只能等待時間來回答。
當前的估值水平,是沒有給這些不確定性留一點安全空間的。
反抽和反彈,會是哪個?
如我上面開玩笑説到的:
如果我們一致認為還會跌下去,那今天就不應該漲上來,既然今天漲上來了,那也意味着在現有的信息下,它跌不下去,直到出現新的負面消息。
當前的資金多數是驚弓之鳥,潰逃取決於新的負面事件到來時間。
2015年,讓反抽沒能成為反彈,是811匯改,讓反彈沒能成為反轉,是熔斷。
這些事件,很難提前預知,當它來的時候,多數人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出跳船的決策。
總之就是記住,現在是右邊的250階段,不是左邊的250階段,別漲嗨了,忘記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