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美国要发行100年期限的国债?
格隆汇 08-30 09:41

作者:袁源 

来源:国际金融报

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表示,特朗普政府在“非常认真地考虑”发行超长期美国债券

近期,美国针对发行超长期债券展开讨论。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财政部债务管理办公室发声明说,他们正在进行广泛的调查工作,希望了解投资人对政府发行50年或100年国债有何看法。这一消息一度引发市场剧烈反应,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16日盘中一度攀升8个基点,收于2.03%左右。

多国已有尝试

目前美国政府国债期限最长为30年期。不过,据彭博社报道,发行50年甚至是100年期债券的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2009年。

2017年,美国财政部也曾对上述构想进行类似推广,不过,最终因市场反应不积极而被搁置。

其他国家曾经有过发行长期债券的历史。2017年,奥地利曾经成功拍卖了两批“百年债券”,到期日为2117年9月,定价的到期收益率为2.1%。许多退休基金、保险公司对于投资级的长期债券需求很高。奥地利百年债已成为2019年来报酬最可观的债券之一。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2018年底以来,奥地利发行的100年期国债,总报酬已逼近66%。

2017年,阿根廷发行历史上首期长达百年的国债,不过其前景并不如奥地利债券。尤其是现任总统马克理在连任初选中失利,华尔街大行如花旗和美国银行认为,阿根廷很有可能在近20年里实行第三次债务重组。届时,该债券价格可能跌至面值的30%

此外,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发行过50年期国债。日本有40年国债。墨西哥自2010年以来,已经发行了3次100年期债券。英国财政部发行了7次40至50年期债券。

当然,超长期债券并非政府专利,很多企业也发行过50年以上的公司债。1993年,迪士尼公司发行了3亿美元的100年期债券,被媒体戏称为“睡美人债券”。可口可乐、联邦快递、福特汽车等企业也都发行过100年期的公司债。

长期或引发恶性通胀

ATFX集团资深分析师陈康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为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世界各国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往往高于年度财政收入,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就需要发行国债来填补缺口。美国当前基准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个时候发行超长期国债,政府所要付出的成本相较于其他时期更为低廉。

在收益率倒挂的情况下,发行长期债券就像为应对未来低利率买保险一样,以低廉的成本获得长期借款。

陈康认为,美国经济历来存在两大基本问题:一是政府债务率过高,占GDP比重的106.1%,总额高达21.7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6.6万美元;二是货物进口总额远大于出口总额,也就是持续性的贸易逆差,这让美国每月损失大约500亿美元的财富。加之美国又陷入与其他多国的阶段性贸易摩擦当中,经济自愈能力大打折扣。

“内忧外患之际,美国财政部此时推出超长期债券意图很明显:给美国政府融资输血,让特朗普有能力给美国民众发放更多财政预算‘糖果。”陈康表示。

7月末,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有利于特朗普更加“大手大脚”地实施刺激计划。

美国财政部仍未确定是否发行超长期债券。美国银行美国利率研究主管Bruno Braizinha指出,财政部的咨询机构“借款咨询委员会”(TBAC)事实上对此并不热心,财政部发行的超长期理财工具,与养老基金或其他理财机构竞争难度较大。

陈康认为,美联储降息和财政部发债双管齐下,如果不加以阻止,长期来看,美国很有可能步入恶性通胀的深渊

陈康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超长期债券的发行强化了国债供应增长预期,债券价格会受到压制而下降,收益率提升。但这种提升是短暂的,因为它是以更高的政府债务比例为代价,长期来看,反而会导致债券利率走低。

美国财政部计划发行超长期债券的消息已经扩散开,目前来看,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尚未出现较大异动,8月29日为1.478%,较前一日收盘1.468%略有回升,依旧处于下行趋势内;30年期债券收益率为1.964%,较前一日1.939%略有回升。由于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幅较小,虽然符合发行超长期债券的短期影响,但不能确定是否由此单一因素引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美债收益率均处于下降通道之内,如果美联储基准利率与10年期国债利率之间的利差过度拉大,则可能导致美联储作出进一步降息的举措。这会对全球债券市场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造成市场预期转向悲观,进而各国国债收益率跟随美债走低。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